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否 調 整 東 區 及 灣 仔 行 政 區 分 界 將 諮 詢 居 民
[複製鏈接]
|
有個叫逸東社區網絡協會ge組織上書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建議大執區議會做27區,你地點睇?但我覺得似乎太混亂
全文請睇這兒:http://www.legco.gov.hk/yr12-13/chinese/panels/ca/papers/ca0520cb2-1150-1-ec.pdf
在呢度,先簡略寫左佢地ge劃區建議(區名係我加的方便討論,序號依原文)
港島五區:
1(中西區):現區境
2(南區):現區境加蒲台島
3(灣仔區):政府灣仔區東拓原方案
4(北角區):北角、太古、筲箕灣電車路、耀東
5(筲箕灣區):筲箕灣海旁、柴灣
九龍八區
1(下觀塘區):觀塘道以西、藍田、油塘
2(上觀塘區):觀塘道以東、秀茂坪、樂華
3(彩虹區):慈雲山、彩虹、四順、四彩、淘大花園
4(黃大仙區):黃大仙、新蒲崗、九龍城、浸大、樂富、九龍醫院
5(啟德區):亞皆老街以南的九龍城區、啟德
6(油尖區):原油尖旺區扣除旺角
7(深旺區):旺角、石硤尾、九龍塘、深水埗(欽州街以南)
8(長沙灣區):蘇屋、西九龍中心、長沙灣、美孚、九華徑
新界東六區
1(北區):原區境,扣除新娘潭、烏蛟騰
2(大埔區):原區境(西貢北除外)、烏蛟騰、新娘潭
3(沙田區):原區境城門河西岸、曾大屋以南全部範圍
4(城鞍區):原沙田區曾大屋以北城門河東岸、馬鞍山
5(坑口區):坑口、尚德、日出康城、清水灣
6(西貢區):原區境扣除坑口區範圍,加原大埔區西貢北選區
新界西八區
1(天水圍區):流浮山、天水圍、廈村
2(元朗區):元朗、錦田、新田
3(屯門區):現區境(青田路以南)
4(青山區):原屯門區青田路以北、洪水橋、屏山輕鐵沿線至朗邊
5(荃灣區):現區境扣除馬灣、欣澳
6(葵涌區):葵青區葵涌部份(九華徑除外)
7(青馬區):青衣、馬灣、欣澳
8(離島區):現區境(蒲台島除外) |
|
|
|
|
回復 21# 的帖子
我會同意佢頭幾頁取消當然議席的提議,呢27區分界就不大可行,依家連東區搞2個去灣仔都要幾年,咁大型改動都只會係2047時先會出現。 |
|
|
|
|
原帖由 ykh 於 2013-7-7 12:25 發表 
我會同意佢頭幾頁取消當然議席的提議,呢27區分界就不大可行,依家連東區搞2個去灣仔都要幾年,咁大型改動都只會係2047時先會出現。 同意當然議席取消,
但係鄉事派勢力咁大,
恐怕政府都唔會闖關 |
|
=0=
|
|
|
講番呢個27個區議會方案,同廿年前劃立法局選區一樣,有D亂黎
94年區議會
95年市政局、區域市政局
95年立法局
|
|
|
|
|
分廿七區直係crazy
而家剩係跟實際咁分都唔會有人理
仲分得咁散...
區會重劃選區,為咗幫建制派搶盡位置是常識吧
(仲未計傳緊將葵青劃去西九,同將軍澳劃去東九嗰單...)
