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士巴利道與廣東道交界建造迴轉處工程 - 反對書
[複製鏈接]
|
之前係尖碼寫左反對書簽左名,今日收到路政署記黎既電郵,內容如下:
-------------------------------------------------------------------------------------------
敬啟者:
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第370 章)
梳士巴利道與廣東道交界建造迴轉處工程
第 號反對書
本署收到由運輸及房屋局轉交你對上述刋於政府憲報公告2011 年第
號的工程建議的反對書。就你所提出的各項反對意見,我們回覆如下:
政府原有的計劃是將尖沙咀碼頭對開的海濱地段發展成為一個露天
廣場,為本地居民和旅客提供作消閒用途的休憩空間。原有項目工程包括在
廣場旁邊興建可容納多個巴士站及一個的士站的新迴轉處,以便現時使用尖
沙咀碼頭巴士總站的大部份巴士綫,將來可繼續返回天星碼頭,方便市民使
用巴士服務和轉乘天星小輪。新迴轉處工程於2009 年6 月刋憲,我們考慮過
刋憲期間收集到的意見後,修訂工程建議,並於2010 年10 月就修訂方案刋
憲。於上述工程修訂方案刋憲期間,我們進一步收到公眾的意見。在考慮過
有關意見後,我們決定重新構思露天廣場計劃的方向,並於2011 年9 月9 日
就有關道路工程最新的修訂方案刋憲(即現時憲報公告第5862號建議的工程)。
於最新的修訂方案中,我們建議採用新的設計概念,就是將露天廣場
的設計融合活化天星碼頭的項目,令整個碼頭及對開的露天廣場成為一個旅
遊匯點和新地標。旅遊匯點建成後,將會把附近的旅遊景點和設施連接,增
加行人流量,進一步刺激尖沙咀一帶的經濟活動,使香港整體經濟受惠。
在新的修訂方案下,我們現建議擴大擬建的迴轉處,成為新的公共運
輸交匯處,使現時使用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的全部巴士綫,將來可繼續返回
天星碼頭,方便使用巴士服務和轉乘天星小輪的乘客。這樣既可保留該地段
作為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功能,亦可改善碼頭前的步行環境,使該地段的設計
及發展用途更能互相協調。
至於交通運輸方面,根據最新的修訂計劃,巴士乘客從新公共運輸交
匯處往來天星碼頭平均只需較現時多步行約一至兩分鐘。除巴士落客站及星
光行外幾個站位外,各個巴士站位將設有上蓋,以免乘客(特別是老弱傷殘)
受日曬雨淋,而星光行外的站位亦有大廈簷篷可供類似用途。新設計的巴士
站上落客位數量,可完全滿足現時在該總站原有巴士綫的運作。同時,巴士
站在文化中心對出的入口處行車路闊度足夠,最窄的地方也至少有10.5 米
闊。即使在已有巴士靠站的情況下,行車路仍有足夠剩餘闊度讓另外兩架巴
士並排通過,不會帶來巴士「排隊」靠站擠塞的問題。另外,新方案中的的
士站長約80 米,可容許約16 輛的士等候,其容量不小於現有的士站,而附
近亦會提供多一個的士落客點。因此,在新方案下,梳士巴利道將不會出現
交通擠塞的情況。此外,的士站設在右邊路旁並非罕見,本港一些繁忙地區
亦有類似安排,情況就如一般車輛司機上落車一樣。再者,新公共運輸交匯
處的士站旁的行車路面寬闊,在該種安排下,乘客上落車的風險不高。
待項目有一個具體的設計建議方案後,我們會諮詢古物諮詢委員會
(古諮會),如古諮會就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的歷史價值作出評估,我們會尊
重古諮會的意見。
本署已登記你的反對書編號為第 號反對書。請你在日後有關上
述工程的來信中,註明你的反對書編號,以便跟進。
我們希望你能因應上述建議,考慮無條件撤回你就上述道路工程提出
的反對。如你同意撤回有關反對或欲提供進一步意見,請填妥隨函夾附之回
條,於2011 年12 月14 日或之前寄回或傳真至本署。如本署於上述日期或之
前沒有收到你的回覆,我們將視作你仍然維持反對上述道路工程。
若你不同意無條件撤回就上述道路工程提出的反對,你與本署之間的
所有往來信件及電郵連同附件,將會根據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第
370 章)第11 條的程序呈交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以供考慮。
------------------------------------------------------------------------------------------------
唔知有冇其他板友收到呢?
