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oraemonpaul 於 2012-3-31 09:21 發表 
深井橋竟然仲未開始動工興建新橋面(相比起青龍頭橋新橋面早已完工,現在只是中央分隔石壆和路面的行車線仲仍然是在臨時位置仍未修正到正式位置),而德福橋的新橋面的新防撞欄臨去到汀九橋橋底之前竟然向內縮至只可容納3條 ...
幾年前重建工程正式定案時
都已經講左唔會擴闊做四線行車
只係要重建路面、將行車線闊度提昇至現有快速公路標準,及在可行的情況下,興建長 3.65 米長的路肩
[ 本帖最後由 kks 於 2012-3-31 10:26 編輯 ] |
|
|
|
|
原帖由 doraemonpaul 於 2012-3-31 09:21 發表 
深井橋竟然仲未開始動工興建新橋面(相比起青龍頭橋新橋面早已完工,現在只是中央分隔石壆和路面的行車線仲仍然是在臨時位置仍未修正到正式位置),而德福橋的新橋面的新防撞欄臨去到汀九橋橋底之前竟然向內縮至只可容納3條 ... 呀大佬,除非你用左第三隻眼睇野姐.
深井條橋你有樣你睇,成個位根本起唔到雙程來回4線.
加上佢果一小段唔變4線,係咪會令你死先,好似人地得罪左你成家咁o既
除左深井,浪琴軒對出一小段,一樣改唔到來回4線.
[ 本帖最後由 阿Dee 於 2012-3-31 12:08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kks 於 2012-3-31 10:21 AM 發表 
幾年前重建工程正式定案時
都已經講左唔會擴闊做四線行車
只係要重建路面、將行車線闊度提昇至現有快速公路標準,及在可行的情況下,興建長 3.65 米長的路肩 ...
闊3.65m定長3.65公里呀? |
|
38 逸東循環線 Yat Tung Circular
|
|
|
原帖由 ryanlee09 於 2012-3-31 13:31 發表 
闊3.65m定長3.65公里呀?
闊 3.65米,
佢應該一時手快打錯姐 ~
PS.
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主要的工程項目包括:
重建荃灣與三聖墟之間一段長約13.4公里的屯門公路地面路段,以及重鋪構築物上長約2.1公里的路面;
改善屯門公路的道路設計,使其盡可能符合現時快速公路的標準,包括擴闊行車道、設置3.65米闊的路肩、改善視線、斜度、路面曲度及彎面傾斜度等;
修改公路構築物,包括高架路、行車橋、箱型暗渠、高架橋下通道、行人天橋、隧道、拆卸及重新興建行人天橋;
改善路旁斜坡及提升交通管制監察系統;
興建隔音屏障、半密閉式隔音罩、及進行環境美化、環境保護、渠務、道路照明、水務及輔助交通設備。
ref: http://www.tmr.com.hk/catalog/index.php?language=tc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其實不單是深井橋,青山公路大㰖段近大㰖交匯處的橋底一段的屯門公路亦應該不能擴闊至每邊有四條行車線,除非把那條行車天橋拆卸重建吧。 |
|
喵...
|
|
|
其實在最終調整行車線的階段,究竟路政署想劃每條行車線有多闊?
就以深井橋至青龍頭橋之間的路段最近調整後的新行車線的闊度為例,這種闊度究竟已經是與在最終調整行車線的階段的行車線的闊度一樣,還是仍未夠闊?
