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分享/報告]
4巴大戰,有競爭會有進步?
[複製鏈接]
|
本帖最後由 nokia 於 2022-10-2 18:03 編輯
屯門54區新區,
運輸處安排4巴大戰,九巴丶龍運丶城巴丶鐵巴,
結果係,入伙咁耐,都未有巴士站上蓋,乘客繼續日曬雨淋,和田邨好似的士站都冇,
各巴士公司各自為政,推推搡搡,
暫時眼見城巴會係巴士總站起緊,不過唔知起到幾時?
和菁田沿途分站就一定今年冇!聽天尤命吧
真係有競爭會有進步?
|
|
|
|
|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2-10-2 23:17 編輯
參與某區嘅巴士公司多或少
實際上與候車設施關係不大
用東薈城做例子,龍/城/嶼都有
競爭關係,但站位編配排隊等都
因各自利益問題,難做得完善。 |
|
|
|
|
設施似乎係規劃問題
該區地皮散落
而且冇統一規劃
連馬路巴士站ˋ等基建都冇計劃好
而家得幾條巴士線出欣田路口已經塞塞地
入曬伙相信會排長龍添 |
|
|
|
|
用一個蓋黎講似乎唔夠
反而依家個款
打個比喻一條邨有四個區議員
好多區都恨唔到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和田邨嗰巴士分站設計,係邊個諗出嚟?
一條長坑,可以放2條缐做總站,幾條線做分站 |
|
|
|
|
nokia 發表於 2022-10-3 22:05
和田邨嗰巴士分站設計,係邊個諗出嚟?
一條長坑,可以放2條缐做總站,幾條線做分站 ...
本身係連埋和田迴旋處樓上個避車處做埋巴士站/輪候區,而且原本唔係諗住做總站嘅,睇返規劃申請
起好之後而家,一來整到咁樣路線規劃,二來上面走嚟話唔夠轉,結果整嚟冇用 |
|
|
|
|
士刁拔尼.奧 發表於 2022-10-8 21:22
本身係連埋和田迴旋處樓上個避車處做埋巴士站/輪候區,而且原本唔係諗住做總站嘅,睇返規劃申請
起好之 ...
查實係房委會為規劃果陣,
已經假設係紅巴、鐵巴寶田同兆康拉線入去做中途站。
而家搞到咁,要怪咪怪運輸署亂咁劃地盤比黃巴。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其實當初學安泰, 安達咁, 結合良田, 兆康規劃 54 區新線會更好 (基本上 50M, 56, 67A, 950 學 A34 咁, 在週邊區域開, 經 54 區後再出去會更切合整體需要 / 路程會比較直接)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