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早期雙層巴士車門安排
開啟左側

早期雙層巴士車門安排

[複製鏈接]
PB602 發表於 2012-3-28 23: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dvertisement



呢個問題真係要請教一下資深板友,早幾日睇完D1板板友貼九巴AEC大水牛模型相,諗起早期九巴雙層巴士採用[尾樓梯、闊前門、闊後門]設計,而中巴就採用[前樓梯、闊前門、窄中門]設計。

喺售票員年代,由於車門由售票員把守,所以唔會出現車門太後司機難以觀察嘅問題。九巴嘅設計,似乎比中巴款式更能將乘客平均分散喺整個下層。

但到六十年代尾,當時九巴尚未計劃實行一人售票或一人控制,但九巴引入丹拿E及F時,有咩原因令佢要就改用中巴設計呢?

一人售票後,傳統雙層巴士實施單向人流控制,前門上車後門落車,乘客上車後要經過售票處買飛,然後去車尾或上層坐低,整個行程都維持往車尾單一方向,非常暢順。但丹拿E及F要由中門上車前門落車,售票處設喺兩個車門中間,如果乘客買飛後想番去車尾坐,之後到前門落車,咁就要行多次轉換方向,繁忙時間買咗飛同未買飛嘅乘客堆埋一齊,人流方向衝突。到一人控制時,雖然改為前上後落,但由於前門闊後門窄,落車速度慢,增加停站時間。

闊前門、窄後門完全唔適合一人售票或一人控制,但咩原因令九巴當年要改用呢個設計呢?

評分

參與人數 1aPower +1 收起 理由
gurubb + 1 引起好的意見

查看全部評分

hkaiw 發表於 2012-3-30 14:00 | 顯示全部樓層
這樣就要由 Dailmer A型說起了,Dailmer A型及B型是跟回英國設計(德國的 Benz 第一款雙層巴士亦是仿傚英國設計),即是樓梯及上下車均在車尾,後來的 Dailmer B型、C型、D型及 AEC Regent V 型均跟回樓梯安裝在車尾,而尾門亦安裝在車尾的設計,因此到了1970年代引入一人控制後,Dailmer C型、D型及 AEC Regent V 型除了把車門改為在近車頭及中間外,樓梯亦由車尾改在車身中間,而有部份 Dailmer A型及B型曾經重建車身及更換為6LX引擎,把樓梯安裝在中間,前車門則在頭軸後方、後車門則在中間(兩門之間只相隔一隻車窗)。

而九巴引入 Dailmer E型及F型時,應該是因為當時考慮到將來會引入一人控制,加上中巴當時購入的雙層巴士是改用樓梯及上下車門均安裝在接近車門的位置,故這批巴士便仿效中巴的LW般設有雙摺前門、單摺中門。

至於中巴最先引入的是 Dennis Lotine III 型巴士,這款巴士其實真正身份是 Bristol Lodekka,這款巴士的設計與倫敦引入的巴士設計完全不同,樓梯及上下車門均安裝在接近車頭的位置,差不多設計還有 Southdown 引入的 Leyland PD3型巴士,其後中巴引入的 Guy Arab 5 型巴士亦與 Dennis Lotine III 型巴士一樣是樓梯及上下車門均安裝在接近車門的位置(LW設有雙摺前門、單摺中門,而M則只有一個雙摺前門),因此當1970年代引入一人控制後,便不用改裝車身設計下容易地轉換,其中LW及LX是封閉中門,後來更索性拆走及補回車窗及座椅,即像後來改裝為訓練巴士的 T8 - T11 般;不過中巴於1970年向 Southdown 公司購入的 Guy Arab 4 型二手巴士,由於該批是採用樓梯及車門均安裝在車尾,故服役初期仍然設有售票員,直至後來加裝前門為止。

[ 本帖最後由 hkaiw 於 2012-3-30 20:52 編輯 ]
喵...
leeallen 發表於 2012-3-30 15:4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hkaiw 於 2012-3-30 14:00 發表
...樓梯及上下車門均安裝在接近車門的位置 ...


即係點?
ATENU1132 (UH 4001) @ 619
hkaiw 發表於 2012-3-30 20:47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leeallen 於 2012-3-30 15:47 發表
即係點?