[ 本帖最後由 HF3204@243M 於 2013-7-7 22:07 編輯 ] |
|
|
|
|
民主派反而傾向合併大區裡既細選區做大選區喎
18區裡面,如果多幾條村合併到,灣仔呢d要消失就易D了
可惜又係票倉問題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呢個逸東社區網絡協會(下文簡稱逸東會)雖然以東涌逸東邨為名,但係好多議題(如高鐵、環保等)都會遞PAPER上立法會,如果大家有心搞,都可以搞個愛港研究社(I-TALK SOCIETY)參與呢個交PAPER程序。
講番正題,逸東會提議每個區議會應該係15-25個選區,當人口達到30個選區就要分拆,但佢個方案就大幅改動現有分界,結果仍有新區違反15個選區的下限。
接住就逐部分建議評論。
原帖由 mak5052 於 2013-7-6 20:33 發表
港島五區:
1(中西區):現區境
2(南區):現區境加蒲台島
3(灣仔區):政府灣仔區東拓原方案
4(北角區):北角、太古、筲箕灣電車路、耀東
5(筲箕灣區):筲箕灣海旁、柴灣
建議2(南區)加入蒲台島,雖然蒲台島有街渡連接香港仔,但由於蒲台島屬原新界離島範圍,這個改動會影響市區/新界界線,所以劃界未算可行。
建議3(灣仔區)採用灣仔東拓原方案,但以議席基數17250所計,只有13個議席,始終未能達到15個議席的目標範圍,所以劃界未算可行。
建議4(北角區)及5(筲箕灣區)以東區走廊、愛秩序街為界,雖可當作明顯的分界,但破壞筲箕灣社區的完整性,所以劃界未算可行。
我的建議:
維持港島四區設計,保留北角完整性,東區改以民新街、英皇道、渣華道、北角警署為分界。因模範邨居民使用模範里出入多於民新街,而該段英皇道以北屬商業用途較多,所以改以民新街較為合適。
1(中西區)15席:保留現有分界
2(灣仔+北角)21席:現有灣仔區所有選區加上東區C15-C24選區,新區名侍定
3(東區)27席:現有東區C01-C14選區及C25-C37選區
4(南區)17席:保留現有分界
未來2019一屆區議會選舉將視乎2,3區內人口而減少議席。
原帖由 mak5052 於 2013-7-6 20:33 發表
九龍八區
1(下觀塘區):觀塘道以西、藍田、油塘
2(上觀塘區):觀塘道以東、秀茂坪、樂華
3(彩虹區):慈雲山、彩虹、四順、四彩、淘大花園
4(黃大仙區):黃大仙、新蒲崗、九龍城、浸大、樂富、九龍醫院
5(啟德區):亞皆老街以南的九龍城區、啟德
6(油尖區):原油尖旺區扣除旺角
7(深旺區):旺角、石硤尾、九龍塘、深水埗(欽州街以南)
8(長沙灣區):蘇屋、西九龍中心、長沙灣、美孚、九華徑
建議1(下觀塘區)橫跨九龍灣工貿區至藍田油塘,人口分佈不均於(啟業麗晶VS藍田油塘),所以劃界未算可行。
建議2(上觀塘區)分割觀塘市中心地帶(裕民坊),所以劃界未算可行。
建議3(彩虹區)雖然打破清水灣道兩邊屬不同區議會的問題,但佐敦谷及慈雲山地區與彩虹聯繫性不大,所以劃界未算可行。
建議4(黃大仙區)及5(啟德區)破壞亞皆老街原有社區關係,加上這建議會造成內陸區,所以劃界未算可行。
P.S.建議4將現時H16慈雲西選區撥入,但H04鳳凰選區則劃入建議3,應屬手民之誤,但本人評論時已考慮這情況。
建議6(油尖區)、7(深旺區)及8(長沙灣區)破壞現時附合逸東會原則的油尖旺區(17席->19席政府建議)及深水埗區(21席->23席政府建議),所以有逸東會出爾反爾之嫌。
我的建議:
因應黃大仙及觀塘區合共有超過60席(25+35->25+37),建議改劃為三區,保留油尖旺區及深水埗區,適量改動啟德發展區內劃界,以平衡人口數字。
1(油尖旺區)19席:保留現有分界
2(深水埗區)25席:保留現有分界之餘加入荔景山道以南原荔園地區(約半席),修改市區新界的界線,消除有關社區鄰近美孚的市區生活圈,卻不屬市區的範圍。
3(九龍城區)22席:將啟德明渠以東地區撥入九龍東範圍,以便配合九龍灣及啟德發展(即啟晴德朗兩邨(預計新增兩席(撥入九龍東範圍)
4(黃大仙+慈雲山+鑽石山+新蒲崗+九龍灣)24席:現有黃大仙區H01-H19選區(除H06選區大老山隧道以東部分)、啟晴德朗兩邨(預計新增兩席)及現有觀塘區J02-J04選區、J01選區一部分,東部改以大老山隧道、觀塘道(至316號)為界,南至順業街,納入啟德明渠以東至觀塘道的九龍灣地區,使每一個區都連接到海邊
