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日(2011-1-11)明報報導
屯門市廣場2010年全年營業額達76億元
而內地客佔當中約10億元
請參閱: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110/4/m5r3.html
事實勝於雄辯
內地客消費額佔總數的約13.2%
足以證明屯門市廣場的絕大部份消費者
都是本地人
而其中又以新界西居民為主
希望大家不要再看輕新界西居民的消費力
不要再說屯門市廣場靠大陸客
亦不要再質疑屯門區商場upgrade的動機
因為有商機才會upgrade
[ 本帖最後由 ferrypier 於 2011-1-11 23:18 編輯 ] |
|
|
|
|
屯門市廣場都算好
至少肯公佈全年營業額
但另一個係新界東既新城市廣場自06年翻新後一直都冇公佈過全年營業額
只係提及過人流、營業額/消費/租金增長百分比 (每年都係around 5-10%到)
相反新地其他大商場e.g. wtc more, apm及8大商場就有提及營業額
當中apm2010年上半年營業額達12.8億元至13.6億元
[ 本帖最後由 AL_71 於 2011-1-11 23:41 編輯 ] |
|
|
|
|
我諗屯門市廣場肯公佈營業額既其中一個主因
係條數真係靚
應該都唔會有太多場可以做到屯市咁高既營業額
奧海城+黃金海岸+藍灣廣場 三個場加埋2010全年營業額都只係26億(根據大公報報導)
新界區就更加唔洗講
不講唔同公司唔同做法
信和一向都會公佈
新地就一時時
新城市廣場能成為全亞洲最高人流商場
營業額應該都係全港數一數二掛... |
|
|
|
|
小弟有個想法...
內地客佔當中約10億元 13.2% 可能只係入面D商品唔係太多合大陸人口味,如果再引入多D高消費品大陸客的消費將會更上一層樓?
P.S. 信和只有屯市同荃新天地多人行吧, 奧海城同中港城位置不入流, 藍灣簡直係痴線... |
|
|
|
|
個人覺得屯門市廣場在大賺的時候
是時候著手去更換一些老化嚴重的商場設施了
例如場內的扶手電梯(雖不至於恐怖,但以一般商場來計係唔合格,成日壞,新裝的除外) |
|
|
|
|
D地磚都好失禮... |
|
|
|
|
原帖由 cowbman 於 2011-1-12 09:33 發表 
P.S. 信和只有屯市同荃新天地多人行吧, 奧海城同中港城位置不入流, 藍灣簡直係痴線...
奧海城的人流不算少,不過只集中在第二期,尤其是有不少由某大電視台舉辦的活動是在奧海城第二期舉行;中港城及藍灣半島主要是平日附近上班的人士前往商場午膳為主,中港城則還有往中港碼頭的乘客,以及酒店的旅客,至於藍灣半島除了「午膳客」外便是柴灣一帶的居民。 |
|
喵...
|
|
|
奧海的確搞得幾好可惜位置先天不足
中港城日頭係唔錯,不過夜晚好靜架...
藍灣仲慘,全日都靜, 柴灣人不如去新翠...
D人成日都話某D地產商搞商場好好好,我就覺得位置決定左9成.你地睇下亂到無政府狀態既葵涌廣場同隔離既新地既新都會各有千秋... |
|
|
|
|
原帖由 cowbman 於 2011-1-12 15:43 發表 
奧海的確搞得幾好可惜位置先天不足
中港城日頭係唔錯,不過夜晚好靜架...
藍灣仲慘,全日都靜, 柴灣人不如去新翠...
D人成日都話某D地產商搞商場好好好,我就覺得位置決定左9成.你地睇下亂到無政府狀態既葵涌廣場同隔 ...
其實位置好都唔代表可以搞得好商場
好似藍田匯景廣場,位置都好理想 (港鐵上蓋+下面有巴士站+多個中產屋苑)
但因為業權分散冇管理 (店舖面積細既情況下),令到中高檔店唔想係果度開店
另一例子係iSQUARE
港鐵有出口直達,更是北京道與彌敦道交界
但商場設計欠佳+欠搞商場經驗下
果度除左食肆及戲院叫做多人流外
其他店舖都好靜下
雖然The ONE 冇港鐵出口直達
但憑名人效應 (有唔少社交界名人都係The ONE 開店+TVB既宣傳下)
The ONE人流反而係比K11+isquare多好多 |
|
|
|
|
部份同意啦=) THE ONE的確比I SQUAD好, 但事實上THE ONE都只係旺食肆而已, 平時非食飯時間好靜的
K11明顯位置上已經輸左...
匯景係一個悲劇... 我估應該同該區人口有關
藍田去買野不如座一個站去觀塘. 荃灣 同葵青(以前青衣冇野行的)
有足夠人口去SUPPORT一個有各行各業的奇怪商場. 另一個例子係天水圍新北江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