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27/4明報:巴士申改路線 中西區南區成「縮殺」重災區
[複製鏈接]
|
但對於部份受影響的居民而言,
有些巴士取消又係麻煩d, 好似63咁.
不過我認為巴士公司取消時, 只要有免費轉乘之類的計劃,
作補償, 取消都算合理d. |
|
|
|
|
有d野做出黎係好既,咁部分人既利益都唔可以完全剝削囉...
班次做得好,全盤咁做好所有bbi,cut左車受影響既人損失不大的話,我諗響全局係冇咁大回彈力
而家係cut車之後替代方案唔夠方便的話,咁緊係俾人反對啦
即係當年64M俾人cut,但係換來係更密既69M/265M/269M加分段,反對既聲音會唔會好似而家咁大丫...
同時巴士公司唔係做善堂同時,巴士公司都唔係一間只係睇錢分上做生意
有D人冇左你條線真係行路出街咩......(如果唔係51老早俾人cut 啦...)
而家既巴士公司做到咁既樣,定線都班次同價錢都係完全唔掂
有車既人都走去渣車好過
咁呢個先係問題所在
(我響元朗出市區,2-3個人就回本,坐滿一架私家車就連停車場費都回埋,仲要快過你坐車,又唔駛等到火都黎,咁我係拎架車出市區啦,最後咪做左其中一個塞車既元兇囉....) |
|
CZ_6686還錢!
|
|
|
原帖由 3357。KS8450 於 2008-4-27 13:21 發表 
我覺得不可理喻者有三
第一, 路線縮減多少唔應該用量化去表示. 講明CUT 幾多條幾多條路線, 一定要睇用幾多架車/ 服務範圍, 呢D 老實話叫嘩眾取寵
第二, 鄭家富說巴士公司應維持全港巴士交通服務, 並反對對偏遠地區 ...
第二點鄭生又無錯...
巴士公司既專營權係點黎? 如果無呢樣野... 香港好多路線晨咁早玩完...
所以巴士係公司有責任維持服務, 但當然政府應有個前提.....比佢搵到錢先..
依家就係.. 又唔比佢發展, 又要佢做埋d 無肉食既線點頂? |
|
|
|
|
|
短 Trident 集團主席、愉景灣之友暨 sica何洛瑤 fans:Dbay116
|
|
|
咪叫運吉cut走同巴士重複既小巴,加巴士quota
其實都有諗過運輸署近年咁厚待綠小,
成日俾綠小開同巴士線近似的線去搶客,
會唔會係為左吸引紅小持牌人轉個牌做綠小
[ 本帖最後由 Quanta 於 2008-4-27 22:25 編輯 ] |
|
|
|
|
原帖由 FAST 於 2008-4-27 21:36 發表 
第二點鄭生又無錯...
巴士公司既專營權係點黎? 如果無呢樣野... 香港好多路線晨咁早玩完...
所以巴士係公司有責任維持服務, 但當然政府應有個前提.....比佢搵到錢先..
依家就係.. 又唔比佢發展, 又要佢做埋d 無肉 ...
無奈o既係呢個問題仲未得到大眾關注, 結果巴士公司就做左市民o既箭靶
港鐵作為一間上市公司, 但政府政策傾向偏幫鐵路公司, 巴士連競爭o既機會都無, 只可以靠以前開落o既線
以鐵路為主幹唔係問題, 但唔比巴士公司做點到點o既線同鐵路競爭, 到頭來市民選擇少左, 巴士公司又難經營, 巴士公司可以點?
巴士公司又要顧住個專營權, 唯有逆來順受, 要解決問題就要靠市民大眾/政客出聲
油價再咁升落去恐怕不久o既將來真係有公司放棄, 去到個時先正視個問題就太遲喇...個時巴士呢行分分鐘已經變左"厭惡性行業".... |
|
|
|
|
原帖由 dippy 於 2008-4-27 22:13 發表 
其實當年郊區線比車海綠小「秒殺」已經係造就今日郊區巴士差的遠因
郊區人口不多加上坐滿一架小巴容易造就巴士唔夠客
於是條線蝕錢,越做越縮,班次搞到20-30...
乘客完全流向小巴,最後郊區車多左,塞埋一份
如果鄭生咁為民 ...
其實郊區本身行小巴比巴士適合,無論班次、上落客地點及時間上
都比巴士優勝,受乘客歡迎係理所當然。
當然維持有競爭對手亦是很重要,否則在獨市下,公交服務難有進步。
而郊區巴士線在繁忙時間客量仍相當高,有一定的收入幫補。 |
|
|
|
|
其實, 我們應該問, 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路線要取消, 是重覆還是
根本沒有需求!
由於當年引入競爭, 有些路線是刻意地有替代, 當年的目標, 是提
質素! 結果是, 港島的巴士服務即時提升, 不少路線在城巴人棄我
取的情況下, 用心經營, 不單起死回生, 整體乘客數字提高了, 而且
不少人回流公共交通體系, 形成多羸局面!
如果經歷80年代, 90年代絕對是服務飛升的年代, 更不要再說70年
代或更前的沙甸魚汗流浹背的情景!
為什麼今天你可以見到一部新巴, 椅下有層黑塵, 為什麼冬天開超
微風不開暖氣, 到近日天氣熱仍然超微的冷氣! 究竟這樣毫無誠意,
回到中巴年代的服務質素, 是如何成形. 根本就是合併的結果, 同一
公司, 根本無須內部競爭, 多餘當然減掉了, 為減成本清潔不用緊張,
維修不用緊張, 車用盡保養放低! 總之保持盈利, 翻查資料, 各巴士
公司在涉士時期, 盈利大跌, 但仍有盈利, 多年來從未有虧本經營!
加價其實無可口非, 不過無誠意經營不如交回一個牌照, 管理層的
經營手法, 完全走回頭路!
現時運吉的運輸政策, 一個事無大少全面規管的政府部門, 主事人
根本不乘公共交通, 那會有好政策, 知道乘客要求什麼, 巴士公司
賺不夠, 利用運輸政策作借口, 耍不少手段提高利潤, 如果今天仍
然新城分洽, 大家會做好自己, 因為做得好, 利潤才流入自己口袋!
事事控制的政策, 完全跟了社會主義一套, 結果各公司無心為乘客,
迫乘客使用某工具, 不是上策, 形成多輸!
其實適當的監管, 保持質素, 讓市場發展, 切合市民乘客的需要, 才
是政府應做的!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