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灣站尷尬好多
留上就係總部
搵人拉大隊抗議都容易好多
不過講黎講去既規則其實都有問題
再舉其他例好似香港站有個天星碼頭出口
其實最近係郵政總局
又或者九龍站個故宮博物館
出到去仲有排行
又唔走去叫天壐/ELEMENTS
規則有寫但用起上黎就無規則咁
|
|
|
抵制不當行為站友
|
|
|
|
|
講真﹐我就真係無細心去留意這些掛在天花的出口牌﹐上面係用什麼地標。
所以﹐以下我的見解﹐只係針對何文田站 & 九龍灣站﹐今次事件主角去講。
何文田站為何MTR會拿拿聲﹐按民意去改牌?
相信主因係新牌的指示係一個屋苑﹐原本的又係屋苑/屋村。
大家的重要性都係同一個level﹐所以就一係乜都唔改﹐一係就增加牌上的資訊(特別係個牌係夠大)。
我自己都唔認同新牌只顯示新屋苑﹐刪去原有屋村的做法。
九龍灣站﹐一座政府的表演場地﹐講重要性會高過住宅/商場。
所以﹐我係認同這個改牌係合理的。
睇新聞相片/影片﹐換左新牌後﹐D字又好似幾乎填滿晒。
再加番原本幾隻字﹐可能字體縮得太細。
在取捨下就只出東九文化中心。
而現實一點去講﹐出口附近的地標/重要地方﹐又點只一兩個? (唔好同我講欣澳這些山卡啦未開發的地方)
所以﹐會有一些非掛天花的指示牌﹐上面會show 得更多的地標/重要地方。
唔單只在出口附近搵到﹐仲要你由月台步進大堂﹐你已經可以見到。
講重要性﹐這些牌更重要。
一去到大堂﹐已經可以見到你需要去的地方﹐應該用那一個出口﹐唔駛你出閘後才發現出口在另一邊﹐你又要兜大運才可去到。
更甚者﹐原來站內的免費通道係不相連﹐你就要在地面自己搵路去你的目的地。
所以﹐九龍灣的情況﹐就未必會順民意去再執塊板。
又或者唔會在短期內去處理塊牌﹐唔會咁快做D明顯野去 "低頭" 認衰。
好似大台新聞﹐又有人提議用新科技去處理問題。
就係用電子方式﹐將不同的地標不停loop。
新方法唔係唔好﹐實際效果要睇排版囉。
同埋﹐loop 都有時間的﹐miss左上一個display唔知要幾耐才出番。
|
|
|
|
|
|
|
|
香港站果個牌都唔知係咁講緊舊天星碼頭 
|
|
|
|
|
|
|
|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5-11-15 11:22 編輯
都唔洗新科技, 九龍灣站又唔係無位掛牌, 整夠三四塊實得, 一塊指左邊寫德福, 一塊下指寫啟業邨, 一塊上指去彩盈, 一塊向右轉彎指東九文化中心同淘大
出去幾個分叉位無指示其實塊牌無乜用
|
|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