不好意思,已更正。
喵...
ME19andG316 發表於 2012-3-31 00:39 | 顯示全部樓層
最早期既吾確定, 好似前後門都可以上落,
到一人售票時, (三橫黃), 肯定前門上車, 中/後門落車
當時所有轉左一人售票既巴士都有起前門寫/貼有好大隻既'上",及起中/後門寫有好大隻既"落".
king 發表於 2012-3-31 16:55 | 顯示全部樓層
除咗政府嘅政策之外, XHT (海底隧道) 1972年通車亦都有關係.
一定要統一咗上過海巴士嘅排隊方法... 唔通九巴就中門上車,
中巴就前門上車咩. 架架車都係上黃下紅, 點知邊架係九巴, 邊架係中巴?
hkaiw 發表於 2012-3-31 19:06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ME19andG316 於 2012-3-31 00:39 發表
最早期既吾確定, 好似前後門都可以上落,
到一人售票時, (三橫黃), 肯定前門上車, 中/後門落車
當時所有轉左一人售票既巴士都有起前門寫/貼有好大隻既'上",及起中/後門寫有好大隻既"落". ...

翻看舊相,五、六十年代的九巴雙門巴士都是兩個車門均可以上車及下車,但是 Daimler E 型及 Daimler F 型則是前門下車、中門上車。
喵...
LNChickenRice 發表於 2012-4-1 19:5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6# 的帖子

中巴轉藍戰士look之時,小弟都仲未出世
不過...可以勉強由以前0既巴士相當中
搵到一d線索...

(1) 腰線
九巴先會有0既Feature
位置下層窗口位對下...
中巴方面-無此腰線,唔需要搵啦

(2) 車頭路線牌
先講中巴
通常係 獨立路線牌 + 獨立目的地牌 0既形式顯示
即係好似咁
[觀塘] [101] (注意:已簡化, [ ]代表牌箱框,下同)
而且,除0左呢種通常組合之外...
仲有好似XA(亞特蘭大 PDR 1/1  SP)咁...
3個牌箱用晒(有幅103 0既大頭相為證...唔信就Search & Watch 一下)
九巴呢:
一條腸走天下
[觀塘 101],講完

(3) 字體
中巴「上、落」兩字用0既係楷書體、紅/藍底白字
九巴就相反:忌廉黃底紅(落)/綠(上)字、字體比中巴體更「四正」化
一拍埋去就分得出...

(4) 車頭0既Logo (如果有的話...)
通常只有中巴公司0既Logo晌後置引擎巴士0既車頭出現
九巴方面,見到0既除0左廠徽之外...見唔到九巴公司 Logo 0既?
(後來雞車、鴨車0既散熱板位...CMB字樣晌沙板0既右上角出現...
九巴係無呢樣Gimmick 0野0架~)
另外,車隊編號0既位置亦都有唔同
中巴就係(由你望過去車頭作準)左邊近司機位
九巴就多數晌牌箱對上0既地方...
(追加一句:轉0左色之後都維持0既Feature)

當然,當日九巴學中巴0既一人控制模式
放棄倫敦巴0既固有後上、後/中/前落0既方式
都係正常不過 (可以慳到最多3位賣飛先生...經濟誘因令九巴改變嘛...)

另外,中巴變成各位回憶中0既「藍戰士」
都係拜過海巴所賜...(點解係中巴呢?要問當年0既運輸署先知囉...)

[ 本帖最後由 LNChickenRice 於 2012-4-1 20:13 編輯 ]
嶺南雞飯老矣 尚能飯否??
LNChickenRice 發表於 2012-4-1 20:5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 的帖子

唔好意思
基於問題內容唔同,小弟分開回文比較好...

小弟以下0既故仔只係聽返來0既傳說
加埋對中巴營運史0既研究,隨便歸納出0黎0既講法
所以,各位版友,歡迎補充內容...

