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報告]
[飛行報告]9.6.2012 FV122 莫斯科DME-聖彼得堡
[複製鏈接]
|
其實摩登些的俄製機(Tu-204,Tu-214,Tu-334,IL96)係咪冇甘危險了 |
|
|
|
|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2-6-21 14:06 發表 
飛機的確係由生產商設有cycle/hours limit,我會認為
「只要適當保養,理論上係可以繼續用落去」一說只係岩一半。
例如747的上限係20,000 cycles / 100,000 hours,過左呢個cycle limit
就必須要進行非常昂貴的全面檢查( ...
應該咁講啦,小弟呢句係從機體結構、機械呢兩個飛行安全最基本的要素而言。
如果考慮埋其他因素,例如財政、航空公司的取態、其他法規等,唔同國家地區又有唔同差異,真係有排都講唔完。
如美國航空公司keep住20年以上機齡的飛機,小弟相信接近零的ownership cost會係其中一個,但非決定性的因素。
反而相關機種改裝後的整體成本效益,包括整個剩餘壽命的燃油、維修、訓練開支等係更重要的考慮。
老實講,航空公司keep得架機咁多年,ownership cost就算唔係零都會好低,但不見得所有機種都會被保留。
正路地諗,航空公司決定一款機的去留,點都會做個詳細life cycle cost analysis分析不同可行方案,包括乜都唔做,改裝/大修以及換新機。
一般黎講,只要有番合理的壽命,營運效益較佳的方案在life cycle cost analysis比較中往往會勝出。
相反ownership cost的影響相對細得多。
其中一款20年機齡都繼續翻新的,相信係近年大量加裝winglet的757。
雖然A320, 737NG可以更有效益地取代757的大部份任務(主要係trans-con)。
令757失去大部份市場價值,進而令波音決定停產。
但由於本身757的營運效益未算太差,更重要的是,對於稍長途的大西洋線、中南美洲線等,現時仍未有合適的代替品:
A320, 737NG從客貨量以至續航力都力有不埭,767, 787, 332又太大架,至於體積相若的Tu204...唔好提啦。
機齡相若的737 Classic,大部份己被737NG取代。可見ownership cost的影響力唔係真係咁顯著。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2-6-21 14:06 發表 
論耐用性,最襟用的不外乎係Douglas的產品,
DC-9系列可以去到100,000 cycles / 100,000 hours,
而家美國Delta Air Lines都仲有十幾隻機齡介乎32-37年機齡的D95飛緊。
好老實,如果係DC-9同俄製客機俾我揀來坐,我會毫不猶豫揀DC-9
只係近年追求fuel efficiency,無咁多over-engineering,要飛機盡量輕磅,
可見將來應該都唔會再有Douglas呢d真正的鋼鐵……
其實,所謂的over-engineering唔多唔少在cycles度反映佐出黎,從網上不同的資料顯示,737都係60,000(classic)至75,000(NG) cycles。
小弟手上沒確實數據,但由材料特性推算,由75,000做到100,000cycles,以同樣的物料計,後者可承受的強度要減大約5-7%。
換而言之結構重量要相應增加。
以兩大飛機製造商,同期制造的同級機計,例如A320 neo同B737 MAX計,運作表現都只係幾個百分比之差。有乜辦法唔練到盡。
另一方面,唔係話唔應該用重D料造得堅固一D,但講真100,000cycles又真係誇張佐D。
假設每日起降9次(諗下點樣先做到每日飛9次?),未扣除定期做的ABCD Check同維修,可以連續飛30年有多。
一來就算機體頂得順,用得咁多年,唔好計新機可以慳到幾多油,維修費升幅都唔野少。
仲有,整到咁襟用,航空公司可能要隔二,三十年,甚至更耐先至幫襯買新機,飛機製造商點維到皮喎。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12-6-24 03:25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風吹過 堅守這個
|
|
|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2-6-21 14:06 發表 
論耐用性,最襟用的不外乎係Douglas的產品,
DC-9系列可以去到100,000 cycles / 100,000 hours,
而家美國Delta Air Lines都仲有十幾隻機齡介乎32-37年機齡的D95飛緊。
好老實,如果係DC-9同俄製客機俾我揀來坐,我會毫不猶豫揀DC-9
只係近年追求fuel efficiency,無咁多over-engineering,要飛機盡量輕磅,
可見將來應該都唔會再有Douglas呢d真正的鋼鐵……
我重記得 MD-90 個複雜又不失結實的機門. 道門對我來說就好似防核裝甲門的結實 XD
太 over engineering 所以被 Boeing 食了...
不過有時MD設計有點奇怪, 例如近cockpit 機身位有塊凸出天線好近前機門, 橋車一不小心就大件事. 另外(B7為例) 機中間近緊急出口有個單丁位再加上機尾 pantry 3人家庭單排,實屬良品... |
|
StarFlyer燃燒的流星般劃過世界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