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兩岸三地巴士 (B4) 廣州地鐵3,4號線即將開通
開啟左側

廣州地鐵3,4號線即將開通

[複製鏈接]
tonyng 發表於 2005-12-27 22:19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ben2004 於 2005-12-26 21:51 發表
I have travelled Line2, 3 and 4 this evening.
I don't think both of the trains have air-condition and ventilation system, it was very hot in the train. Also, the speed is very low.
The " head unit " of Line4-train and see through to the diving room ( just like the Disneyland train ) but the Line3-train can't.
Also, I found that the VVVF are the middle-two unit of the train, SIV are the two front unit of the train.
The TO in Line2-train needs to " say " the PA by themselves when they train was going to PaZhou station from WanShenWai Station.
1 more thing I want to say is ... when I was trying to record a video in the XinZao Station, a person ( you know what is she ? I don't know how to say in ENglish ) stopped me to do so ...


這兩天我都到了廣州試乘新線。

三、四號線列車的空調不足,應該不是列車本身的問題,而是車長未有正確調較列車的裝置。
尤其是三號線,信號系統基本上完全未準備好。

至於車速方面,第一天比較慢,第二天已經開快了,因為是全人手控制加減速,所以車速會
比較保守,相信要待ATO後才有改善。

四號線列車是日本川崎(三號線則是德國西門子)設計的,所以車廂可以看到駕駛室亦不出為奇。
動力車(有VVVF Inverter及Motor)方面,三號線的A卡及C卡(即頭尾兩卡)是動力車卡、
而四號線則是全抽動力車(實心車)。而SIV則與VVVF Inverter一體化,或在同一車廂。
ben2004 發表於 2005-12-30 20:0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g 於 2005-12-26 04:27 發表


其實要做平衡換乘係得, 不過佢係唔做者!但係一開始要從定線入手。
首先將公園前站斜放45度, 使兩條行車線成平衡。
接著, 修改一號線定線,
由西朗始發, 經西門口到公園前再前往海珠廣 ...


咁樣o既一條線就要過兩次珠江, 一條就唔使過, 咁樣兩條線o既工程時間差好遠
另一點o既係, 唔知你有冇發現廣州地鐵大部份路段都係起大路下面行 ? 寧願轉個大彎都唔願意離開路o既附近
點解呢 ? 因為廣州地鐵依家係有樓先有地鐵, 如果某d地方已經有建築物, 就唔可以起下面興建地鐵 ( 否則成本會大增 )
單係呢樣野已經唔可以將「將公園前站斜放45度」

原帖由 sg 於 2005-12-26 04:42 發表


但十字換乘導致人流集中在站台中部, , 即分完流再合番流, 即是無分過流。
令繁忙時間出現"塞人"情況, 換乘時還要多行1.5層"冤枉路",
對殘疾人亦十分不便, 寧願整大d 個站台好過。
仲 ...


咁你認為整大d個站台之後原本起公園前站落車o既乘客又係咪真係可以落到車 ?
小弟可以好肯定咁答你 : 唔得
相信你咁樣講都一定搭過廣州地鐵, 你落車果陣想上車o既人點上你都知道, 要咁多人起咁短時間裏面上車, 只會有兩個後果, 第一係 想落車o既人落唔到車, 第二係 想上車o既人上唔到車

你話「即分完流再合番流, 即是無分過流」
其實每一個轉乘都冇分過流, 一樣要去返同一個月台, 想真正分流可以叫佢地行返上去搭公車
sg 發表於 2006-1-5 02:1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ben2004 於 2005-12-30 20:01 發表
咁樣o既一條線就要過兩次珠江, 一條就唔使過, 咁樣兩條線o既工程時間差好遠


其實地鐵一號線芳村至黃沙的一段珠江水下隧道,
早已在1993年與珠江隧道一併建成,
只不過預留1997年6月28日才開通予地鐵一號線行走。

其實地鐵2號線都要過兩次珠江,
一係市二宮至海珠廣場, 另一個係磿碟沙至赤崗,
工程時間不會因過多一次珠江而差好遠,
因為他們的工程是全線24 小時輪班同時進行的。

原帖由 ben2004 於 2005-12-30 20:01 發表
另一點o既係, 唔知你有冇發現廣州地鐵大部份路段都係起大路下面行 ?
寧願轉個大彎都唔願意離開路o既附近


