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搜索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集思建議區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公共運輸交匯處作為提升工程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開啟左側

公共運輸交匯處作為提升工程

  [複製鏈接]
RyanPun 發表於 2025-9-8 22:12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hon_son_wilson 發表於 2025-9-8 00:32
馬市本身係室內總站,兩邊都有冷氣商場空間,根本無必要逐個站起候車室。
有閒錢倒不如加強通風,同埋加 ...

如果要完全跟足裕民坊做法,例如商場直駁站頭上車,要考慮嘅嘢太多,根本唔可能做到。而且官方提出改善候車質素,就係擺到明要求 排隊上車位有冷氣 係基本條件,而唔係借商場有冷氣,就叫你自己入去等到夠鐘自己行出嚟嘅偽命題。

如果最終方案同一邊嘅3個坑(85X、680、87D/K)起做3個獨立「盒仔」嘅冷氣候車室,
咁我寧願你一係唔好嘥錢起,
一係揼多少少錢,重建87D/K個候車室,變成3個坑(85X、680、87D/K)share一個大嘅冷氣候車室。
最愛的、城巴的、667的、一個傻佬
ENS529 發表於 2025-9-8 22:1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EX-TL 發表於 2025-9-8 17:18
藍田站係死症, 入風出風D管一定好長, 但除非好似港鐵通風樓咁強力, 唔係點整都係死, 出面鯉魚門道都沙塵 ...

就係知藍田站係死症,
先想知署方會「迎難而上」,
定去搵另一個PTI去交數

不過觀塘區都無咩其它PTI值得搞改善工程,
如果退而求其次,可能得返大本型同寶達揀
ENS529 發表於 2025-9-8 22:2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GD1570 發表於 2025-9-8 07:09
個人認為大圍站絕對有需要搞一搞啲行人設施。

成日都有人喺中間啲巴士坑行嚟行去...

大圍呢個case其實係鋸齒設計總站嘅副作用,
玩得人車分隔就必然令到行人無咁方便穿過...
GD1570 發表於 2025-9-8 22:37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ENS529 發表於 2025-9-8 22:22
大圍呢個case其實係鋸齒設計總站嘅副作用,
玩得人車分隔就必然令到行人無咁方便穿過... ...

規劃問題...
唔好吓吓要人兜個大圈先行到去大圍站。

最起碼應該喺直巴站劃一條行車線嘅位出嚟畀行人用,
已經可以解決問題。

你有你可愛,我有我好笑。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5-9-9 00:3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GD1570 發表於 2025-9-8 22:37
規劃問題...
唔好吓吓要人兜個大圈先行到去大圍站。


類似情況嘅烏溪沙已經係好設計好多,只係差在變咗連買嘢嘅人都一齊食塵。

馬鞍山市中心如果起兩個細盒仔,不如唔好哂錢,求其一個屋邨總站加個大鐵蓋(沙田火車站模式)都好過起盒仔。

甚至乎我會覺得,與其再掘地起新嘅玻璃頂巴士站蓋,你擺個貨櫃站蓋(類似觀塘站47/59小巴果款)更加實用。
JX9097 發表於 2025-9-9 08:53 | 顯示全部樓層
ENS529 發表於 2025-9-8 22:15
就係知藍田站係死症,
先想知署方會「迎難而上」,
定去搵另一個PTI去交數

應該唔會「越級挑戰」
kei_hk 發表於 2025-9-9 14:38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ENS529 發表於 2025-9-8 22:22
大圍呢個case其實係鋸齒設計總站嘅副作用,
玩得人車分隔就必然令到行人無咁方便穿過... ...

這些呈C字形的車站(C字的頭尾為車的出入口)﹐要好睇主要人流﹐去決定成個站的佈局。

好似青衣城總站﹐主人流由商場出來﹐即C字的中間位進入車站﹐令到乘客去3邊月台都方便。
乘客自然唔需要通過中間泊車位置去另一邊月台。

但大圍就主人流係C字的底部出來﹐去C字的頂部位置月台﹐咪要兜大運 or 用行車道去另一邊囉。



如果做唔到青衣城的佈局﹐好多時都係用番傳統月台車坑好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9-9 21: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