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鐵服務差劣就係人都知,其中一樣代表作,就係班次穩定度「媲美」巴士,可以先要等六分鐘或以上,跟著「拖卡」連黎兩班(或相反),又或者對面月台黎到第二、甚至第三班,呢邊至黎一班....
唔知點解,上繁時馬鞍山線都有類似情況(其它時段個人少搭,唔清楚),佢仲要係主流人潮方向(往大圍)明顯比較疏,十次有七至八次都係往烏溪沙先有車,兩班往烏溪沙至一班往大圍亦好常見,更壞既情況,係兩班往烏溪沙,往大圍就一直冇車,跟著第三班往烏溪沙、同一班往大圍同時進入月台(往大圍列車內的沙甸魚情況可想而知)。
綜合所見,上繁時馬鞍山線往大圍班次,如果係剛送車尾的話,通常有以下幾款,PIDS顯示:
************************
第一款
大圍1分
大圍4分
「1分」足2分幾3分後....
大圍
大圍1分
但可見路軌範圍內唔見有車
再幾十秒後,終見往大圍列車進入月台
************************
第二款
大圍2分
大圍5分
「2分」足3分幾4分後....
大圍
大圍2分
但可見路軌範圍內唔見有車
再幾十秒後,終見往大圍列車進入月台
*************************
第三款
大圍3分
大圍5分
「3分」足4分幾5分後....
大圍1分
大圍1分
又「1分」足1分幾至2分後....
大圍
大圍1分
但可見路軌範圍內唔見有車
再幾十秒後,終見大圍車進入月台
*************************
以第一款最常見,第三款為最壞情況
真係唔明,東鐵班次亂,可以話行車款式太多太複雜:北邊兩個距離不一總站、多款短棍、經唔經馬場......,有時又有蝗通車(但事實係,即使非賽馬日非繁時,冇馬場車冇短棍,又冇蝗通車駛經時,班次混亂情況亦好常見)....
但馬鞍山線無以上因素,全部只係簡單的大圍< >烏溪沙,同地鐵老三線無異,而且仲係用同西鐵一樣既訊號系統,但點解西鐵同地鐵老三線都可以做到比較穩定(即使西鐵通常係穩定地疏),唯獨馬鞍山線就咁「那西」?
仲有個PIDS又係,馬鞍山線個PIDS,簡直仲衰過東鐵,至少東鐵唔會出現以下呢D令人啼笑皆非既情況
紅磡 1分
紅磡 1分
又或者
紅磡
紅磡 1分
(但可見路軌範圍內唔見有車)
明明訊號系統同西鐵一樣,更加係新過西鐵,點解西鐵唔只班次穩定,連個PIDS都準咁多?真係唔知2018年,西馬鐵打通成「東西線/屯烏線」時,會係乜野景像....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西鐵班次穩定
今日最大笑話
p.s.係唔係有人撳左掣 |
|
|
|
|
樓主呢個問題我都諗過
烏溪沙方向感覺真係密D...
我估有冇機會係因為烏溪沙要用交叉渡線
所以出入站都有要等既機會
反而大圍只用一條渡線, 只要渡線無車就可以開入去
上客月台無車又可以開番出去, 相對架車可以係月台慢慢等開車, 唔會阻到後車, 導致塞車問題的出現 |
|
|
|
|
在下日常在烏溪沙站等車, 眼見馬鐵發車間隔相當平均, 亦唔會有類似東鐵的塞車情況播.
我想問樓主是在哪個站得出上述觀察呢?
如果係車公廟站就無得好講啦, 烏溪沙方向來講去到車公廟才第一個站, 反之大圍方向係繁忙方向兼且到車公廟都差不多尾站,
相比之下實係烏溪沙方向穩定 D 架喎... 
就算總站照足表定時間開車, 由烏溪沙出到尾站途車或者彈多次門, 載多 D 客, 出到去都變成不平均啦.
[ 本帖最後由 JC3987 於 2013-3-20 22:52 編輯 ] |
|
|
|
|
觀塘線係穩定, 不過係穩定地垃圾
觀塘線呢邊打住1分鐘, 對面荃灣線打住5分鐘, 點知荃灣線仲早過觀塘線到站
又或者係調景嶺方向打住2分鐘, 油麻地方向打住4分鐘, 但油麻地架車永世都早過調景嶺架車埋站 |
|
|
|
|
十分認同樓主講法,而且情況好像愈來愈嚴重。
近來上繁在馬鞍山站往大圍方向,
經常出現一係等幾分鐘都冇車、一係拖卡連續來。
如果架車同前車隔左好耐,
架車去到大水坑就爆晒,
第一城/沙田圍有很多人上不到,
不過通常下一班好快就到,
班次極不平均。 |
|
|
|
|
原帖由 mckhgc 於 2013-3-19 13:19 發表 
仲有個PIDS又係,馬鞍山線個PIDS,簡直仲衰過東鐵,至少東鐵唔會出現以下呢D令人啼笑皆非既情況
紅磡 1分
紅磡 1分
下...... 呢個情況見過N次
不過馬鞍山線早繁班次真係有改進嘅地方, 朝朝喺沙田圍等車朝朝個班次都唔同
好多時D人見到下班唔係1分鐘而係4分鐘就更加夾硬迫上車, 因為唔知下班會幾時到..... |
|
|
|
|
原帖由 ASV50 於 2013-3-20 11:56 AM 發表 
樓主呢個問題我都諗過
烏溪沙方向感覺真係密D...
