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 12 米車,為何當年 3N 與 3BL 下層中段設立企位,但空調的 3AV 設有企位,3AD 則沒有?而 11米車也是,首批 S3BL 與 S3N 下層近落車門設置企位,但空調的 AV 有企位,AD 則沒有,是否丹尼士巨龍與眾不同? |
|
|
|
|
原帖由 PC2625 於 2011-9-29 15:13 發表 
同樣是 12 米車,為何當年 3N 與 3BL 下層中段設立企位,但空調的 3AV 設有企位,3AD 則沒有?而 11米車也是,首批 S3BL 與 S3N 下層近落車門設置企位,但空調的 AV 有企位,AD 則沒有,是否丹尼士巨龍與眾不同? ... 以前有人講過, 冷氣槽問題
巨龍同埋3+2果堆AV/3AV都係冷氣槽/組件係果度, 整企位應該會頂頭 |
|
|
|
|
龍係行側2邊冷氣糟,同樣原因AL雖然行中糟也因中塘行擺左個蒸發器而不設水塘,早期連扶手都無.....其實後期都好似有D無.... |
|
|
|
|
一來冷氣槽擺位問題
二來龍車車底高, 冇左條冷氣槽, 下層車廂高度都係冇咁高, 變相容易 D 頂頭 |
|
|
|
|
其實除左龍車加唔到企位呢個原因外
我覺得同唔加企位既AV/3AV載客量低有關,我記得大約係120/130左右,但3AD有134,城巴批5XX有137人,所以將AV同3AV加企位去增加載客量 |
|
|
|
|
原帖由 GR614 於 2011-9-29 18:14 發表 
其實除左龍車加唔到企位呢個原因外
我覺得同唔加企位既AV/3AV載客量低有關,我記得大約係120/130左右,但3AD有134,城巴批5XX有137人,所以將AV同3AV加企位去增加載客量 ...
AD同AV / 9xx / 90xx 比, 都係119同124, 9xx / 90xx 冇改添
M11 DA 同 D10A VA 比, 只都係 121同 125, VA 多一個因為導航位有 6 個位
城巴 D10A 豪同 2+2 AV / 3AV 未改前都係一樣擺位, 但前者都有 124(11m) 同 135(12m), 唔見得後者未改之前少幾多
同你講既似乎有幾大分別啵
[ 本帖最後由 bnr34 於 2011-9-29 18:26 編輯 ] |
|
|
|
|
原帖由 bnr34 於 2011-9-29 18:23 發表 
AD同AV / 9xx / 90xx 比, 都係119同124, 9xx / 90xx 冇改添
M11 DA 同 D10A VA 比, 只都係 121同 125, VA 多一個因為導航位有 6 個位
城巴 D10A 豪同 2+2 AV / 3AV 未改前都係一樣擺位, 但前者都有 124(11m) 同 135 ...
企位數字純屬人均體重除開而己
老實講,2軸新車都有幾可企咁多.....又有D大水塘車企位數唔多又有幾可企得少
以前有D爬山用車甚至減企位來換專利除外的長度車重限制,又有幾多人跟呢.... |
|
|
|
|
有時候,
我真係唔明點解AV左邊(門位)都要整水塘位,
果度咪又係最多企兩個人,
咁整兩個座位仲好啦! |
|
|
|
|
原帖由 dennis-ying 於 2011-10-1 12:07 發表 
有時候,
我真係唔明點解AV左邊(門位)都要整水塘位,
果度咪又係最多企兩個人,
咁整兩個座位仲好啦!
冇o左個位,感覺上乘客會企入 D,唔會企到塞晒係門口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