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資料]
九巴68M, 74A開辦廿五年及城巴過海線969開辦十年(10月18日)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ricky619 於 2007-10-17 21:43 發表 
這些是該些網站的個人意見罷了.
50M 和68M 都是1982年地鐵荃灣線通車後才出現, 不是前後關係.
首相講的個人意見只係一部分的故事,實際問題仲有......
當時因為取消68及68A,而開辦63M,建議初期運輸署認為九巴因為大欖隧道開了,
從而行車時間縮短,吹得好行的講法當時政府要巴士公司慳點用車,
不過唔知呢個係咪九巴換以開辦269B及全日269C的籌碼。
68M就計劃將佢拉入葵涌,協助63M填補68系遺缺,行車時間同以前差唔多,
故此延長為朗屏至葵盛圍,係當時運輸當局安慰市民取消了68及68A服務換來的。
1. 叫市民善用轉車站;2. 63M係給未適應新運作的市民及對青山公路市民的一種補償。
班次就削減至6-12分鐘一班,並將64M改為天耀至荃灣地鐵站,方便市民接駁地鐵。
市民最大回響係:
1. 68M削減班次,登車困難(早上繁忙時間朗屏開出到水邊圍已經滿座,元朗廣場之後難以登車);
2. 68M新行車路線令市民完全不習慣(一向習慣於荃灣地鐵站轉68M的乘客投訴最甚,
乘客要過近路德圍站才可上68M返元朗,如果去等64M,要12分鐘一班,比以前等多一倍至兩倍時間,
難以忍受,加上路德圍站沒有上蓋,市民被逼日曬雨淋);
3. 64M班次過份疏落,運輸署的調動有逼人轉車之嫌;
4. 68M的差劣服務,市民轉坐63M,洪水橋乘客完全不能登車。(註:當時63M班次跟前68是相若的)
之後九巴立刻於6月5日開辦63P由洪水橋往荃灣地鐵站疏導青山公路乘客,
但63M及68M過份擠擁,故此6月14日將64M及68M打回原形,重開68A以疏導63M人潮。
以平息大欖隧道風波。
事實上有數得計:
大欖未開前的元朗至荃葵服務:
68M 4-12分鐘一班
68 7-18分鐘一班
68A 10-25分鐘一班
大欖開後:
68M 6-12分鐘一班
63M 7-18分鐘一班
單從呢堆數據好明顯係差左好多,運輸署認為呢堆Cut左的車客當年係多數係屯門人。
之後打回原形比較:
68M 5-10分鐘一班
63M 7-18分鐘一班
68A 16-25分鐘一班
好返好多。(當年68A都係得約40分鐘左右係10分鐘時段,其餘全部都係16-25分鐘一班) |
|
七擒孟獲尚知廉恥,但某相....
|
|
|
原帖由 kiwai 於 2007-10-17 22:38 發表 
68m和屯公開通有甚麼關係?
屯門公路不是於78年通車嗎?
搞錯左d關係添,原文已改 |
|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
|
|
原帖由 kmb63x 於 2007-10-17 21:48 發表 
朗屏搭68a出荃灣都係七個字多d
不過行去元朗西搭68m GE人始終比搭68A多
而68A同263M比.68A都係多人搭D
68M,74A有冇用過牛,珍寶,亞比安 ?
我以前有個同學住朗屏村,去葵涌返學,佢話坐葵盛圍板本的68m其實唔會快過68a好多,因為68m塞大馬路
63M其實係68的縮短板本
欖隧通車,九記好想借機摺68A,結果成功左19日,68M係大馬路的客上車困難
我有個住朗屏村的親友話,68A早上返工時間,D人幾乎係葵芳大連排落曬車,68A出到深水步都冇用
以九記角度來講,欖隧通車,當然要想積極開長途線(269B,269C) |
|
|
|
|
其實有無人知點解969在9am之後過左美湖居個站
要由天龍路左轉天城路天水圍天主教小學,再兜返嘉湖銀座
唔直接由天龍路右轉天城路再轉返去天榮路翠湖居個站
天主教小學個站d人好多都唔上969等967,因為967下個站就欖隧
967轉1/5/10/962系/969系又唔駛錢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