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大埔/馬鞍山嘅乘客主因
應該係聯營線分時段既問題 |
|
|
|
|
andy92 發表於 2021-7-1 00:27
不利大埔/馬鞍山嘅乘客主因
應該係聯營線分時段既問題
大埔還好本身307都係一人開一班
沙田/馬鞍山其實西隧線都轉咗呢個模式
唯一缺陷係982X嘅去程 |
|
|
|
|
本帖最後由 JH_LE4612 於 2021-7-1 18:03 編輯
Justshamxx 發表於 2021-7-1 12:41
恕我直言
本人絕對不會以某人所說的方式「將九巴換做黨鐵,將黨鐵換做九巴」。
只係回應一點: 鐵路喺新界最大嘅問題,甚至佢呢幾十年都冇點解決到嘅,就係佢嘅站位唔就腳,導致要不斷蝕錢開K巴開輕鐵送人上鐵 (或者佢直頭喺上蓋起樓逼班樓奴搭鐵啦),而鐵路搬站位嘅難度點都會比巴士高掛?我都可以 argue話全月通設計出嚟,就係要吸引啲住得遠離鐵路站嘅乘客特登去搭鐵 (或者用翻樓主嘅講法,「補償」翻冇起正條鐵喺人地門口),既然鐵路網絡擴張可以令到巴士公司出月票吸客,咁點解巴士服務提升嗰陣唔會促使到鐵路公司出月票?
鐵路公司出月票嗰陣係 2004/05年,正正係成堆三門熱狗全退,大批路線全冷,巴士公司趁鐵路通車得以重整資源,轉陣入直梯車賣舒服有位坐賣就腳賣冷氣位,你話市民會嫌巴士黑暗污濁,但巴士嗰排就偏偏同你開始宣傳歐四車,即係等車環境好左。直接同長途鐵路對打喎,咁點解形容九巴嘅 comment 又唔可以用喺黨鐵度呢?
PS: 保九保城保鐵類人士,十年前已經大把,係某啲人唔夠人講先至會不斷攞月票嚟做擋箭牌姐,分翻清楚唔該。 |
|
|
|
|
可否先舉幾項「巴士服務提升」嘅例子?喔,你之後講咗啲嘢:
鐵路公司出月票嗰陣係 2004/05年,正正係成堆三門熱狗全退,大批路線全冷,巴士公司趁鐵路通車得以重整資源,轉陣入直梯車賣舒服有位坐賣就腳賣冷氣位
可能係我長居港島,喺你講嘅嗰段時間又得嗰幾歲人,仲要身邊大把路線,尤其是我搭開嘅路線都已經全冷晒,所以我先至對於維港對岸常見,俗稱「熱狗」嘅非空調巴士認知缺乏啦。
你話市民會嫌巴士黑暗污濁,但巴士嗰排就偏偏同你開始宣傳歐四車,即係等車環境好左。直接同長途鐵路對打喎…… 又可能我由細搭城巴新巴嗰堆巨龍/Olympian大,對維港對岸交通嘅認知極為疲乏,甚至一無所知啦,我都比較認同九巴宣傳歐四車,改善候車環境嗰啲措施,係同長途鐵路對打嘅。但係鐵路(地鐵、電氣化九鐵)一直以來面對嘅競爭有乜?巴士?僅此而已。兩鐵合併之後,港鐵特大之情形仲要更上一層樓,巴士慢過鐵路、載客量又低過鐵路,好難鬥嘅喎。九巴喺冇推出月票嘅四十幾年真空期內,先有海底隧道(伴隨着一堆九巴中巴聯營線嘅誕生,九巴不能完全控制該等路線)、後有地鐵,再有九廣鐵路電氣化、更有輕便鐵路(輕鐵專區實屬「移風易俗」之舉,我到而家都未諗到第二個詞語)、第二條海底隧道(又一堆九巴中巴聯營線)、城巴……港鐵(及其前身)推出月票時面對的競爭,比起九巴重新推出月票時面對的競爭,可謂微不足道。仲想講句:我唔係反對「港鐵月票催生盲保港鐵人士」嘅論點,我只係覺得無必要為咗月票同「鐵粉」嘅關係,為每間設立月票嘅公司分別出一篇文。
最後講句:唔知大家睇唔睇得出,其實我係袋緊錢落一啲對屯馬綫通車後,對沿途巴士路線,尤其是九巴路線遭重組/減班/取消而感到惋惜嘅本區網友。大佬,而家佢哋要被迫搭港鐵,搭唔到九巴,無法享用九巴月票優惠喎!
|
|
當然他不肯放手,如果准我重新學過可會白頭
|
|
|
邊個會中意樓下巴士服務減少,
就算無月票既新巴城巴,
重組路線遇到的阻力也會很大
|
|
錯字連篇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