因為我只怕到時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明明論該路面的闊度可以劃到4條行車線甚至可能更多行車線都得,但是路政署有心玩嘢,在最終調整行車線的階段劃番3條行車線就算數,剩下部分路面闊度不使用。從深井橋直到現在都仲未開始動工興建新橋面(甚至可能深井橋事實上並無打算擴闊)和德福橋的新橋面的新防撞欄故意整成這樣的位置為例子,就已經可能暴露出路政署有心玩嘢這個端倪。到時可能會惹起香港人以例如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是大白象工程和浪費公帑等理由批評路政署。
別忘記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配合深港西部通道的落成而產生的額外交通流量。相信不用很高智慧的人都知道,增加行車線的數目才是真正對改善交通流量有實質效果而不是例如增加行車線的闊度、改善視線、斜度、路面曲度及彎面傾斜度等。 |
|
|
|
|
原帖由 hkaiw 於 2012-3-31 21:33 發表 
其實不單是深井橋,青山公路大㰖段近大㰖交匯處的橋底一段的屯門公路亦應該不能擴闊至每邊有四條行車線,除非把那條行車天橋拆卸重建吧。
其實這個位置是可以勉強容納到每邊有4條行車線,只不過是冇位設置路肩罷了,不過就要削去附近的斜坡作配合。
君不見在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尚未開始時,往荃灣方向的橋底空間尚未取盡,而往屯門方向由附近的入口引入的行車線尚未收去。睇返google map的街景圖就可以知道(因為google map的街景圖還是使用2009年4月的資料)。
不過這兩個斜坡的上方確實有設施阻礙,分別是康輝路和青山公路大欖段。
而事實上附近的青山公路大欖段亦興建新的路面,估計應該是打算把附近的青山公路大欖段稍為外移,騰出空間擴闊這段屯門公路。 |
|
|
|
|
原帖由 doraemonpaul 於 2012-4-1 06:27 發表 
其實在最終調整行車線的階段,究竟路政署想劃每條行車線有多闊?
就以深井橋至青龍頭橋之間的路段最近調整後的新行車線的闊度為例,這種闊度究竟已經是與在最終調整行車線的階段的行車線的闊度一樣,還是仍未夠闊?
因為我只怕到時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明明論該路面的闊度可以劃到4條行車線甚至可能更多行車線都得,但是路政署有心玩嘢,在最終調整行車線的階段劃番3條行車線就算數,剩下部分路面闊度不使用。從深井橋直到現在都仲未開始動工興建新橋面(甚至可能深井橋事實上並無打算擴闊)和德福橋的新橋面的新防撞欄故意整成這樣的位置為例子,就已經可能暴露出路政署有心玩嘢這個端倪。到時可能會惹起香港人以例如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是大白象工程和浪費公帑等理由批評路政署。
別忘記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配合深港西部通道的落成而產生的額外交通流量。相信不用很高智慧的人都知道,增加行車線的數目才是真正對改善交通流量有實質效果而不是例如增加行車線的闊度、改善視線、斜度、路面曲度及彎面傾斜度等。
議事論事的回答:
一、可行情況下 3.65 米闊
二、最近調整的行車線闊度不可作準,只是方便維持同一方向三線行車,整完就開咁解。
工程完結後都係只有三線加路肩。
三、路政署冇講有心玩嘢,早在當年傾擴闊方案,最初已清楚講到三線和四線的分別,最終
都係因為收地及公共設施改道問題而行「可行的情況下三線加路肩」方案 (詳情請自己
睇立法會文件及路政署網頁)。深井橋要擴闊,請問你知唔知要收多幾多地?德福橋唔整
足四線,你知唔知係因為最前面有汀九橋的引路樁柱問題?三線加路肩未必係問題,
因為屯公之所以以前經常塞車,係因為冇地方俾故障車輛停車,所以一有車死火就可以
塞到暈,有路肩已經好好多。唔係屯公經常有意外,議員都唔會主動叫政府加快審視工程啦!提升安全系數同減少日後維修成本都叫大白象?
四、俾你起到第四條線,我相信都係一樣,如果唔同時改善實際公路上既駕車環境,
條路起到幾闊都冇用。我唔知你有冇渣過車,渣過又經過屯公的話,你就唔會咁講。
[ 本帖最後由 WR309 於 2012-4-1 10:25 編輯 ] |
|
|
|
|
原帖由 doraemonpaul 於 2012-3-31 09:21 發表 
究竟屯門公路是否真的全面擴闊?如果到時全面完工後屯門公路三聖墟段至荃灣段仍然都是部分4線行車和部分3線行車的話,那麼路政署豈不是欺騙了所有屯門人?
工程上馬個陣, 一早講明就係三線加路肩架啦, 請問欺騙了誰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十年功勞遍佈B典,而家積極開拓路典!!!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