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Yahoo!]空調巴士過凍 最低僅得15度
開啟左側

[Yahoo!]空調巴士過凍 最低僅得15度

[複製鏈接]
chai 發表於 2006-8-18 01:00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053h4 於 2006-8-17 22:35 發表
其實, 某情度上, 如果所有公交要做到平均25度
基本上是非當困難, 因上落人多, 開門次數多
如鐵路, 一般盡可能保持22度


更有趣的情況﹐就是巴士的一邊沿途受太陽斜射﹐
另一邊沒有受陽光影響﹐坐在同一車箱的乘客﹐
對溫度必然有不同感覺。

如是經常在早上乘巴士行經高速公路的版友﹐應該會更加明白。
*天下雖安 忘戰必危*
FAST 發表於 2006-8-18 01:0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8-17 23:19 發表



有樣野係叫溫度感應調温器,
完全唔係乜野高科技更加唔係magic,
雪櫃係一例子

而唔係由得佢少人就15度多人就30度

感應到又如何?
佢再加冷既時候

唔係十秒8秒就可以改變全車溫度...

所以根本就唔得...

同埋我最唔明點解香港人要人地做咩就跟住做....
話人地外國乜外國乜...又唔諗下有咩唔同分別....

之後最搞笑最話返自己香港人.....
但係你唔通唔係咩? 同埋突然咁多人話返自己人又唔係跟人講...............
如果d 巴士真係有咁既問題,我唔覺得只會少部份人....出黎講...........(點算多人? 好似香港空氣差呢個直頭無人否認啦...咁就
差唔多)

[ 本帖最後由 FAST 於 2006-8-18 01:03 編輯 ]
DM9172 發表於 2006-8-18 01:0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hai 於 2006-8-18 01:00 發表


更有趣的情況﹐就是巴士的一邊沿途受太陽斜射﹐
另一邊沒有受陽光影響﹐坐在同一車箱的乘客﹐
對溫度必然有不同感覺。

如是經常在早上乘巴士行經高速公路的版友﹐應該會更加明白。


如果係快速公路塞車,溫差的情況仲利害
DM9172 發表於 2006-8-18 01:34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大公報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6/08/18/GW-609464.htm

文中提到該團體建議巴士公司,於冬季可採用活窗空調巴士、採購使用冷氣量較少的單層冷氣巴士,以及考慮在非繁忙時間,停止開放上層車廂。

個人認為建議不可行
1.活窗空調巴士,大家都知以前中巴的活窗空調巴士情況如何
夏天車外D熱空氣由D窗隙入車,令車廂溫度上升要空調機組增加製冷量,仲唔環保
2.使用冷氣量較少的單層冷氣巴士,令路面上車輛增加好可能增加塞車的機會,塞車
增加多D廢氣

[ 本帖最後由 DM9172 於 2006-8-18 01:37 編輯 ]
homanbean 發表於 2006-8-18 02:22 | 顯示全部樓層
依家成日要人搭巴士搭地鐵就係想少d人揸車
多d人用公交 空氣亦自然會好
如果公交做得好 d人自然唔會駕私家車
但係坐巴士會焗出汗 坐地鐵火車又要冷氣唔凍先夠環保
咁試問仲有冇人想搭公交

我自己都好支持環保既
亦唔係嘆開冷氣既人
但係夏天一出到街就汗流汗浹背
上到車我都想個冷氣夠凍
最少我唔洗坐車坐到成身汗
但最近發現好多巴士(我坐九巴多)冷氣越來越唔凍
甚至外面只係30度 我坐架ism短trident
坐左一個鐘都仲感覺到熱既
如果有人食飽無所出
仲覺得有好多巴士既冷氣太"凍"
要再較細d既
我相信有可能令更多有能力既人改為自己駕車
咁呢個所謂環保既責任只會落係一d冇得選擇既人身上

我覺得環保係好重要既 但係應用既就要用
而唔係唔理三七廿一都唔好用
-   知足者自然常樂   -
hk_ayu 發表於 2006-8-18 06:5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FAST 於 2006-8-18 01:01 發表
之後最搞笑最話返自己香港人.....
但係你唔通唔係咩? 同埋突然咁多人話返自己人又唔係跟人講...............
如果d 巴士真係有咁既問題,我唔覺得只會少部份人....出黎講...........(點算多人? 好似香港空氣差呢個直頭無人否認啦...咁就
差唔多)



下, 原來香港人就唔可以話香港人??
同埋我都冇乜點講香港人點點點


唔係少部份架,
好多人都嫌商場酒樓過凍架


原帖由 FAST 於 2006-8-18 01:01 發表
同埋我最唔明點解香港人要人地做咩就跟住做....
話人地外國乜外國乜...又唔諗下有咩唔同分別....


我自己感受係冇乜唔同,
外國搭地鐵行商場係會出大汗

[ 本帖最後由 hk_ayu 於 2006-8-18 07:00 編輯 ]
hk_ayu 發表於 2006-8-18 06:57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chai 於 2006-8-18 01:00 發表


更有趣的情況﹐就是巴士的一邊沿途受太陽斜射﹐
另一邊沒有受陽光影響﹐坐在同一車箱的乘客﹐
對溫度必然有不同感覺。

如是經常在早上乘巴士行經高速公路的版友﹐應該會更加明白。




咁從來都冇人(起碼我冇)話一定要巴士25.5,
我一向係話22的


都唔知插乜
hk_ayu 發表於 2006-8-18 07:0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053h4 於 2006-8-17 22:35 發表
不過, 可以稱得上大富大貴的外國
如法國, "熱浪襲擊"時的天氣, 好像只是香港7~8月的正常天氣wor

其實, 某情度上, 如果所有公交要做到平均25度
基本上是非當困難, 因上落人多, 開門次數多
如鐵路, 一般盡可能保持22度



如果叫得"熱浪襲擊"就唔會只係香港7~8月的正常天氣la

外國夏天正常係熱過香港ga,
歐洲今年仲要超過40度,
更一度錄得50度高温,
由於普遍歐洲人冇冷氣,
所以有幾萬人熱死

歐洲政府勸市民開冷氣唔好低過25度,
最好以凍水沖涼降温,
否則只會一年比一年熱

澳洲墨爾本上個夏天係38度


下下, 我冇講過要25, 一向話巴士22

[ 本帖最後由 hk_ayu 於 2006-8-18 07:14 編輯 ]
hk_ayu 發表於 2006-8-18 07:0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FAST 於 2006-8-17 23:07 發表

你屋企係邊區,向邊先?

老實講,我淨係同一日去同區唔同既樓
每個位感覺都唔同......

就好似我屋企真係唔係熱..............
焗先係最令人頂唔順..................

同埋係巴士上面都係
成架車根本每 ...



粉嶺向東

30度屋企係熱到出汗架,
但係出汗唔代表要開冷氣,
我自己係咁我又冇迫人係咁
chai 發表於 2006-8-18 08:39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8-18 06:57 發表
咁從來都冇人(起碼我冇)話一定要巴士25.5,
我一向係話22的


都唔知插乜



8月18日明報﹕
團體要求政府立例規管交通工具的車廂溫度必須維持在25.5度。

回應﹕

請不要誤會﹐本人只是想指『有人』要希望作出 25.5 的規定﹐
沒有指 閣下。
*天下雖安 忘戰必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1 20: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