世界大部份地鐵都係在大馬路下面行, 避到地基就避呀嘛!
但係廣州好少會轉個大彎都唔願意離開路o既附近,
反之她喜歡盡量拉直定線而穿越達9至10層建築物,
好似係曉港至江南西一段更用樁基托換來讓穿越美院地基的樁柱群。



點解呢 ? 因為廣州地鐵依家係有樓先有地鐵, 如果某d地方已經有建築物, 就唔可以起下面興建地鐵 ( 否則成本會大增 )
單係呢樣野已經唔可以將「將公園前站斜放45度」[/quote]

公園前站四周民房等低層建築物都係因建地鐵而拆晒,
而家有部分重建為地鐵車務控制大樓及總部,
而對面就仲係地盤挖緊坑, 另一面係小店及地下商業街,
仲有廣州地鐵得6 卡咁短, 真係點放都ok
sg 發表於 2006-1-5 02:42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ben2004 於 2005-12-30 20:01 發表
咁你認為整大d個站台之後原本起公園前站落車o既乘客又係咪真係可以落到車 ?
小弟可以好肯定咁答你 : 唔得
相信你咁樣講都一定搭過廣州地鐵,
你落車果陣想上車o既人點上你都知道, 要咁多人起咁短時間裏面上車,
只會有兩個後果, 第一係 想落車o既人落唔到車,
第二係 想上車o既人上唔到車


mainpoint 係借平衡換乘來用短時間裏面處理大批人流,
之所以用平衡換乘, 以分散換線人流,
再加整大d個站台, 更多空間容納候車乘客。
才可在短時間裏面處理大批人流,
齋整大d個站台, 唔做平衡換乘, 就一定唔得la !


原帖由 ben2004 於 2005-12-30 20:01 發表
你話「即分完流再合番流, 即是無分過流」
其實每一個轉乘都冇分過流, 一樣要去返同一個月台,
想真正分流可以叫佢地行返上去搭公車


地鐵建造目的係短時間裏面處理大批人流,
避免城市交通擠塞, 如果叫佢地行返上去搭公交車,
似乎係倒行逆施之舉。
ben2004 發表於 2006-1-5 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g 於 2006-1-5 02:18 發表
世界大部份地鐵都係在大馬路下面行, 避到地基就避呀嘛!
但係廣州好少會轉個大彎都唔願意離開路o既附近,
反之她喜歡盡量拉直定線而穿越達9至10層建築物,
好似係曉港至江南西一段更用樁基托換來讓穿越美院地基的樁柱群。


好少 ?
真的 ?
咁廣州東站一出站就轉大彎又係咩離 ?
冇錯啊, 曉港至江南西的確係穿過地基, 但係唔知有幾多段路同 曉港至江南西 路段一樣咁, 穿越咁多地基呢 ?
而且一條隧道要穿越要遠比一個車站穿越容易, 只係車站o既體積就要比隧道大好多

mainpoint 係借平衡換乘來用短時間裏面處理大批人流,
之所以用平衡換乘, 以分散換線人流,
再加整大d個站台, 更多空間容納候車乘客。
才可在短時間裏面處理大批人流,
齋整大d個站台, 唔做平衡換乘, 就一定唔得la !


未知閣下所指o既 平衡換乘 係咪指一個方向有一個月台, 唔同方向唔會起同一個月台咁解呢 ?
不過既然情況唔許可, 咁就一定好難做到, 特別係以廣州地鐵o既起法, 咁樣屈 45 度的確有難度
sg 發表於 2006-1-6 01:5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ben2004 於 2006-1-5 19:58 發表
好少 ?
真的 ?
咁廣州東站一出站就轉大彎又係咩離 ?


呃你做乜呀 ?
好少咋!

你講一號線定三號線定火車線先 ?

一號線---因為要去体育中心站
三號線---因為要去林和西站


原帖由 ben2004 於 2006-1-5 19:58 發表
冇錯啊, 曉港至江南西的確係穿過地基,
但係唔知有幾多段路同 曉港至江南西 路段一樣咁, 穿越咁多地基呢 ?
而且一條隧道要穿越要遠比一個車站穿越容易,
只係車站o既體積就要比隧道大好多


都幾多0加!
舉下例先,
1.赤崗站上面, 前后左右面,
2.磿碟沙至新港東區段之上的華南立交橋,
3.客村站有效站台線之上的客村立交橋,
4.公紀區間上的廣州市人民政府大樓下隧道及一號線聯絡線
5.廣州火車站至越秀公園區段穿越廣州體育館及錦漢展覽中心
6.廣州火車站地鐵站站台北端穿越廣州火車站房
太多了, 無謂數了 !