中巴當年率先使用一人控制模式
而於旗下0既佳牌巴士,由UF型到亞拉伯5型各大、中、小尺碼
都係前門+無中門(LS/S/M)/中門(LW/LX)/後門(UF、二手MW)設計
[例外0既單門單層、長龍0既中門+後門設計...就由於Re-build0既事情
而歸入上面0既亞拉伯5型同論...]
「前門上車、中/後門落車」0既習慣一早已經晌港島養成0左
所以,港島人「行錯門口上錯車」0既情況...可以先擺開一邊唔講

問題出晌以下0既兩班人身上:
(1) 九龍來0既陌生客
非常簡單: 九巴當日仲未完全「一人控制」化
而中巴就已經上車時「請投幣」,無人賣飛
結果就係: 習慣中門上車0既九龍人,一坐船去到港島
就行0左去中門上車...
(結果就係:被司機誤認為坐「霸王車」...麻煩了)
[後來批UF好似因為咁...就封0左後門
各位,上、落都係前門...無機會話巴士公司「唔俾人買飛」啦...]

(2)逃票先生
情形同陌生客0既情況一樣,不過肯定佢地係坐霸王車
方法就係趁中門/後門仲開門之際,一個飛身衝上車
避開前門0既錢箱、司機對眼...
(嘩,公然逃避巴士車資呀...)
當年無CCTV呢樣0野,要捉佢地真係搔盡「顏老頭」(笑)

所以:
中巴0既LW/LX前門係4扇闊門
本來係2扇上、2扇落 0既設計 (係呀,上層用前梯+前門落車呀
下層先會用到中門0既2扇窄門落車)
而九巴學0左中巴0既設計去裝長(E)、短(F)牛一族
本來目的都係想學中巴0既人流處理方式
去解決落車時間拖太久0既問題...

不過,中巴實際上0既操作經驗得知
要打擊逃票霸王,必先從巴士0既車門落手...
[中巴方面:聞說有部份LX封0左中門,前門後兩扇落車門前加裝閘機
只可以落,不准上車...正好用盡4扇車門,左上右落]
而九巴0既窄門政策呢...(好似捉錯用神...先抱歉)
上車0既乘客走去中門買飛...一條龍過排隊
想搭霸王巴士,要問埋排隊0既各位乘客先啦...
落車上層行前兩扇門、下層就後兩扇門[前梯設計本來就係想如此分流...]
不過,一人控制之後,連「牛族」都係前上後落之時
前門較後0既兩扇車門係封死0左0架...
正好同中巴0既同門「左上右落」道理一樣...
為0既正係唔俾逃票先生有機可乘

不過,當全港人都知道前上後落之時
呢個本來完美0既「前4後2」設計
就開始由雞、鴨、寶採用0既「前2後4」設計取代
(原因之一可能同司機位可以對準前門
司機可以望住各位乘客投幣上車有關...)

[ 本帖最後由 LNChickenRice 於 2012-4-1 21:13 編輯 ]
嶺南雞飯老矣 尚能飯否??
ricky619 發表於 2012-4-1 21:13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我發覺有些理論同我理解的有點出入, 我又分享一下先...

首先, 60年代中巴的「前闊中窄」車門設計, 我不覺得是為了
一人售票或一人控制, 據Mike Davis的中巴書內說明,
中間的窄門只是輔助給下層乘客上落, 樓梯在車頭, 大部份乘客
都是在前門上落. 而60年代的九巴則用最前和最後的車門.

中巴好早期已經開始改用一人控制, 加錢箱在車門旁,
這時中巴要把前門的一半封閉, 明顯這個闊前門並不是為了
一人控制而設計.

Daimler E,F的設計也不見得是為了將來的一人控制 (甚至還未
有這概念). Daimler E,F 一開始是用「一人售票」, 售票員在
中門的前方, 樓梯在車頭, 乘客上車後可以先在車尾坐坐,
這可以加快乘客上車的速度, 不用擠在車頭等買票 (售票員是
要監察車門有否乘客未買票就下車, 所以一定是坐在車門旁).
這個設計和中巴初初設計的目的不同. 只要經過中門往車頭
走就一定買了票, 不會有未買/買了票的乘客堆埋一齊.

到最後的一人控制, 九巴和中巴也不惜把巴士改裝成為
窄前門, 闊中門, 因為只有這個設計才適合一人控制,
不能說Daimler E,F的設計和一人控制有關. 不過Daimler E,F
勉強也可以改成一人控制, 所以之後仍保留著「前闊中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5 03: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