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睇完港台一個節目非常心酸,就係<<鏗鏘集>>,今集係講國內學生在香港學習,心酸~係因為政府的政策,大佛好想讀大學,但礙於錢的問題,借錢都未必有得讀!但係大陸學生只要成績合格,又俾到每年6-8萬,係有1,300個學位預留俾佢哋;反觀香港學生,讀IVE、副學士,半個學位都冇預留,只有part-time課程可以俾你申請,作為香港年青一代,對香港制度完全失望,對自己將來更是不感想象!
其實大佛每日都諗讀書定做嘢好,對自己下一步點行真係睇唔清,記得幾年前去美國交流,每一個人,只要佢肯入學,就有書讀,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對將來有明確的抱負,而在香港的我,只知如何去賺錢交學費,讀書為考試,完全冇深入研究學問,因為除了上堂,時間就用來賺錢交學費,政府成日都話香港係「知識型經濟」,其實跟本係「經濟型知識」,有錢有知識,冇錢乜都唔識,教育面前,窮人冇份~
其實大佛唔係鼓吹香港優越論,係希望政府對香港非主流學生公平少少,亦希望可以看清自己明天的路。
而大佛相信今日嘅心酸係繼續,政策亦不會改變,因為大佛就係生活在香港的一個小伙子,一個活在非主流教育下的小伙子~~ |
|
|
|
|
閣下的文章非常有趣
首先,
某地方連基礎教育都未攪好,
就去集中發展什麼"218"大學
相比香港,
真係唔知邊個係攪緊精英教育
原帖由 CPY 於 2006-1-9 10:35 發表
香港奉行精英教育,不能和內地比較。請弄清楚,副學位銜接問題
不是香港教育制度失敗的主要原因。
只可以說教育問題主要與錢有關,港台是官方傳媒,不能編輯自主,
故此不容許直諱批評政府教育政策。
您知道香港教育問題的真正成因嗎?
官方傳媒就不能編輯自主,
真係有趣 :#:-zzz
原帖由 CPY 於 2006-1-9 10:35 發表
讀書是否只為考試,完全視乎您的態度,您有沒有拿出誠意主動學習呢?
即使忙碌工作為賺錢,亦可以考試有好成績,問題是您能夠脫塵世間的種種誘惑嗎?
小心地幹,讀書同時工作賺錢交學費是可以兩全其美的。
sub-degree 畢業生升上partime degree,
普遍每星期返學三晚, 為期大約係3.5至4 年
整個課程大約需要2100*60= $120,000
一個打工仔,在星期一至六,
每天工作閒閒地10小時.(0900-1900)
唔洗ot,仲有時間去上堂已經好彩
唔知CPY君讀到咩程度,
可以從容地講出上述一段說話
原帖由 CPY 於 2006-1-9 10:35 發表
不要問國家可以為您幹甚麼,要問自己可以為國家幹甚麼,路是人走出來的。
不如取消九年免費教育好唔好?

文章唔係
長篇大論= 有point

[ 本帖最後由 hksf 於 2006-1-9 14:37 編輯 ] |
|
|
|
|
原帖由 CPY 於 2006-1-9 15:47 發表
請恕本人無禮,您憑甚麼理由說明普通打工仔一星期工作十小時?會有OT?
又上課的時間一定會和上班的時間有衝突嗎?
憑乜野?
好簡單0者,
得閒上勞工處度望下d job,
你就知個工時係點... |
|
Beautiful Fighters
|
|
|
原帖由 CPY 於 2006-1-9 15:47 發表
請恕本人無禮,您憑甚麼理由說明普通打工仔一星期工作十小時?會有OT?
又上課的時間一定會和上班的時間有衝突嗎?
「2100*60= $120,000」這個數字是虛構出來嚇人的數字嗎?
您自己都懂得說:普通打工仔。閣下明顯犯下「以全概偏」的醜習處理事情。
無錯,都市人生活的確繁重,抽時間讀書的確有困難,但這個情況不足以證明
沒有香港人願意撥出時間進修。
請提出具體數字和理由說明所謂的無時間上堂的原因。
由於有關問題與討論內容無關,故本人不會提及任何個人學歷和經驗。
理大
城大
其中兩間有part time degree o既大學,
詳細學費要幾多,自己click入去睇睇
而$120,000 已經係保守估計,
當中仲未包括學習材料o既費用
就咁計$120,000除4 ,
平均每年o既學費已經要$30,000
一個sub-degree (包括HD,AD)畢業生,
月薪大約$8000, 年薪大約$100,000
扣除$30,000學費,日常支出,仲有幾多剩呢?
如果讀SUB-DEGREE時申請o左loan,
尤其係NLS, 條數又計息.
直情係滾雪球效應, 條數愈來愈大
part-time degree 一星期返三晚,
或者返星期六
加埋最少9小時
再加埋工作時間,
仲有幾多時間可以溫書呢? |
|
|
|
|
我覺得香港教育最失敗的地方就是精英制,精英制得來還要是太單一方面,缺乏多元化,兼且有時間限制而不是按自己能力、時間。例如一年一級,升不到就是留級,再不然就是停學。
留級亦不見得有多大用處,因為自己能力亦有可能和留級時的課程一樣!
高等教育的門口太細,以致學生諷狂地迫入門口,我想信現時會考有16分以上水準(考一般常考的科目),都有讀大學的能力
這樣迫法,令部份大學學科易讀過預科,這樣讀法,亦令不少學生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健康,更有些讀到自殺,這是不健康的。 |
|
|
|
|
原帖由 神職人員 於 2006-1-9 19:19 發表
只好嘆一句,教育面前,窮人冇份~
請恕不能完全認同樓主上述見解.以本地高等教育為例,面對每年數以萬計學費,最苦的可不是最窮一群學生,因為他們有政府助學金(grant)作保護,學費全免之餘,還有生活/學科津貼.稍為省吃儉用,根本無須申請貸款;畢業之時,極有機會分毫不欠.
真正備受財政壓力的,反而係一班僅被摒於安全網外,家中經濟亦非理想之學生.為了應付學費等支出,不少人惟有向政府申請貸款(loan),留待日後攤還.
[ 本帖最後由 chrisappear 於 2006-1-9 21:56 編輯 ] |
|
|
|
|
原帖由 chrisappear 於 2006-1-9 21:50 發表
請恕不能完全認同樓主上述見解.以本地高等教育為例,面對每年數以萬計學費,最苦的可不是最窮一群學生,因為他們有政府助學金(grant)作保護,學費全免之餘,還有生活/學科津貼.稍為省吃儉用,根本無須申請貸款;畢業之 ...
明白,我就係屋企多咗$500資產而完全冇grant!
而我說「窮人冇份」係因為就算有grant,full grant的人亦未必負擔到高昂的大學生活費;借loan亦要還,要生活,要養家...更要面對政府外判loan予私人機構,有不斷加服務費及息口之危,所以借又死唔借又死~
如果因為錢而享受唔到大學生活,實在可惜!
而大學生活包括學習風氣,會堂文化,學生活動等,從而得以全人發展,活動除了時閒亦要金錢,敢問一日時間扣除工作、讀書、作息、交通還餘下多少?一份part-time人工、扣除學費、學習支出、交通、一日三餐又餘下多少可以投入校園活動?
所以昂貴並非指金錢,還有時間~
而我這個發表,並不是作文比賽,又不是批評甚麼甚麼,只係一個在非主流教育學習中的學生有感而發,分享一下~
[ 本帖最後由 神職人員 於 2006-1-9 23:31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