原帖由 ben2004 於 2006-1-5 19:58 發表
未知閣下所指o既 平衡換乘 係咪指一個方向有一個月台, 唔同方向唔會起同一個月台咁解呢 ?
不過既然情況唔許可, 咁就一定好難做到, 特別係以廣州地鐵o既起法, 咁樣屈 45 度的確有難度


平衡換乘---即係好似香港地鐵旺角站咁起呀, KTL 對 TWL 咁呀, 好簡單咖咋!
情況有咩野唔許可?點解一定好難做到 ?
屈 45 度的有什麼難度 ? 聯絡線又做到 !


[ 本帖最後由 sg 於 2006-1-6 02:09 編輯 ]
ben2004 發表於 2006-1-6 22:34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sg 於 2006-1-6 01:58 發表
呃你做乜呀 ?
好少咋!
你講一號線定三號線定火車線先 ?

一號線---因為要去体育中心站
三號線---因為要去林和西站


照你o既道理
好簡單 ... 點解唔將廣州東站屈向兩邊 45 度, 一邊係三號線,一邊係一號線
再唔係就成個站向南, 一, 三號線出將轉好少彎就得
點解唔咁做 ? 要將廣州東站打橫 ?

都幾多0加!
舉下例先,
1.赤崗站上面, 前后左右面,
2.磿碟沙至新港東區段之上的華南立交橋,
3.客村站有效站台線之上的客村立交橋,
4.公紀區間上的廣州市人民政府大樓下隧道及一號線聯絡線
5.廣州火車站至越秀公園區段穿越廣州體育館及錦漢展覽中心
6.廣州火車站地鐵站站台北端穿越廣州火車站房
太多了, 無謂數了 !


唔好意思, 小弟o既意思係經過地基o既路段多d定係唔經o既多d ....
一條鐵路經同唔經就一定有
不過要係唔係刻意去避係有得睇o既

平衡換乘---即係好似香港地鐵旺角站咁起呀, KTL 對 TWL 咁呀, 好簡單咖咋!
情況有咩野唔許可?點解一定好難做到 ?
屈 45 度的有什麼難度 ? 聯絡線又做到 !


你唔係做果個, 有幾多難度你都唔知, 而小弟自己都唔知
唔好將一件事簡單化o左, 真係咁簡單o既話廣州地鐵就唔使兜大圈, 依家o既轉乘其實一樣好好
sg 發表於 2006-1-7 09:1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ben2004 於 2006-1-6 22:34 發表
照你o既道理
好簡單 ... 點解唔將廣州東站屈向兩邊 45 度, 一邊係三號線,一邊係一號線
再唔係就成個站向南, 一, 三號線出將轉好少彎就得
點解唔咁做 ? 要將廣州東站打橫 ?


其實廣州東站係1992/1993年畫則起果陣,
已經預左有地鐵一號線站台及地鐵站廳係火車站大堂下面,
而地鐵一號線站台及地鐵站廳係廣州東站負一及負二層其中一個小部分,

廣州東站地面及負一層平面圖


廣州東站切面側視圖
<img src="http://i18.photobucket.com/albums/b110/sgzulu/dongzhanisometric.jpg" alt="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廣州東站切面圖


而東站的選址主要係就返原有火車線及天河新發展區,
所以地鐵一號線要就返東站位置, 拐大彎才出到去。

而三號線的廣州東地鐵站上面有地鐵一號線和廣州火車東站,
為了使一號線和火車站列車的安全運作,三號線的站台只好採用深埋設計,
(三號線的站台的埋深近40米,因而扶梯較斜,故&#25442;乘通道亦較長)。

