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s]
舊相獻給你:DL21/EG5131@83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HR9710+KU1391 於 2010-2-18 21:21 發表 
ML,DL晚年行83,84,43X,94A,110主要因路面條件行到12米,而DM晚年則主力途經薄扶林道的94;而LV主力行9,81,95;SF主力3A,15,88
各種新巴熱車當時各自主力一些客量較低的線
我當時會想,咁大ML行84,有點兒浪費,但沒有辦 ...
9,15客量算低?
另外95好像後期也全DM。
全冷后派最舊DA行走。
奇怪就是爲什麽新巴不保留1部熱蛇予高客量綫(如23,38,42等等)避免減價(好像今天的九龍1A)。 |
|
新造的人、如鷹展翅上騰。
|
|
|
原帖由 Choi 於 2010-2-18 21:28 發表 
9,15客量算低?
另外95好像後期也全DM。
全冷后派最舊DA行走。
奇怪就是爲什麽新巴不保留1部熱蛇予高客量綫(如23,38,42等等)避免減價(好像今天的九龍1A)。 ...
9,15客量不低,係路面上的限制;不過,因33XX投入服務,加上DL,ML較早退役,所以84改用SF,LV,DM;到非空調巴士退到只有DM時,43X,95也改用DM
當年DM好集中在43X,91,94,95 |
|
|
|
|
原帖由 HR9710+KU1391 於 2010-2-18 21:21 發表
我當時會想,咁大ML行84,有點兒浪費
相信每個年代出生既巴士迷都會有一套"心目中"既派車
本人 90年出世
細個見親堆 DM DL ML LM 就覺得係"做大事"既車
(專係行隧道線、2A/8 等大流水線)
到新巴接手後
堆車行埋 d 拍晒島蠅但又未執到笠既頹線
心裡硬係好唔知點咁
除左 11/12 米熱狗
LA VA DA 係 90年都係豪華既象徵
不過多得新巴無固定派車既制度
望落去堆 3A 又未至於晚景非常堪坷咁
相信 70-80 年代望著堆變身 LX/珍寶/雞鴨新車出牌既版友
到 90年代中起
望著批車由新出牌行晒隧道線/大線
到收尾幾年行埋晒 d 雞肋線/執笠線/十世都無車黎似完全唔憂做既廢線
都會有相同感受
原帖由 Choi 於 2010-2-18 21:28 發表
9,15客量算低?
另外95好像後期也全DM。
全冷后派最舊DA行走。
奇怪就是爲什麽新巴不保留1部熱蛇予高客量綫(如23,38,42等等)避免減價(好像今天的九龍1A)。 ...
9 係因為冷氣價大貴最後新巴用翻 LV
(中巴南區線冷氣價都係貴,當中以 9號途經路段同車程係最無需要用冷氣車行,每個客收多 2蚊實在唔抵)
而唔用 LV 實在無熱狗好用
就用 33xx
95 派 DM 似係同 94 未能全冷有關
LV 退晒,熱狗車就得翻 DM
既然 94 未全冷到
成堆未到期 DM 係度
梗係用黎行埋 95 啦,
派冷氣車落呢條廢 (都好多人搭但無肉食) 線
收多你每位 5毫子 (南區區內線熱 2.4 冷 2.9)
但每日上落十幾廿次 1:5 大斜路
賺埋都唔夠維修車輛損耗
制唔過
無晒冷馬時就唔同講法..
另
新城接手中巴路線
轉全冷時全部無減過價
不過城巴一開始就將冷氣價視為標準服務
價錢只比熱狗貴少少
(突然諗起 73號,96年全熱 $5.1,97起全冷再延長路線至今先收 $5.8;
俾著新/九冷馬先加 2蚊,延長到數碼港成公里長再加 1蚊咁上下,加埋新記接手後兩次申請加價,
俾新巴做 73 號而家應該收緊 8個幾 9蚊喇 ) |
|
|
|
|
新巴有一條線全冷後減過價,那是 4 號。原本以中巴的標準,4 冷氣價應等同 504 或第一代 4X 收 $6.2,結果全冷時「減價」至 $5.8,2001 年加價至 $6.1,2003 年與其他薄扶林線一起增設分段,2004 年重組改為與 M49 同價 $5,2008 年加價至 $5.3。
以上全為記憶所及,價錢有錯請指正。
[ 本帖最後由 ccicoltd 於 2010-2-18 22:26 編輯 ] |
|
19 大坑道↔筲箕灣 $4.2
|
|
|
原帖由 HR9710+KU1391 於 2010-2-18 21:21 發表 
我當時會想,咁大ML行84,有點兒浪費,但沒有辦法,隧道線較早要全冷
不知83臨摺前,班次係點?
放學時間坐過舊版 84 (杏花邨總站清客版本),用 ML 也要企位上耀東。
83 官方班次好像是 15 - 20 分鐘一班,但個人在某個來回方向均途經的路段觀察,
確是 15 - 20 分鐘有一輛車,不過是來回方向的「聯合班次」 |
|
19 大坑道↔筲箕灣 $4.2
|
|
|
原帖由 ccicoltd 於 2010-2-18 22:19 發表 
新巴有一條線全冷後減過價,那是 4 號。原本以中巴的標準,4 冷氣價應等同 504 或第一代 4X 收 $6.2,結果全冷時「減價」至 $5.8,2001 年加價至 $6.1,2003 年與其他薄扶林線一起增設分段,2004 年重組改為與 M49 同價 $5,2008 ...
個人認為不應該用504或4X來推斷中巴時代4的冷氣收費
因為504/4X都係去灣仔, 而4只到中環
而且當時根據九十年代初的運輸署文件, 504的熱狗收費係跟40, 唔係4 |
|
|
|
|
原帖由 HW8373 於 2010-2-18 22:05 發表 
相信每個年代出生既巴士迷都會有一套"心目中"既派車
本人 90年出世
細個見親堆 DM DL ML LM 就覺得係"做大事"既車
(專係行隧道線、2A/8 等大流水線)
到新巴接手後
堆車行埋 d 拍晒島蠅但又未執到笠既頹線
心裡硬 ...
相比起九巴的3N及3BL,ML及DL晚景不及九巴的3N及3BL好,3N及3BL臨退前也在本土大線,如42A,80擔當疏導乘客的重要角色.
而新巴的LA,DA,VA會出現在隧道線,感覺LA,DA,VA不算太舊
不過,在折舊的角度想,用12米的DL及ML行客量差的線,不用新車,其實係節省成本 |
|
|
|
|
|
We're part of The Go-Ahead Group
|
|
|
我還記得以前中巴甚至新巴接手後,司機都好鐘意自由發揮路線,像83這種頹線就最常見。
最常見就係筲箕灣道直行,唔入鯉景灣及西灣河碼頭(同樣情況中巴時代的85都經常出現);
另外我亦坐過狂飛站的83,停完西灣河碼頭後就直去太古城中心,就算有客按了鐘都不停中途站。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