90A 90B 遴選上訴完成,可以正式開始計一年內派低地台車。 |
|
19 大坑道↔筲箕灣 $4.2
|
|
|
但似乎D人都買走數多
但拖一年既話
運吉份報告就出唔到
90AB營辦商入標個下根本無打算有SLF
拖足18個月都無,再比多一年佢
真係會買?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透露多少少 90A 90B 上訴⋯⋯
上訴人嘅理據好強,做到現有營辦商嘅嘢之餘,新車都會多過現有營辦商。
運輸署今次係上訴打足 18 個月,仲拉咗總主任職級嘅人下台先甩身。
|
|
|
|
|
留名睇繼續走數
|
|
|
|
|
點解醫院平臺都唔夠大畀巴士入呢?咪係嘅話由專利巴士做醫院線唔得乜? |
|
|
|
|
如果﹐營辦商已經盡力去買合適的車﹐只係部車未出到牌(不論原因)﹐其實政府都算交到一半功課。
但係連車都未開始買﹐極其量咪又係出下書面警告﹐加價唔批之類﹐好難才可以衰到要收番條線的。
運輸署主要都只係同區議會交代﹐甚少要直接面對市民。
區議員亦唔係傻﹐淨係為部低地台車﹐迫到運輸署要出手收回路線重新招標﹐又隨時拖你幾年﹐期間又可能因為流標之類﹐出現營運商真空﹐無法提供服務。
到時﹐咪又係區議會(員) 失選票。
結果﹐大家都係hea做﹐定期交代一下進度﹐唔係完全停晒無進度就可以過到骨。
只要一日未有成熟可靠的低地台車﹐營運成本又係不同中小型營運商都可以負擔﹐一日都唔會輕易出現低地台小巴﹐低地台小巴都係走數俱多。
標書講要有低地台﹐講白一點就係要相關營辦商去做白老鼠﹐由營辦商自己去搵合適的車。
搵唔到合適的車﹐就同政府講我搵過幾多間廠﹐但係都無合適的車﹐搬出一埋理據出來。
政府就只可以接受﹐並且同其他人講解﹐唔係無做過野﹐只係無理想中咁好﹐咁快有低地台車服務。
|
|
|
|
|
針對這3條小巴路線而言﹐不如你問下點解九巴條 32H 用單層車都唔上埋瑪嘉烈 or 葵涌醫院(瑪嘉烈K座)?
這一點我不解說啦。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