即是話design 廣州東站時, 三號線定線仲未規劃好,
故未能作出遠期預留, 如今要&#25442;乘乘客上了地鐵站廳才能再換線,
實屬不便。

不過我唔係話廣州東站design , 選址唔好,
其實我本人認為佢的design及選址還比本港紅磡火車站仲好,
因為廣州東站design 多種公交系統集於一身,
實現到地鐵及火車一體化換乘, 有助解決城巿交通擠塞問題。
而其選址亦方便火車行走及位於天河中軸線之上使市民容易找到車站。

PS:
而廣州東站建築師郭怡昌先生於廣州東站1996年火車站啟用不久後便英年早逝,
實屬可惜, 而廣州東站亦是他其中最後作品之一。


[ 本帖最後由 sg 於 2006-1-7 13:34 編輯 ]
sg 發表於 2006-1-7 10:0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ben2004 於 2006-1-6 22:34 發表
唔好意思, 小弟o既意思係經過地基o既路段多d定係唔經o既多d ....
一條鐵路經同唔經就一定有
不過要係唔係刻意去避係有得睇o既


避唔會無, 小小一定有, 不過唔會好似你話兜個大彎去避囉 !

原帖由 ben2004 於 2006-1-6 22:34 發表
你唔係做果個, 有幾多難度你都唔知, 而小弟自己都唔知
唔好將一件事簡單化o左, 真係咁簡單o既話廣州地鐵就唔使兜大圈, 依家o既轉乘其實一樣好好


有Report 睇咖嘛, 工程有咩難度佢會講晒出來嘛,
換乘站設計最好簡單直接,
依家係公園前一日到黑都好多人去錯站台,
因為佢circulation 設計出左問題, 要兜冤枉路,
廣州地鐵定線就唔係兜大圈, 反而換線就真係兜大圈la!

好簡單 ,
我問下你呀, 係旺角,太子,荔景,油塘,調景嶺行過對面轉車方便d ,
定係公園前,客村,萬勝圍,体育西,深圳地鐵的會展中心站, (魚則)魚涌落幾層換線方便d 呀 ?
唔使簡單複雜化之!


[ 本帖最後由 sg 於 2006-1-7 10:23 編輯 ]
煒鑫扮師奶  已經俾人拉
ben2004 發表於 2006-1-7 14:40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sg 於 2006-1-7 09:19 發表


其實廣州東站係1992/1993年畫則起果陣,
已經預左有地鐵一號線站台及地鐵站廳係火車站大堂下面,
而地鐵一號線站台及地鐵站廳係廣州東站負一及負二層其中一個小部分,

廣州東站地面及負一層平面圖
...


先多謝閣下貼o既咁多幅圖
照你咁睇
如果一號線兜大彎o既原因要就返東站o既設計, 好簡單講, 呢個設計就係唔好 ...
兜大彎始終對行車同列車本身冇好處 ( 小弟唔敢話有好大o既安全問題 )

三號線o既位真係好差
由站廳去到月台要行好遠, 小弟試過因為果幾條長電梯壞o左而要行上大堂, 結果成段路行o左 10 分鐘
另外如果小弟冇睇錯三號線o既月台位係同一號線平行, 但係都有一段距離

至今廣州東站仍然未完成呢個設計

原帖由 sg 於 2006-1-7 10:04 發表
有Report 睇咖嘛, 工程有咩難度佢會講晒出來嘛,
換乘站設計最好簡單直接,
依家係公園前一日到黑都好多人去錯站台,
因為佢circulation 設計出左問題, 要兜冤枉路,
廣州地鐵定線就唔係兜大圈, 反而換線就真係兜大圈la!

好簡單 ,
我問下你呀, 係旺角,太子,荔景,油塘,調景嶺行過對面轉車方便d ,
定係公園前,客村,萬勝圍,体育西,深圳地鐵的會展中心站, (魚則)魚涌落幾層換線方便d 呀 ?
唔使簡單複雜化之!


你要小弟咁講就梗係香港果d方便好多添啦 ...
小弟就冇睇佢個 report, 但係轉乘o既方法總好過得兩個月台, 出入站同轉乘都起同一個地方
依家o既轉乘亦都唔見得行好多冤枉路, 一出車門, 上/落兩條樓梯就到
正係因為兩條定線 四邊方向 都有唔少人搭
所以用香港o既轉乘模式就會變得好麻煩
例如好似荔景咁, 如果你要由東涌線往香港方向轉去荃灣線往荃灣方向, 一定會被 公園前站 o既轉乘方式更麻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2 2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