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熟悉長安版友都知部份大線返青衣方向既車會使用的士小巴果條通道,只有41M,42M,44等用出面第二條車坑但其實係咪最初長安總站啟用時已經是有此安排
還是後期陸續開新線才安排?
如是前者是否當初設計已經係咁規劃?
定其實只係夾硬來? |
|
KOLOR 圍城
|
|
|
最初不是, 大約在1990-91年左右先改行的士小巴通道.
原因不外乎就係巴士總站太繁忙了. |
|
|
|
|
最初43b (當年未有243m﹐49x......) 都係用現時41m,42m(青衣方向)的坑位﹐其後越來越多巴士線途經長安﹐包括49x, 41﹐243m.........﹐這條坑便不夠使用﹐於是便把去/經碼頭及長青一帶的車﹐改去小巴站的方邊以作分流。
而e31 及e32大嶼山方向﹐一開始已經在小巴的一邊。
49x沙田方向原本在現時42c(九龍方向)同位﹐排隊方向不同。
其後41s早上單向美孚特車取消(唔肯定路線號取消)﹐改為49x沙田方向使用﹐41九龍方向稍為改前﹐44排隊位稍為縮短﹐成為今天模樣。(大既係這樣執位)
係唔係夾硬這樣做﹐某程度上都係﹐因為最初都無預過那條通道有車站。同埋這條通道唔係標準的雙線巴士坑闊度﹐但有如沙田市中心最外的一條坑(49x青衣方向)﹐只要車輛配合盡靠邊﹐2部巴士都係可以平排而過的。 |
|
|
|
|
最初開時係用依家去長青條坑反方向入去到小巴站位置屈尾。當然那時小巴同的士站尚未使用 |
|
|
|
|
原帖由 cat666 於 2013-5-27 15:05 發表 
最初開時係用依家去長青條坑反方向入去到小巴站位置屈尾。當然那時小巴同的士站尚未使用
小時候長安一期入伙,依稀記得真係用担樟山路出入,好像二期入伙先變成由青敬路入 |
|
|
|
|
原帖由 cat666 於 2013-5-27 15:05 發表 
最初開時係用依家去長青條坑反方向入去到小巴站位置屈尾。當然那時小巴同的士站尚未使用
唔係好明,係咪類似姐係咁?

因為win8冇小畫家,所以用ipad畫完再up上來,樣衰別見怪
用擔桿山路入真係有點驚訝,因為自小弟搬入青衣住時長安已經係而家呢個模樣,直到現在
[ 本帖最後由 3350 於 2013-5-28 12:13 編輯 ] |
|
KOLOR 圍城
|
|
|
原帖由 3350 於 2013-5-28 12:06 PM 發表 
唔係好明,係咪類似姐係咁?

因為win8冇小畫家,所以用ipad畫完再up上來,樣衰別見怪
正是﹐不過當時只用到最外(44旺角方向)數起2-3條坑﹐仲要當時只用2軸車。
而屈轉頭的位置大約係現時的士站對出的一排欄杆位﹐此位當時係沒有整好行人路&欄杆﹐直到巴士站入口完工﹐改為使用正式入口後﹐才做埋行人路及加欄杆。 |
|
|
|
|
正是、當時Rt.44M 行短車, 仲未有 Rt.41A
|
|
|
|
|
長安巴總真係好繁忙, 好多巴士
如果一早善用灝景灣巴總, 將 41A, 44M 搬過去
長安只做分站
多左三條坑做其他線分站就冇咁迫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