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hkaiw 於 2009-6-7 17:19 發表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大約於1989年才有白底黑字的「私用牌」(應該是加上西灣河車廠及屈地街車廠地點牌時才有,但是卻保留「回廠」牌),至於「回廠」牌方面,翻看過舊相攪「回廠」牌仍然會載客,那樣當時雯東街車廠前有沒有 ...
記得在霎東街車廠前有一個站比乘客落車,樓主講的我也有印象,不知有沒有照片呢?
說起舊牌布,它黑白交叉的字樣很有懷舊的味道,唯一缺點是遠距離看不清楚到哪裡;新牌布則多了顏色,即使看不清目的地,也可憑顏色大約猜到,只是加了數字的側牌,現在還看不太習慣。。。 |
|
|
|
|
原帖由 amtrak 於 2009-6-5 13:01 發表 
應該係第一批翻新車(36, 39, 143, 159..etc) 再翻新時,其他車的日子亦陸續消失
借問這幾架車再翻新跟第一次翻新有甚麼不同呢?
小弟只記得它們的電箱殼後面有兩個正方形的通風口... |
|
|
|
|
原帖由 JHKTO 於 2009-6-10 10:12 發表 
說起舊牌布,它黑白交叉的字樣很有懷舊的味道,唯一缺點是遠距離看不清楚到哪裡;新牌布則多了顏色,即使看不清目的地,也可憑顏色大約猜到,只是加 ...
從前搭車靠認「樣」(牌布的字數和形狀),現在搭車靠認「色」。
那時候最難分辨的是地馬跑和街地屈,其餘的一眼便可看出。 |
|
19 大坑道↔筲箕灣 $4.2
|
|
|
原帖由 ccicoltd 於 2009-6-14 17:29 發表 
從前搭車靠認「樣」(牌布的字數和形狀),現在搭車靠認「色」。
那時候最難分辨的是地馬跑和街地屈,其餘的一眼便可看出。
係呀, 地馬跑和街地屈字型真係好似! 上環街市就好細隻! |
|
HKT, Volvo B10TL Wright, Gillig Phantom
|
|
|
原帖由 JHKTO 於 2009-6-14 14:10 發表 
借問這幾架車再翻新跟第一次翻新有甚麼不同呢?
小弟只記得它們的電箱殼後面有兩個正方形的通風口...
未翻新時最明顯的有車頭及車尾的鋁板及裙板(因為原本有安裝欄柵及車架頭尾的木條),另外便是左邊車身牌箱上方的玻璃窗(如前文 #143 般是楕圓形,但是 #39 及 #41 則是另類設計)。 |
|
喵...
|
|
|
原帖由 hkaiw 於 2009-6-14 23:12 發表 
未翻新時最明顯的有車頭及車尾的鋁板及裙板(因為原本有安裝欄柵及車架頭尾的木條),另外便是左邊車身牌箱上方的玻璃窗(如前文 #143 般是楕圓形,但是 #39 及 #41 則是另類設計)。 ...
這款窗是「藥丸」型的。 |
|
19 大坑道↔筲箕灣 $4.2
|
|
|
原帖由 hkaiw 於 2009-6-5 19:14 發表 
#39
114726
#143
114727
Plus: 上了九龍倉100週年全車身廣告的 #159
114728
翻看樓主貼的照片,發覺#143和#159上層車頭車窗與車頂距離較貼,和現在的不同,那麼是代表現在同樣位置的車窗小了還是車頂加高了呢?是否只有出現在第一期翻新的電車上? |
|
|
|
|
原帖由 JHKTO 於 2009-6-15 22:19 發表 
翻看樓主貼的照片,發覺#143和#159上層車頭車窗與車頂距離較貼,和現在的不同,那麼是代表現在同樣位置的車窗小了還是車頂加高了呢?是否只有出現在第一期翻新的電車上? ...
應該是,而服役初期有安裝欄柵的 #3, #12 已是正常高度(不過 #12 的電阻箱散熱孔是兩個正方形,而 #3 應該是唯一一輛有安裝欄柵,但是電阻箱散熱孔是現時款式的電車)。 |
|
喵...
|
|
|
香煙廣告也是一個經典.....當年是大批上畫的呢!!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