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仔除左內裝粗糙同開車果下chok過諸葛林峰之外, 其實執完都算舒服.冷氣夠凍.
至少度門已算係M仔K仔之上更有效率.
連我咁反大陸嘅人都比佢pass.
*我相信龜仔比過唔少壓力比大陸. 至少我見近日投入服務果批C仔,貼紙款式都換左更似mtr自家款,
局漆板上面d字都由噴上去換左做貼上去.
呢d小地方都改左,應該連其他大少少的問題都有執過. |
|
拆樓捉貓隊之珠寶成色鑒定員.
|
|
|
回復 11# 的帖子
至少觀塘綫落C車,冇好似K車咁時快時慢搞到班次亂晒。
作為觀塘綫常客,我唔介意佢放晒C車落觀塘綫,推多幾抽M車過(西)港島綫。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2-8-2 23:04 編輯 ]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2-8-2 22:53 發表 
至少觀塘綫落C車,冇好似K車咁時快時慢搞到班次亂晒。
作為觀塘綫常客,我唔介意佢放晒C車落觀塘綫,推多幾抽M車過(西)港島綫。
如果係咁
可以調緊批第1代老M車過藍線,車頭編號如下:
A105、A107、123、135、137、161、169
順便藍線同紅線「交換禮物」,紅線主力2A代,藍線主力1+2B代
如果綠線可以做到清一色2C/3代M車+國產列車就較佳 |
|
.........
|
|
|
原帖由 請勿下車 於 2012-8-3 17:36 發表 
咦唔係全部窗都有緊急通風窗仔wor...?
不嬲C-Train多用途空間嗰格都係冇Ventilation |
|
|
|
|
C車最近的行車的確有所改善
但部分列車膠邊位仍然是有點手...
btw,有時覺得怪怪地
早前搭過曼谷BTS果堆投入了一年多的北車
整體手工質素卻好過港鐵岩岩啟用的果堆北車 |
|
|
|
|
原帖由 cn2661_2d32 於 2012-8-2 21:02 發表 
C仔除左內裝粗糙同開車果下chok過諸葛林峰之外, 其實執完都算舒服.冷氣夠凍.
至少度門已算係M仔K仔之上更有效率.
連我咁反大陸嘅人都比佢pass.
*我相信龜仔比過唔少壓力比大陸. 至少我見近日投入服務果批C仔,貼紙 ...
局漆板上面d字一直都係貼上去
只係之前冇透明底
其他貼紙則由大陸印刷貼紙換回 MTR 自家有編號及字型正確的貼紙 |
|
|
|
|
原帖由 48x 於 2012-8-3 20:33 發表 
不嬲C-Train多用途空間嗰格都係冇Ventilation
第一批C-Train原裝係跟2010-11年間既港島線列車咁係3-6卡整兩個大水塘連半座位,個兩個位置就真係冇通風窗啦。不過之後改返做現有2-7卡一個水塘不連半座位規格,所以第2同第7卡既水塘位係有通風窗既,反而3-6卡既三座位就依然冇通風窗
但未知第二批C-Train會否就此作出修正。而根據維基,第二批車數量暫時仍比較含糊,因港鐵指會有4列,但長客則稱會有7列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