我估有冇機會係因為烏溪沙要用交叉渡線
所以出入站都有要等既機會
反而大圍只用一條渡線, 只要渡線無車就可以開入去
上客月台無車又可以開番出去, 相對架車可以係 ...
荃灣線(中環站)﹐港島線(柴灣站)﹐觀塘線(油麻地站)都係用交叉渡線﹐但這3條線又唔覺有什麼班次問題。
未有東隧年代﹐觀塘線2邊總站都係用交叉渡線的。
所以﹐用交叉渡線並非一個主要因素。
交叉渡線係會有你提及的問題﹐但只需調節總站停車時間(即時間表做得好)﹐前後站的車速/停站時間(即追時間)﹐很快便可回覆正常班次。
馬鐵情況我唔熟﹐主因會唔會係車站上落時間長﹐要多次彈門才可開車﹐列車有所延誤﹐令到後車追到﹐做成班次不穩。
而總站的時間表又做得唔係太好﹐令到有車入站時﹐又有車要出車(交叉出入站)﹐沒有安排先出車後入站﹐令到開出的車有所延誤。
如果先安排先出車後入站﹐後入站的車只需縮短停站時間(跟回時間表夠鐘開車)﹐便可處理班次不穩問題。
西鐵紅磡站有先天問題﹐交叉渡線近尖東站﹐令到尖東隧道儲唔到車做緩衝﹐做成班次不穩。最初通紅磡問題更大﹐其後改善了安排﹐2號月台開出去尖東方向可以停在隧道內等另一方向列車過渡線﹐才令班次穩定有所提升。 |
|
|
|
|
原帖由 JC3987 於 2013-3-20 22:48 發表 
在下日常在烏溪沙站等車, 眼見馬鐵發車間隔相當平均, 亦唔會有類似東鐵的塞車情況播.
我想問樓主是在哪個站得出上述觀察呢?
如果係車公廟站就無得好講啦, 烏溪沙方向來講去到車公廟才第一個站, 反之大圍方向係繁忙 ...
對,我正是在車公廟站觀察得以上情況,講下早兩日見到既情況
1.去到月台,兩邊方向都剛剛走車,一望下個PIDS,嘩,心裡先係撞車後講既第一個字,跟著除左粗口橫飛,都好難有第二樣
大圍 3分
大圍 5分
2.約2分幾3分後:往烏溪沙有車,往大圍就....
3.又約2分幾3分後:兩邊同時有車,好彩都叫逼到上往大圍車
4.往大圍途中,一抽往烏溪沙車擦身而過
5.到達大圍,見4號月台又一抽車,要幾耐先開就唔知
很明顯,往烏溪沙係密D
至於閣下提及既原因,係咪屬實我唔清楚,但附合類似條件既站,唔係剩係得一個車公廟站,其它同樣條件既站,會唔會有同樣繁忙方向班次不均/較疏既情況?
例如荃灣線,上繁尖沙咀站,往中環既班次,會唔會比往荃灣既班次不均/疏?
同樣荃灣線下繁大窩口站往荃灣、東涌線上繁九龍站往香港、東涌線下繁欣澳站往東涌、西鐵線上繁尖東站往紅磡、西鐵線下繁兆康站往屯門......甚至同樣係馬線既下繁馬鞍山站往烏溪沙,有冇同樣情況?
如果冇,閣下提及既原因,似乎難以成立。尤其話彈門引致延誤,大家有冇留意,只係原地鐵既列車,尤其M車,先至係彈門彈得最勁,原九鐵既列車,其實好少彈門。如果彈門係令馬線班次不均既原因,咁原地鐵線,尤其全M車既港島線同荃灣線,班次應該更不均,但事實並非如此。
但,我有時非繁時在尖沙咀站所見,都有類似情況,往荃灣班次的確好似較往中環既密,但冇上繁時車公廟站咁誇張。反而出晒名班次不均既東鐵,上繁時既大圍 站、沙田站,同車公廟站條件接近,但反而唔覺有同樣問題,兩方向班次大致相同(蝗車經過除外),反而往紅磡好似密少少,唔知係咪同有較近距離開出既火炭、大埔墟短 棍幫補有關。 |
|
|
|
|
其實呢個情況我以前只在早繁初段見過,因為所有加班車都要先由大圍開入去,所以去烏溪沙列車既班次加密時段係較早的。咁唔知樓上各位網友既觀察時間大約係乜野鐘數了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