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為甚麼宜家各專利巴士公司(如九記,城記同新記)所裝嵌巴士的地點唔係香港嵌而係內地哥邊嵌的呢? |
|
|
|
|
原帖由 D21 於 2010-4-17 11:15 AM 發表 
如題,為甚麼宜家各專利巴士公司(如九記,城記同新記)所裝嵌巴士的地點唔係香港嵌而係內地哥邊嵌的呢?
以前巴士進口量多﹐需要短時間內有新車投入服務﹐所以都在香港裝嵌。
而本地裝嵌的成本比較平﹐同時起貨速度快﹐所以九巴更在屯門有一個車身裝嵌廠。
但是近年及可見的將來﹐巴士的需求會比以前少﹐新巴士只是取替舊車。
而巴士發展也細很多﹐原因係新市鎮已經唔會再有﹐鐵路網的擴展﹐限制了發展﹐所以不會再像以前每年都要買新車去擴充車隊去擴展業務。
由於鐵路的擴展﹐連帶原有的路線都會因此而減需求﹐即係有減車的需要。令到現時買的新車﹐只是頂替部份的退役車﹐用自然的方法去縮細車隊規模。
因此﹐而家訂車都交由車廠去安排去裝車身﹐要一部完成品﹐不用自己再裝崁﹐雖然車價雖會貴一些﹐但可以免除一班在香港負責裝崁的工人。
實例﹐九巴的裝嵌廠在黃金時間﹐每一天都有不少工人開工﹐每個月都有不少新車完成並且投入服務。去到尾期﹐不少時間都是成間廠只有一,兩部車在裝嵌﹐可能成個月都無新車出牌﹐但工人又要支付人工﹐雖然可調去其他部門﹐但不是好方法。
因此﹐關閉裝嵌廠並改由車廠做好車身才運來香港﹐更合乎成本效益。
[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0-4-17 11:41 編輯 ] |
|
|
|
|
原帖由 flpboris 於 2010-4-20 07:33 PM 發表 
裝嵌廠嵌車好似是外判
都睇邊間公司同邊個年代。
我聽說中巴在尾期是外判的﹐不過負責嵌車的人﹐本身都係中巴員工 真係唔知他們係點安排。
而九巴﹐在90年代是高峰出車期﹐那時的員工是自己工的﹐同時當年都沒有什麼外判文化。去到未期﹐嵌車減少便開始CUT人及改為其他聘用條款﹐例如Part-time/合約形式﹐務求有工作要做便人返工﹐無工作做便無人返工。
城巴方面﹐除了第一次接手時大量新車﹐要租用九巴屯門裝嵌廠去嵌車(可能係leyland 等車廠去租用)﹐其餘太多數的車都是購買已完成裝嵌的車﹐自己不裝嵌。
以上都只是多年來由本討論區看回來的﹐事實與否﹐我有無記錯﹐本人絕不保證。 |
|
|
|
|
相比起以前的買車量,現在巴士公司訂車數量都計過度過,以九巴為例
從前買新車動輒一百部以上,現在都不過百部,可見對本地巴士裝嵌廠
的需求日益降低,因此在國外嵌完來港更方便和節省外判成本 |
|
知足‧就能活得幸福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0-4-20 19:52 發表 
都睇邊間公司同邊個年代。
我聽說中巴在尾期是外判的﹐不過負責嵌車的人﹐本身都係中巴員工 真係唔知他們係點安排。
而九巴﹐在90年代是高峰出車期﹐那時的員工是自己工的﹐同時當年都沒有什麼外判文化。去到未期﹐嵌 ... 九巴裝嵌車的外判工人是外判逐架車計薪, 但自己的師傅(驗車/收貨)都係月薪, 就算冇車嵌都要支薪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