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新聞]
九巴申請加價6.5%/城巴申請加價近1成
[複製鏈接]
|
仲成日拎通脹黎比
最好笑將2018-2023年蝕5億幾原因歸咎於無按通脹加價
2014年城巴1+2一年賺兩億幾
不過基本因素已變就真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同地鐵一樣,建議由營運方(巴士公司)自行提供
並不是由政府津貼
此建議理論上不存在上述問題,反而會增加巴士營辦商對學生嘅車費收入
係一個對學生乘客及營運商「雙贏」的計劃
因為現時與地鐵段重疊的巴士路線,喺巴士失去時間/價錢優勢下,大部分學生會選擇乘搭地鐵
喺大部分學生選擇乘搭地鐵,巴士營辦商位於該部分的學生收入為0,
推出半價相信能夠吸引學生乘搭, 該部分的學生收入由完全沒有>半價,此計劃並沒有額外營運成本
只係用現有嘅資源, 開拓新的客源
因此建議巴士營辦商, 選擇部分與地鐵重疊的路線提供優惠
亦可以起初以較少的優惠/設立一段時間試行
|
|
|
|
|
咁現時已經搭緊巴士啲學生就會收少一半,係咪新增嗰筆夠冚先?
|
|
|
|
|
城巴投新線都唔會用以前個價去定啦,仲要哩幾年咁活躍又投到唔少新線,
而家獅子開大口加接近一成,
即係用而家既價去追番以前條數,好有食夾棍feel喎
|
|
|
|
|
哩樣野擺明想瀨政府鞋底大舉買貴價新能源車,
國產車一部作價8百萬,係油車三倍有多,車費要加幾多先彌補到,
哩間公司一定同好健康咁蝕錢,通縮都照加,
我地做客咪硬食
|
|
|
|
|
James116 發表於 2024-11-18 22:17
同地鐵一樣,建議由營運方(巴士公司)自行提供
並不是由政府津貼
又搵班成人笨。 |
|
|
|
|
1. 兩個專營權合共嘅盈利/虧損判斷喺上次加價之後,都未有數字見到加價之後嘅盈利/ 虧損
咁係咪真係唔加價會見紅先?
現時口岸不同嘅路線都出現客量極高嘅情況, 市區客量亦都已經大致回復
2. 唔係賺錢唔加得, 但係賺錢嘅話就唔應該咁頻密
究竟係想加價,定係需要加價?
車費等級表係提供不同距嘅車費上限
政府認為合理範圍,唔代表其他持份者認為係合理範圍
當個車費等級表上限喺高嘅時候, 巴士公司嘅「開平啲」,實際上某啲路線仍然係貴,當然亦有平嘅路線
|
|
|
|
|
呢樣嘢八達通應該有數據
可以搵一啲依家少學生搭+與地鐵重複後, 冇優勢嘅路線提供優惠
好視乎營辦商選擇邊啲路線提供優惠
|
|
|
|
|
James116 發表於 2024-11-15 23:21
所以我咪話個數字唔合理
+0.7/0.8M
但係差距只係得1人
因為三軸車不論載客定載貨都限重24公噸,故此12.8米唔會批太多企位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