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oging1977 於 2009-8-31 15:53 發表 
秀茂坪起到地鐵?
輕鐵都好勉強 |
|
|
|
|
原帖由 barking 於 2009-9-1 10:21 發表 
輕鐵都好勉強
印象中中秀巴總"地底"就係斜坡
似乎要起得成呢個鐵路總站好難... |
|
|
|
|
不如將秀茂坪支線同中九龍支線合併
定線反建議如下:
秀茂坪站
位置: 秀茂坪南邨地底
服務範圍: 寶達邨,秀茂坪邨(部份),秀茂坪南邨
曉麗苑站
位置: 秀明道公園地底(秀明道及秀麗街/秀雅道之間)
服務範圍: 秀茂坪邨,順天邨,曉麗苑
順利站
位置: 順利邨道,近順利邨公園地底
服務範圍: 順安邨,順利邨,順緻苑,順利紀律部隊宿舍
坪石站(接駁觀塘線)
位置: 清水灣道,聖若瑟安老院地底
服務範圍: 坪石邨,彩虹邨,彩雲邨(一期),牛池灣村
新蒲崗站
位置: 東光道,近衙前圍邨及耀東樓地底
服務範圍: 東頭邨,新蒲崗,啟德花園
馬頭圍站(轉乘沙紅/金線)
位置: 聖母院書院地底
服務範圍: 馬頭圍邨,真善美邨
何文田站
位置: 香港公開大學地底
服務範圍: 何文田邨,何文田南邨,俊文苑,愛民邨
旺角南站(轉乘觀塘線及荃灣線)
位置: 彌敦道(山東街至豉油街一段)地底
服務範圍: 旺角(行人專用區)
大角咀站(轉乘東涌線)
位置: 櫻桃街(匯豐中心一帶)地底
服務範圍: 維港灣,柏景灣,大角咀
海麗邨站
位置: 深旺道(碧海藍天)地底
服務範圍: 海麗邨,西九四小龍
美孚站(轉乘荃灣線及西鐵線)
位置: 荔灣道(荔枝角政府合署及體育館)地底
服務範圍: 美孚新邨,華荔邨,盈輝臺一帶
唔知咁樣定線有冇大問題呢?
(先別討論車站名稱) |
|
|
|
|
我想知以上的建議在走線, 服務範圍及在整個鐵路網絡上比在下的建議有何優勝之處
彌敦道地底己有兩條地鐵支線
故閣下的旺角南站建議不可行
旺角南站亦不能轉至大角咀站 |
|
|
|
|
原帖由 athlon 於 2009-9-2 20:52 發表 
我想知以上的建議在走線, 服務範圍及在整個鐵路網絡上比在下的建議有何優勝之處
彌敦道地底己有兩條地鐵支線
故閣下的旺角南站建議不可行
旺角南站亦不能轉至大角咀站 ...
秀茂坪同四順夾埋得兩個站,會唔會太少?
(雖然小弟建議有四個可能太多)
彩雲邨個站會唔會太遠離民居?
(小弟建議都係serve咁上下彩雲人
但可以做埋坪石/牛池灣村一帶
又唔使改建現時彩虹站)
閣下建議之新蒲崗站太近工業區
民居計只有采頤花園受惠
(小弟建議之位置雖然令到采頤花園冇咗個站
但就令到東頭邨同新蒲崗舊樓一帶有港鐵站)
閣下之馬頭圍站應該唔太可以同沙紅/金線做轉乘
(小弟建議之位置可以做到)
何文田站係方便愛民/何文田邨一帶居民
可以唔使行落去第時嘅何文田站
因為要遷就何文田站,所以小弟建議嘅支線
喺旺角設站有一定難度
喺山東街至豉油街一段彌敦道(斜向朗豪坊方向)係唯一可行建議地點
小弟有一點唔太明白,閣下建議之路線都一樣必須穿過現時荃灣線/觀塘線軌道
何解穿過位置唔可以喺豉油街一帶?
(定係嗰個位有特別設施?)
其實小弟建議喺大角咀設站係希望解決奧運站前往旺角站嘅問題
雖然小巴可以做到呢個功能,但港鐵時間,班次上始終比較穩定
若果弧度太大的話,可以放棄大角咀站
小弟都知道呢個建議未必係最好
只係希望大家可以討論討論而已~ |
|
|
|
|
原帖由 JX9097 於 2009-9-2 21:54 發表 
秀茂坪同四順夾埋得兩個站,會唔會太少?
(雖然小弟建議有四個可能太多)
彩雲邨個站會唔會太遠離民居?
(小弟建議都係serve咁上下彩雲人
但可以做埋坪石/牛池灣村一帶
又唔使改建現時彩虹站)
閣下建議之新蒲崗站太 ...
彩雲邨對面將有多幢新居屋落成
彩雲站建於彩雲商場對出可服務這帶的住戶
另現有彩虹站己足夠服務牛池灣村及坪石邨
閣下的定址服務範圍與現有彩虹站重疊
在下建議的新蒲崗站
服務範圍包括采頤花園, 譽港灣, 越秀廣場至彩虹道以南一帶
以及太子道東以南有待發展的地區
能和建議的沙紅線對面月台轉乘
而建議的九龍城站的服務範圍
包括東頭邨, 美東邨及太子道以北一帶
又可和建議的啟德線對面月台轉乘
馬頭圍站方面
因我們建議的走線不一
服務範圍及策略等都不相同
故較難直接評論
我認為閣下建議的旺角南站不可行的理由是
山東街/豉油街的寬度不足以建島式月台
於是車站必須建於更深的地底
而閣下建議的定址離現有旺角站較遠
要興建更長的轉乘通道
令建造成本更高及轉乘較不便
這就是在下建議旺角站建於亞皆老街地底的原因之一
建成這條支線的其中一個重要價值
正是可大幅減輕來往旺角及大角咀的交通負荷
故不可放棄奧運站
小弟建議這條支線以美孚為終點站
就是可以和荃灣線對面月台轉乘
(或以未來鑽石山站的形式轉乘)
減輕旺角站怍為轉車站的負荷
最後
小弟建議這條線由調景嶺至美孚
是為提拱一條快速來往九龍東西的支線
透過方便的轉乘構成一個環環緊扣的鐵路網絡
相比之下, 閣下的建議似乎未由整個網絡的層面著想
[ 本帖最後由 athlon 於 2009-9-2 23:23 編輯 ] |
|
|
|
|
基本上本人覺得建議不錯,因為香港東西行的走廊不多,而且行車需時
但感覺上此線比較多彎,列車需要以低速行駛
加上如果想達至觀塘線分流的效果,就必須要放棄某些車站。
建設:
Eastbound trains:
0 min - 奧運(東涌線) - Linked with passageways
2 mins - 旺角中 (荃灣, 觀塘線, 東鐵) Link both stations with passageways
5 mins - 窩打老
8 mins - 土瓜灣(沙中線) - Cross Platform
10 mins - 啟德 (沙中線) - Cross platform
12 mins - 新蒲崗
15 mins - [新跑道用地]
17 mins - 觀塘 (觀塘線)- Off station/ linked with passageways
20 mins - 秀茂坪
如果加兜彩虹站的話會增加列車行走的難度和時間,亦未必能夠保證有充足的客量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