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新車(如:直梯車),上層的去水口經由車身傍板走到車底去水,故此車身不會有突出來的去水位。
但歐三蠆是沒有去水位,還是把去水位向下走就不知了。 |
|
|
|
|
自冷氣巴引入﹐原則上上層唔會再受雨水影響﹐上層唔會有水﹐便不需要有去水位。
(事實上﹐即使係冷氣車﹐車窗密封﹐當部車用舊左便會入水)
所以﹐城巴多數的舊車 (特別係非超低地台的車) 係沒有去水位的。
此舉﹐車身係美觀很多的﹐但同時帶來一些不便。在洗車時(內部)﹐洗地板只可用地拖﹐不能用最快的方法﹐一條大水喉處理。
所以﹐九巴一直都有去水位的。城巴後期也要加留﹐新巴也是。而亞記 e500 新車身﹐開始有用暗喉﹐便完全解決了上層去水的問題了。 |
|
|
|
|
城記o既三頭蘭, 一落大雨就好麻煩,
到果時候就好唔方便, 所以我好同意
回文 #3 所講o既.
不過, F 牌 AD 同 AL 出面冇去水口,
內籠底我睇過都冇.
另外, 城記 #205 上下層樓梯之間o既
其中三個梯級側邊各有一個去水口. |
|
獨派交通迷同政治學人
|
|
|
事實上下雨天乘客既鞋同所携帶既雨具都會將雨水
帶入上層地板。
另外如上層不幸有乘客嘔吐,沒有去水位便更難處
理。
原帖由 kei_hk 於 2008-7-29 14:48 發表 
自冷氣巴引入﹐原則上上層唔會再受雨水影響﹐上層唔會有水﹐便不需要有去水位。
(事實上﹐即使係冷氣車﹐車窗密封﹐當部車用舊左便會入水)
所以﹐城巴多數的舊車 (特別係非超低地台的車) 係沒有去水位的。
此舉﹐車身係美觀很多的 ...
[ 本帖最後由 fai 於 2008-7-29 17:49 編輯 ] |
|
[i]影像.從心[/i]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08-7-29 14:48 發表 
自冷氣巴引入﹐原則上上層唔會再受雨水影響﹐上層唔會有水﹐便不需要有去水位。
(事實上﹐即使係冷氣車﹐車窗密封﹐當部車用舊左便會入水)
所以﹐城巴多數的舊車 (特別係非超低地台的車) 係沒有去水位的。
此舉﹐車身係美觀很多的 ...
唔係咁...
小弟親身經歷過,當時坐城巴4XX,仲係未翻新o既藍地板,
當時落雨,雖然唔知有冇去水位,但可能係塞左或者根本冇o既關係,雨具同濕o既鞋搞到上層車側o既坑位成行水
如果放落地下,水位足夠蓋過半隻鞋
當加速減速時,D 水仲走來走去,坐側邊o既人個個隻腳要頂住前面張凳,唔可放落地
所以冷氣車一定有去水位o既需要,不過去水方式就正如上面所講,有D去水方式係流去車側與車內中間o既位置,再流離巴士,電車o既去水同樣都係咁做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08-7-29 14:48 發表 
自冷氣巴引入﹐原則上上層唔會再受雨水影響﹐上層唔會有水﹐便不需要有去水位。
(事實上﹐即使係冷氣車﹐車窗密封﹐當部車用舊左便會入水)
所以﹐城巴多數的舊車 (特別係非超低地台的車) 係沒有去水位的。
此舉﹐車身係美觀很多的 ...
師兄, 其實城巴既車, 包括利蘭, 富豪, 丹尼士等, 大部分上層都係設有去水位的 
城巴車輛的去水位是設於車尾尾排坐位下的欄柵中
如細心留意, 是有兩個去水位設於欄柵的底部
亦即是說, 左邊地台坑位由車頭至車尾的積水均可在左邊車尾去水位中排出
可是, 右邊地台的去水位只能疏導右邊地台樓梯往後的積水
然而, 近期城巴翻新工程中, 已在右邊車身, 樓梯前加裝去水位, 令全上層沒有積水黑點
所以積水理論上是可以全部排出的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08-7-29 02:48 PM 發表 
自冷氣巴引入﹐原則上上層唔會再受雨水影響﹐上層唔會有水﹐便不需要有去水位。hkitalk.net% P" i: t) R' ?+ w
(事實上﹐即使係冷氣車﹐車窗密封﹐當部車用舊左便會入水)
不需用舊了
當年我坐新巴新車1071@601
車頭玻璃嚴重入水令車頭右方變成水塘 |
|
|
|
|
原帖由 superay 於 2008-7-30 10:33 AM 發表 
不需用舊了
當年我坐新巴新車1071@601
車頭玻璃嚴重入水令車頭右方變成水塘
亞記 e500 車身﹐設計問題﹐新車都有此問題。 |
|
|
|
|
自己既經驗︰
宜家我有去水位既座位唔會坐。
因為試過我阿媽o係個去水位跌左個吊墜……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