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振奮既Nissan cedric TAXI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頭文字TRIDENT 於 2008-4-27 20:54 發表 
機械性能同應用科技仲好過金豐好多 tim.
就係係個控油個度已經係好豐田幾十皮
問題係那些科技在日常使用中是否實用,但由柴油車到現在,豐田的士可以五十萬公里才需要大修的優點,是日產的士所不能做到的,這點正正符合到的士業者的需要。 |
|
|
|
|
原帖由 牛奶仔 於 2008-4-28 17:16 發表 
70年代初還有少量平治W115 200D的士,69年實力的士開始引進130 220C,直至230、330及430大量充斥巿面,79年豐田開始引進80系皇冠,80年代豐田、日產數目大致相若,至90年代開始豐田的士數目開始佔優勢,到柴油的士末期,豐田已佔 ...
90年代中期我諗係90年代HK的士既款色黃金時期,珠冠LS131 ,金禧LS141通街走,Comfort又岩岩引進,Lancer4座位的士又未Bye Bye,又有Cedric‧‧‧諗起都正,好過依家成條街都係Comfort,可能係街尾先搵到1部Cedric咁大把‧‧ |
|
|
|
|
原帖由 aa2_dart 於 2008-4-28 00:25 發表 
真係Cedric Taxi好過金豐唔少,闊落D‧‧尤其後座扶手金豐真係好樣衰個個扶住車頂扶手,勁樣衰,玩過山車咁
但Cedric闊落,度門個扶手岩唒手型,坐係度岩岩好,但Cedric個頭枕太硬了‧唔洗金豐咁個個拎到隻手鬼咁高,好似好唔穩陣咁
金豐油門,Brake太敏感同埋架車太細身型高大ge passenger實在很辛苦,金豐比Cedric唯一可取既係原裝座椅,強調而家好多唔係原裝,換上去既新座椅皮個個硬到傻,Cedric油門,Brake雖然敏感,但係比坐金豐至少唔 chok 同 避震靚 lo
同埋Cedric個標版function齊同整齊好多lo‧‧‧個人buy Cedric多過Comfort lo‧‧
ps:話時話當年一手LPG Comfort / LPG Cedric 價錢爭幾多呢?,同埋當年點解唔大量買Cedric而買Comfort呢?
你好似有部份地方講得相反喎!講闊落,豐田後座腳位一定比日產大得多,我老友有日突然有得開部日產,佢載佢親戚,個親戚話架車腳位細o左好多,有點似坐大陸的Santana咁!不過話日產的士個後座同Santana差唔多又誇o左o的!
如果係講前座的頭枕,豐田反而比日產o既硬好多,日產自Y30起,前座頭枕都軟o左好多,一反大部份日本車頭枕過硬的問題。
論車身呎碼,日產由130系至現在的Y31的士的長闊皆接近日本「小車」的極限,長4,690mm、闊1,695mm、高大約為1,430mm;而豐田的士亦然,但金豐還比日產略長5mm,為4,695mm,闊度一樣,高為1,515mm,比日產高很多,在港島區,外藉乘客多不喜歡坐日產,因為有頂頭問題,就連駕駛座,一些較高大的司機也不喜歡開日產,即使不頂頭,但遮陽板已可阻擋其視線,開車時辛苦好多,但金豐卻沒有這個問題。至於軸距,豐田為2,785mm,比日產的2,735mm長50mm,也是造就較長的室內空間的其中一個原因。
避震方面,豐田的士在出廠時已設定有較高負重,以備滿載時車尾不致有「坐低」而令尾輪刮底的現象,所以會設定得較高及較硬,加上避震機在長時間使用後開始失效,令彈跳現象更明顯;而一些雜廠的避震機壽命較短及吸震能力較弱,也是令坊間豐田的士避震較差的原因。日產的士因軸距較短,令尾懸部份較長,所以尾軸會較受車尾的重量影響,變成在空載時也受著較大的重力,要知道在較重的情況下避震機反而有較佳的吸震效果。
錶板方面,我未見過私家車錶板的日產的士,但無轉數錶的的士版日產的士,同無轉數錶的豐田的士的錶板都係差唔多易睇,但有轉數錶的豐田的士錶板,跟一般豐田私家車都係差唔多,均比無轉數錶的睇得舒服一些,擺位自然一點,最重要是各警示燈一目了然,及光線清楚o者。雖然我唔係的士司機,但要多謝我個的士司機朋友肯俾我睇過佢開過的幾款車俾我睇,等我都知多一些,如果佢唔係專做長替,日日唔同車,同埋佢講咁多俾我知有關的士o既o野,否則我都唔知咁多。
至於油門、迫力敏感方面,金豐在這方面都調校得較輕巧,以減低司機的勞動強度,但控制一輕反應就會變得敏感,所以要開得柔順一點並不是不可以,但要司機放鬆一點來開囉。不過現在的士實在難做,個個都要搶客咁,變成大多數司機都好似開緊賽車,想開得順o的都好似好蝕底咁。
[ 本帖最後由 牛奶仔 於 2008-4-29 08:16 編輯 ] |
|
|
|
|
原帖由 aa2_dart 於 2008-4-28 17:27 發表 
90年代中期我諗係90年代HK的士既款色黃金時期,珠冠LS131 ,金禧LS141通街走,Comfort又岩岩引進,Lancer4座位的士又未Bye Bye,又有Cedric‧‧‧諗起都正,好過依家成條街都係Comfort,可能係街尾先搵到1部Cedric咁大把‧‧ ...
金禧、銀禧都係叫LS131,S140系只係1991-1995年的Crown Hardtop、Crown Majesta及首代Aristo,是採用一體式車架,但同期的Crown Royal房車版仍跟上一代一樣是用分離式車陣,故仍然是屬S130系,同金、銀禧同期在港售賣的Royal Saloon的型號為JZS133。
講款多,八十年代中期則更多,一大批樣版四座位的士,如萬事得323、626、福特Telstar、五十鈴Aska等,再加上正式發售的日產藍鳥、B12 Sunny、豐田Corona、大發Charade等等、還有九十年代初的日產Crew,幾乎所有配有柴油引擎的日本私家車都曾輸港作試驗用途。
[ 本帖最後由 牛奶仔 於 2008-4-29 08:26 編輯 ] |
|
|
|
|
實力的士一d都唔好坐,早排等搭的士,貪得意見到架實力的士又想試下
咁就上左個架,點知.........一上到車架車夾腳到要屈晒對腳,窄到啊媽都唔認得
自此見到佢都唔坐  |
|
ATR175@296M
|
|
|
原帖由 EUNTN88 於 2008-4-29 02:49 發表 
略
該部私家車版較早前在沙田頭村停車場見過一次,是柴油版,屬較早期的2.5升型號,並配用四前速(四波屬O/D波)手動軑波。車主似乎也很悉心打理,已換上了最新石油氣版的同色泵把及電鍍鬼面罩,令人以為是石油氣版。
相信同款的後期2.7版本私家車應早已退役,原因是牌費超貴(2,501-3,500cc柴油車要九千幾一年),反而這些早期的2.5版本及各代柴油皇冠均屬於1,501-2,500cc之間,牌費也要七千幾,但已平了千幾蚊,相比之下則化算好多。
[ 本帖最後由 牛奶仔 於 2008-4-30 08:46 編輯 ] |
|
|
|
|
原帖由 EUNTN88 於 2008-4-29 02:49 發表 
今日影左兩架..

跟部同款 |
|
'*^*''*^*' 「女包黑絲」即將啟動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