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倫敦寶 (XF) 的車頭路線牌箱透視及歷來改動 (一)
[複製鏈接]
|
離題一問: 點解70年代中巴堅持冧把牌 同 地點牌 分開,
而九巴就堅持冧把牌同地點牌黐埋呢? |
|
|
|
|
原帖由 king 於 2006-8-18 00:34 發表
離題一問: 點解70年代中巴堅持把牌 同 地點牌 分開,
而九巴就堅持把牌同地點牌黐埋呢?
因為九巴唔係用搞牌囉 |
|
|
|
|
原帖由 kevho 於 2006-8-18 00:39 發表
因為九巴唔係用搞牌囉
九巴係用搞牌,只是在牌相設計上用一幅過的玻璃,但內裡是分開搞牌的。 |
|
KE7782@27
|
|
|
運作問題
可是中巴作出這個改動後,在香港運作時便立即帶來問題。
例如司機每次抵達總站後要轉動牌箱的顯示(另一邊的目的地),
必須走上上層打開車頭的蓋子,十分不便。
而在繁忙時間,巴士到總站落客後可能要立即再上客,到上層攪牌也沒有時間。
此外,由於中巴自行印製的標準牌布,兩個目的地/路線的距離都比較短,
為免出現上下「穿崩」的問題,車房在牌箱玻璃的四邊都油上黑色油漆。
改裝牌箱的困難
和一般的香港巴士設計不同,這款路線牌箱並不是固定在車身上,
而是安裝在上層車頭的一塊木板上(見圖九,十),
在上層攪牌前必須用鎖匙開啟並拉出,因而帶出了改裝牌箱的難題。
*********************************************************************
圖五:早期的 XF126 服務5B路線,
可見另一個目的地應該顯示在擋風玻璃後的手寫紙板上。
(陳自齊,中巴黃金歲月 – 翻拍照)
圖六:XF135,中巴車隊裡最後一部退役的XF,在1996年初曾行走2號線。
可見司機把紙製的「港澳碼頭」目的地牌放在擋風玻璃的右下角。
圖七:到最後(1996年),仍然使用上述規格的 XF135 牌箱內部情況:
它用獨一無二的中巴自製玻璃規格(較圓及細小,故無需油黑邊)。
圖中也可見中巴自製的木棒卷軸,代替了原來的鋁製卷軸。
(攪柄剛好在左方及右方被遮擋住)
圖八:這是 XF135在1996年最後行駛10號線時的情況。
可見在司機位上,水撥摩打旁的蓋子沒有打開,藏在裡面的原目的地牌攪柄也沒有用處:
圖九/十:XF201 與 LF107 的牌箱安裝方法比較:
(下列相片來自:
N.J.Eadon-Clarke/ DTS Publishing, 色彩繽紛倫敦寶 DMS Colour Scene HONG KONG, 2002)
圖十一:經過中巴改裝後,牌箱的運作模式如此:
圖十二:圖片攝於赤柱監獄,該處為6號線的總站。
本圖完全道出中巴為XF 所作的第一次路線牌改動為司機帶來的不便:
每次到達總站後,他們需要走到上層才能更改牌箱顯示的總站名稱。
(1984年11月1日)
[ 本帖最後由 DD2113 於 2006-8-24 23:29 編輯 ] |
|
反對所有專利巴士全空調化!
|
|
|
原帖由 hywonglx 於 2006-8-19 20:25 發表
是不是有些倫敦寶要在車外搞牌?
FC1 |
|
|
|
|
原帖由 hywonglx 於 2006-8-19 20:25 發表
是不是有些倫敦寶要在車外搞牌?
Good Question!! 問得正合時, 正想繼續...
原帖由 kevho 於 2006-8-20 02:38 發表
FC1
FC1 未做過下列改動, 不曾需要在車外搞牌
中巴第二款自行改裝
(主要是XF15x – XF17x)
前文提及,XF的車頭牌箱是安裝在車身的一塊板上,
那麼中巴為何不把它們改為固定在車頭,
甚至統一為常用的三格牌箱?(就如圖十的 LF107)
答案是空間不足,向內彎入的擋風玻璃設計,也令攪牌手柄不可能全部裝在下層車內 。
而就算把玻璃窗改成平面的,問題也不能夠解決。
最後,中巴工程人員成功把牌箱下方(長格)的部份拆去,
把剩餘的部份下移並固定在車身較接近下層的位置。
不過,這樣帶來一個很攪笑的問題:
在何處攪牌,怎樣看清楚?
答案是司機必須下車,站上泵把,一隻手拉著打開的「雞翼窗」 ,
另一隻手攪牌(不容易的:因為短柄很接近車身),
眼睛也要睇位,又唔可以拉條水撥出來,
非常考功夫及體能!
可能因為這樣的設計比原來在上層攪牌的難度高,又容易造成工業意外,
中巴把十多輛 XF 改裝後就不再繼續了。
已經改成這樣的,廠房又不再把它們改回「倒T形」(之後講),
它們就這樣繼續服務市民,直至退役。
而司機很多時會用老方法去避免攪牌:
牌箱顯示出路線一端的目的地;
另一端的總站或街名就用手寫在紙上,再貼在擋風玻璃上算了。
中巴首次自行改裝的應該是 XF115
*********************************************************************
見圖十三:XF115 是使用中巴自製的玻璃(較圓及細小)-
安裝在這個位置 (和圖九,十的 XF135的牌箱不同),也是獨一無二的。
圖十四:顯示改動方法 (Ensignbus photo – 設計圖片)
圖十五:XF160車外攪牌手柄的位置
(由於它們比較短小及在暗位,所以比較難察覺)
圖十六:XF157 曾以這樣的姿態,在1995行走20號線。
圖十七:XF155 在退役前幾天都是行走2A線。
可是它根本沒有「2A」和「耀東邨」的牌布,只能以這臨時方式顯示。
[ 本帖最後由 DD2113 於 2006-8-20 03:13 編輯 ] |
|
反對所有專利巴士全空調化!
|
|
|
探討:
其實既然要將牌箱移位,手搞外置,不如把手搞不用垂直放置的方法,如LF107,108等早期LF的橫牌設計,或好像XF尾牌設計,能否有效解決問題。
估計問題:
1. 牌箱須作大調動
2.未必有足夠空間睇住搞牌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