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pakchi70 於 2008-5-14 00:36 發表 
講到明就chum啦
增加輪椅位?增加企位咋掛
兩件事根本沒有衝突
增加了的明明是輪椅位
難道我說列車增加了輪椅位有錯?
拗落去的話根本係搵野黎拗
我懇請係都要話該輪椅位是企位的板友門
搭車時記住要讓出該位置給輪椅使用者
唔好奉旨當佢係企位就好了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08-5-14 02:31 編輯 ] |
|
|
|
|
原帖由 pakchi70 於 2008-5-14 00:36 發表 講到明就chum啦增加輪椅位?增加企位咋掛 果位有傷殘人士貼紙,並不只是為輪椅乘客,亦不只是企位。同時方便了有手推車、BB車的乘客使用。如果將此多用途位置直接視為只是企位,未免有點誤解成份。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8-5-12 22:04 發表 
另外, 亦不應該將6門車的設計是為了增加載客量
設計只為了減少乘降時間
請不要忽略乘降時間減少一項
這才是列車密度高的時侯最佳的混雜對策 ...
什麼是乘降時間?
我諗呢個改動都真系唔知有咩作用wor,
通常都好少見有輪倚或者真系有需要既乘客用的,而且現在市區線列車既「輪倚位」都好充足,反而東涌線列車只系得頭尾位先有,就真系唔系咁方便,同埋我又想問前九鐵線既列車又有冇呢d「輪倚位」? |
|
|
|
|
原帖由 AD15113 於 2008-5-15 23:07 發表 
什麼是乘降時間?
我諗呢個改動都真系唔知有咩作用wor,
通常都好少見有輪倚或者真系有需要既乘客用的,而且現在市區線列車既「輪倚位」都好充足,反而東涌線列車只系得頭尾位先有,就真系唔系咁方便,同埋我又想問前九 ...
有, 輕鐵仲係最多輪椅位, 一卡車最多可以有8個輪椅位.
但係咪又係企位...
SP1900 M卡就係輪椅卡
西鐵就有2個, 係第3, 5卡, 任何方向
東鐵就有3個, 係第3, 7, 10卡, 尖東方向
馬鐵就有1個, 係第3卡, 大圍方向
烏蠅頭就唔知係唔係同SP1900一樣... |
|
|
|
|
原帖由 AD15113 於 2008-5-15 23:07 發表 
什麼是乘降時間?
我諗呢個改動都真系唔知有咩作用wor,
通常都好少見有輪倚或者真系有需要既乘客用的,而且現在市區線列車既「輪倚位」都好充足,反而東涌線列車只系得頭尾位先有,就真系唔系咁方便,同埋我又想問前九鐵線既列車又有冇呢d「輪倚位」?
乘降時間 (dwell time),係指列車停車上落客所需的時間
離題講少少...其實要減少 delay / 加班次去加 capacity,
inprove signalling system 都未必係最有效的方法,
因為以 ATC 黎睇,無論:
ATP 比架車的 MAX. TARGET SPEED 幾高,同前車幾近,
ATO 停車幾準幾乾淨俐落,ATS 追到個 TIME TABLE 幾貼都好,
可能都係慳到十幾秒,不過好似香港地鐵咁繁忙既網絡,
繁忙時間停車上落時間分分鐘要都用到成 40"-50" (ISL ADM 重開 5-6 次門先開到車),
咁 DELAY 法,HEADWAY 仲做到 2'04" 都已經好勁....
所以如果加輪椅位,有需要時比更多乘客更快上到車,快少少關門開車,整體上有多方利益
如果唔係地鐵都唔會比錢去作改動... |
|
|
|
|
原帖由 LRV1008 於 2008-5-16 07:55 發表 
乘降時間 (dwell time),係指列車停車上落客所需的時間
離題講少少...其實要減少 delay / 加班次去加 capacity,
inprove signalling system 都未必係最有效的方法,
因為以 ATC 黎睇,無論:
ATP 比架車的 MAX. TARGET SPEE ...
雖然第4, 5 卡係較中間的位置, 通常會比較繁忙, 改左部
分為輪椅位, 對部分車門/車卡的乘降時間可能有減少的幫助,
但其實對整列車黎講, 相對上就應該無乜幫助
如果真正針對乘降時間, 似乎係需要更大的改動, 包括車門數目, 關門
系統, 甚至整體車箱設計(如前九龍翻身的前後為明顯例子)...而不是
增加數個空間....(講真, 如果佢可以減到關門次數, 呢度節省的時
間都肯定仲多 la)
地鐵今次改動, 無可否認係增加左空間, 但如果要將佢 link 到解決
混亂, 載客等問題, 似乎有點言之過早...未見到會有重大改善 wor
[ 本帖最後由 3ASV196 於 2008-5-16 08:18 編輯 ] |
|
3ASV196.KE7270
|
|
|
原帖由 dogdog 於 2008-5-16 00:23 發表 
有, 輕鐵仲係最多輪椅位, 一卡車最多可以有8個輪椅位.
但係咪又係企位...
SP1900 M卡就係輪椅卡
西鐵就有2個, 係第3, 5卡, 任何方向
東鐵就有3個, 係第3, 7, 10卡, 尖東方向
馬鐵就有1個, 係第3卡, 大圍方向
烏蠅頭就唔知係唔係同SP1900一樣...
東鐵的輪椅位是在往尖東方向的第4,7,10卡,烏蠅頭與新列車位置相同。
惟往尖東方向的第4卡是H卡來的(H201,H205,H209,H213,H217,H221,H225及
H229),其他才是M卡。 |
|
|
|
|
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8-5-17 00:16 發表 
如果在車內空間方面想
咁你話加門實際, 定係刪位實際?
其實佢而家刪咁D位
係可以令車內少D死位, 減少上落車的阻力
是能夠節省到上落時間
除使重開車門次數不減也好, 最基本的乘降時間(BASE)亦已減少
至於加門, ...
而且o係實際黎講, 加門根本唔可行
唔好唔記得車站幕門..........
再加埋改門...等於拆左架車再build up 過咁..
有冇必要呢?
[ 本帖最後由 marioso 於 2008-5-17 01:53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