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waichiu 於 2007-8-17 23:49 發表 
將線同ISL好難比較, 因為將線建造方法多數都係Cut and Cover, 而且經過的地方多數上面都唔係路面(因為有預留位), 比起修正早期系統還容易,
所以施工時間短.
而ISL很多站都係鑽鑿, 難度很高, 而且在市區地方興建, 人 ...
片段中, 提及的 手挖沉箱 已經 禁止左...
至於"從上至下"方法 (top-down method) 其實當年
都算係幾先進的方法了
而當年隧道主要靠炸藥及人手 (加"隧道盾)建造, 現在
多數用TBM(Tunnel Boring Mechine) 去完成, 安全而快d了...
好似南九龍線...
[ 本帖最後由 3ASV196 於 2007-8-18 00:27 編輯 ] |
|
3ASV196.KE7270
|
|
|
嘆為觀止, 尤其係港島線既興建工程!
片中提及當年興建港島線所使用既隧道盾要被廢棄在地底內,
有冇人知道大概位置在邊度? |
|
|
|
|
回復 #14 barking 的帖子
那條叫「東九龍線」,即是港鐵「沙中線」的雛形。
P.S. 「早期系統」即現今港島線上環站至中環站、荃灣線中環站至美孚站、觀塘線油麻地站至觀塘站。
[ 本帖最後由 UCR683 於 2007-8-18 14:2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UCR683 於 2007-8-18 14:20 發表 
那條叫「東九龍線」,即是港鐵「沙中線」的雛形。
P.S. 「早期系統」即現今港島線上環站至中環站、荃灣線中環站至美孚站、觀塘線油麻地站至觀塘站。 ...
其實一直mtr 都預左東九龍線起, 所以係鑽石山, 上環都有預留位置的,
最明顯係上環站的小月台, 本身係東九龍線的林士街站... |
|
3ASV196.KE7270
|
|
|
原帖由 3ASV196 於 2007-8-18 00:25 發表 
片段中, 提及的 手挖沉箱 已經 禁止左...
Y? |
|
|
|
|
回復 #17 ArnoldC 的帖子
因為之後幾年,有很多死亡工業意外都是與手挖沉箱工程有關,
所以政府便立例禁止手挖沉箱工程. |
|
|
|
|
原帖由 cl1403 於 2007-8-18 17:45 發表 
因為之後幾年,有很多死亡工業意外都是與手挖沉箱工程有關,
所以政府便立例禁止手挖沉箱工程.
係, 本身手挖沉箱係非常危險的工序,
佢係搵個人落去下面挖個好深的洞...
如果個洞倒塌/大量入地下水, 就好危險
現在, 肯定絕無其他方法可使用,
先可以用手挖沉箱
(如大型機械無可能接近的地方)
[ 本帖最後由 3ASV196 於 2007-8-18 18:07 編輯 ] |
|
3ASV196.KE7270
|
|
|
回復 #19 3ASV196 的帖子
我無工程底子, 所以
唔係好明, 挖咩野都好(例如隧道), 都係要有人去個窿入面做野先得架啦, 咁咪一樣有以上危機?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