歡迎繼續討論 |
|
|
|
|
我是自己打反對書的,暫時未收到回應。
我提出的內容與尖碼之聲有分別,若當局的回應是一樣的話,就實在太無心。
「如本署於上述日期或之前沒有收到你的回覆,我們將視作你仍然維持反對上述道路工程。」
這好辦了。 |
|
|
|
|
我都是自己打反對書的, 內容也是和尖碼之星的標準反對書有別, 也未收到回覆  |
|
下一站係西營盤
|
|
|
請大家繼續回覆反對,謝謝支持! 露天廣場工程不但不必要地浪費公帑, 更會嚴重影響附近車流!
政府的回信實在可笑 -
- 另外,新方案中的的站長約80 米,可容許約16 輛的士等候,其容量不小於現有的士站
(唔好玩啦, 依家個的士站閒閒地擺到20-30架的士)
-巴士乘客從新公共運輸交匯處往來天星碼頭平均只需較現時多步行約一至兩分鐘。除巴士落客站及星光行外幾個站位外,各個巴士站位將設有上蓋,以免乘客(特別是老弱傷殘)受日曬雨淋,而星光行外的站位亦有大廈簷篷可供類似用途。
(平均...即是有人唔止行2分鐘, 而巴士站有上蓋, 行去碼頭的路卻沒有, 有咩用?)
-待項目有一個具體的設計建議方案後,我們會諮詢古物諮詢委員會(古諮會),如古諮會就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的歷史價值作出評估,我們會尊重古諮會的意見。
(尊重? UNESCO都將得尖碼巴士總站列入FORUM討論範圍, 還不夠證明? 古諮會? 俾左2年幾3年佢, 做過甚麼?) |
|
L. Chan - 我們堅持才有希望!
|
|
|
我也有收到這封信
不過不回覆=持續反對,我就把信放在那邊暫時不管他了 |
|
|
|
|
原帖由 antonytam 於 2011-12-4 01:49 發表 
我也有收到這封信
不過不回覆=持續反對,我就把信放在那邊暫時不管他了
我會建議各位花幾分鐘, 打篇回覆表明繼續反對, 亦不同意政府的意見。
以政府無恥既往績, 佢絕對有可能係「反對」一項中,
再細分一組「反對, 但沒說明意見」。 |
|
|
|
|
原帖由 leslie 於 2011/12/2 15:18 發表 
-巴士乘客從新公共運輸交匯處往來天星碼頭平均只需較現時多步行約一至兩分鐘。除巴士落客站及星光行外幾個站位外,各個巴士站位將設有上蓋,以免乘客(特別是老弱傷殘)受日曬雨淋,而星光行外的站位亦有大廈簷篷可供類似用途。
(平均...即是有人唔止行2分鐘, 而巴士站有上蓋, 行去碼頭的路卻沒有, 有咩用?)
你這個反對理由和回應十分危險, 如果政府說他會在所有巴士站和連接碼頭的行人路都加上蓋, 不就是解決了, 巴士站也可以照拆照改, 斷估你不是想這樣吧?
另外我又想問下, 以下新聞稿中:
http://ourbusterminal.org/archive/20111108.htm
提及: "... 特區政府轄下運輸及房屋局自2009年先後三次就尖沙咀露天廣場計劃以道路工程名義刊憲,單計先前兩次刊憲過程已先後有近20000多名市民表達對反對遷拆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的強烈意願 ..."
那 "近 20000 多名市民" 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而且, 又 "近" 又 "多" 即係點, 那代表少過二萬但接近二萬, 還是多過二萬?
今次透過貴組織遞交的反對書, 是否就是逾 7100 封? 成績還算不錯。多謝你們的努力。
PS: 我已收到政府的回覆, 有部份是標準答案, 有部份是按我的反對理由來回覆的。我將回覆保留反對意見, 不加補充。 |
|
下一站係西營盤
|
|
|
原帖由 syp 於 2011-12-5 19:13 發表 
你這個反對理由和回應十分危險, 如果政府說他會在所有巴士站和連接碼頭的行人路都加上蓋, 不就是解決了, 巴士站也可以照拆照改, 斷估你不是想這樣吧?
另外我又想問下, 以下新聞稿中:
http://ourbusterminal.org/ ...
一D都唔危險,那類是不可能加上蓋的,是消防通道 |
|
L. Chan - 我們堅持才有希望!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