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路線單雙層車混合派車,對乘客的意義在於哪裏?
[複製鏈接]
|
(1A) 乘客要睇運氣,好運會等到下班係雙層會有位坐,唔好運等到單層就要企
(1B) 乘客要睇運氣,好運會等到下班係雙層可以上到車,唔好運遇到單層滿載就要再等下一班
(2) 單層車的班次(距離上一班車)會較密,雙層車班次會較疏(如同一時段,單層車於上班車5分鐘後開;雙層車於上一班車10分鐘後開)
(3) 會將單層車固定安排於該路線全日平均客量最少的字軌,減少單層車遇正繁忙時間的人潮
(4) 受路面影響,班次一定不平均,單雙層與每班車乘客數量的關係只會是一個或然率,單雙混合派車純粹為滿足總客量需要
(5) 純粹空調與非空調的服務要求
(6) 其他.....
究竟單雙層混合派車的路線背後的意義是以上哪樣??? |
|
|
|
|
我的理想是3(會將單層車固定安排於該路線全日平均客量最少的字軌,減少單層車遇正繁忙時間的人潮),
現時的運作上雙層及單層是分開輪字軌的,不過現實上未必是3,會有很多因素影響。
[ 本帖最後由 pcckw 於 2010-7-17 00:03 編輯 ] |
|
|
|
|
我o既理想係 (2) "單層車的班次(距離上一班車)會較密,雙層車班次會較疏(如同一時段,單層車於上班車5分鐘後開;雙層車於上一班車10分鐘後開)"
其實可以參考下輕鐵, 唔知佢地單雙卡同班次/客量高峰有冇配合好? |
|
|
|
|
原帖由 leochill 於 2010-7-17 10:27 發表 
我o既理想係 (2) "單層車的班次(距離上一班車)會較密,雙層車班次會較疏(如同一時段,單層車於上班車5分鐘後開;雙層車於上一班車10分鐘後開)"
其實可以參考下輕鐵, 唔知佢地單雙卡同班次/客量高峰有冇配合好? ...
輕鐵單雙卡派車唔少都係亂黎
我覺得係 (3) , 減少浪費資源 , 派 D 大車去比 D 更有需要既線 |
|
|
|
|
例如新巴796B/694、城巴690/25A非繁換車
我覺得係客量太過懸殊。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如果是
(3) 會將單層車固定安排於該路線全日平均客量最少的字軌,減少單層車遇正繁忙時間的人潮
又引起其他問題......
(a) 一架全日車由開工到收工十幾個鐘,經歷上下午繁忙時間,真的有一/多個固定字軌明顯地平均少人搭嗎(已經唔好計少一半人搭)
(b) 繁忙時間人潮理論上應該是又少漸漸多再漸漸少,如果以上是成立的,單雙層派車應是一批連續單層班次,然後一批連續雙層班次,再一批單層班次......但現在單雙層混合派車似是平均安插,梅花間竹的。
(c) 在計算全程行車時間、司機休息時間、班次等因素,某些路線,結果會是不合理的。如273B有幾架雙層及一架單層,但全程行車時間只有20分鐘。我諗Peak Hour應該唔止半粒鐘掛?架單層點都會撞正人潮,最終只會出現(1A) 及(1B)情況。相反,某D班次疏落長途線會相對合理,如74A。
實際運作時,好像通常是令乘客無位坐,甚至上唔到車,令乘客印象欠佳。 |
|
|
|
|
原帖由 kay 於 17-7-2010 11:41 發表 
例如城巴690/25A非繁換車
我覺得係客量太過懸殊。
690 非繁可以慳隧道費 ; 25A 咁啱放學時間架 Man 要頂閘 , 互惠互利  |
|
|
|
|
原帖由 ccchhhuuunnn 於 2010-7-17 13:31 發表 
(c) 在計算全程行車時間、司機休息時間、班次等因素,某些路線,結果會是不合理的。如273B有幾架雙層及一架單層,但全程行車時間只有20分鐘。我諗Peak Hour應該唔止半粒鐘掛?架單層點都會撞正人潮,最終只會出現(1A) 及(1B)情況。相反,某D班次疏落長途線會相對合理,如74A。
74A應該純粹屬於樓主提及的第4個情況
(4) 受路面影響,班次一定不平均,單雙層與每班車乘客數量的關係只會是一個或然率,單雙混合派車純粹為滿足總客量需要
24都應該屬於第4個情況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