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X 有行隧道,咁呢度已經明顯係快。
有啲所謂嘅特快根本就係假特快,例如290X咁,兜少個坑口寶林就加個X字,但係行條路根本唔係快,或者而家最經典嘅6X,行條路同6C係完全無分別,只係飛咗幾個站,一啲都唔快。
|
|
進智公交
|
|
|
m1210h 發表於 2020-9-8 11:04
冇錯,如果行少少公路就係特快,咁城巴85咪都算囉,我覺得應該視乎條路線,城隧嚟講49X一定係,反而73X同 ...
73X 278X因為新界段行吐露港 / 粉嶺公路,所以當佢特快 |
|
|
|
|
其實大家不妨問問自己, 點解要定義某線是否特快? 意義何在?
我自己覺得嘅意義係, 該路線需要犧牲多數乘客嘅乘搭需要來達致減少少數乘客嘅搭車時間, 所以呢啲線需要收取較貴嘅價錢彌補少載嘅客人。
係呢個定義下, 除個別例外, 只有機場A 線呢個大類先算係特快線, 因為佢相對E線要放棄較多客嘅東涌及後勤區, 以令去客運樓嘅客快左。
其他關於快左幾多嘅定義並不觸及重點, 因為任何新開嘅線路理論上都係比現有線路更快更直接先至會開辦, 咁係咪所有新開路線都可以比舊線貴?
如果去到最後係話, 特快線不過係一個宣傳手段, 用以令巴士公司增加收入, 咁喺商業世界無話可說, 但公交喺香港係壟斷事業, 每樣事情都有十足公共性, 尤其是車費, 但一路以來政府都係和稀泥地處理收費等級表嘅設計, 令人怨憤! |
|
|
|
|
我覺得最好嘅定義係交通暢順情況下,巴士相對於的士採用最快路線嘅行車時間嘅比例。比例越低,特快程度越高,我認為如果巴士行車時間做到的士1.5倍或以下已經可以叫做特快(巴士因為屬重型車輛,故無法達到的士之1.0速度,我估計基數大約為1.25)。而路線特快與否係需要同時考慮上車站同落車站。
|
|
進智公交
|
|
|
洗鬼define咁多嘢咩,有客啱坐夠圍皮咪得囉
講真如果有人同我講荃灣去沙田要荃灣線-觀塘線-九廣東鐵
我都係會叫佢回頭是岸
同樣一條唔係特快甚至係特慢嘅53
咪又係有佢存在價值
|
|
康城、啟德、皇后、屯門,冇一個唔係錯誤
|
|
|
X係用黎加價既姐
5X 18X  |
|
|
|
|
「特快」係要有比較,兩條路線都可以從甲去到乙,但係其中一條路線行幹線(唔一定「快速」但係多數冇乜燈位),另一條行街道燈陣,行幹線嗰條正路一定會快過行街道,咁咪係特快囉。
有時行同一條路但係「中途不停站」某程度上都可以算係特快。
唔係X字尾就係特快,特快唔一定X字尾。
當然啲特快實質快幾多,或者可能仲慢(例如幹線繁時塞車塞到可以行內街仲快)。咁就係另一個問題。 |
|
|
|
|
大把人會同你講荃灣去沙田要荃灣線-觀塘線-東鐵, 又或者西鐵-東鐵, 特別係25歲以下65歲以上, 48X/73X/290等應該好D多D人識, X42C/X89D真係咩黎嫁?
|
|
|
|
|
比以前行獅隧同大埔道就係「特快」
|
|
前荃葵青區居民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