5(四彩+彩虹+佐敦谷+牛頭角+觀塘中心)21席:現有黃大仙區H20-H25選區加上H06選區大老山隧道以東部分及現有觀塘區J01選區大部分、J05-J07選區、J26-J35選區,2015年分配1席應付人口增長
6(四順+秀茂坪+藍田+油塘)21席:現有觀塘區J06-J25選區,2015年分配1席應付人口增長,可臨時使用現有觀塘區議會會議設施,其後於藍田或秀茂坪區內興建區議會會議設施
原帖由 mak5052 於 2013-7-6 20:33 發表
新界東六區
1(北區):原區境,扣除新娘潭、烏蛟騰
2(大埔區):原區境(西貢北除外)、烏蛟騰、新娘潭
3(沙田區):原區境城門河西岸、曾大屋以南全部範圍
4(城鞍區):原沙田區曾大屋以北城門河東岸、馬鞍山
5(坑口區):坑口、尚德、日出康城、清水灣
6(西貢區):原區境扣除坑口區範圍,加原大埔區西貢北選區
建議1(北區)及2(大埔區)改動鄉事區分界,加上兩區現時附合逸東會原則,所以可保留現有設計,不用改動。
建議3(沙田區)及4(城鞍區)接近現有分區委員會分界,可行性較大。
建議5(坑口區)及6(西貢區)不單改動鄉事區分界,更建議以將軍澳隧道為界,將寶琳北路的康盛花園列入5(坑口區),與坑口、尚德社區聯繫較少,所以可保留現狀,再於2019年再考慮改動(包括將西貢北撥回西貢)。
我的建議:
除沙田區可進行分拆外,於2019年再考慮改動及劃分西貢區。
1(北區)18席:保留現有分界
2(大埔區)19席:保留現有分界,於2019年再考慮將西貢北撥回西貢
3(沙田西部)17席:現有沙田區R01-03選區及R10-R22選區,區名侍定,2015年分配1席應付人口增長
4(沙田東部)21席:現有沙田區R04-09選區及R23-R36選區,區名侍定,2015年分配1席應付人口增長,可臨時共用現有沙田區議會會議設施,其後於石門附近興建區議會會議等社區設施。
5(西貢區)27席:保留現有分界,納入政府建議新增3席,於2019年再考慮改動及劃分(包括將西貢北撥回西貢)
原帖由 mak5052 於 2013-7-6 20:33 發表
新界西八區
1(天水圍區):流浮山、天水圍、廈村
2(元朗區):元朗、錦田、新田
3(屯門區):現區境(青田路以南)
4(青山區):原屯門區青田路以北、洪水橋、屏山輕鐵沿線至朗邊
5(荃灣區):現區境扣除馬灣、欣澳
6(葵涌區):葵青區葵涌部份(九華徑除外)
7(青馬區):青衣、馬灣、欣澳
8(離島區):現區境(蒲台島除外)
建議1(天水圍區)及2(元朗區)將天水圍及元朗適度分拆,值得當局參考,唯須小心考慮鄉郊分界,而天水圍區應包括洪水橋,以免引起鄉事派反對。
建議3(屯門區)及4(青山區)將屯門加入洪水橋以南北分拆,形成南大北小的情況,建議改用屯門河東西分界(參考小學校網),適當平衡分拆後的人口。
建議5(荃灣區)劃出馬灣、欣澳,值得當局參考,可以採納。
建議6(葵涌區)同意劃出荔景山道以南原荔園地區(約半席),但保留九華徑於葵涌,以免引起鄉事派反對。
建議7(青馬區)及8(離島區)仍未能改善逸東會所指離島部分過度代表及迪士尼一園兩區問題,建議合併兩區,整合社區資源。
我的建議:
元朗及屯門各自一分為二,荃灣、葵青、離島三區重組
1(元朗區)15席:現有元朗區M01-08選區及M27-R31選區,因應政府建議,2015年分配2席應付人口增長
2(天水圍區)20席:現有元朗區M09-26選區,2015年分配2席應付人口增長,可臨時共用現有元朗區議會會議設施,其後於洪天路緊急月台附近興建區議會會議等社區設施。
3(青山區)13席:現有屯門區L14-26選區,可臨時共用現有屯門區議會會議設施,其後於工業區範圍內興建區議會會議等社區設施。
4(屯門區)16席:現有屯門區L01-13選區、L27-L29選區
5(荃灣區)17席:除K12馬灣及大嶼山東北部分外,保留現有分界,政府建議2015新增一席隨劃出部分歸入離島
6(葵涌區)18席:現有葵青區S01-18選區
7(離島區)22席:現有葵青區S19-29選區、荃灣區馬灣及大嶼山東北部分(新增一席)及現有離島區T01-10選區
未來2019一屆區議會選舉將視乎7區內人口而減少議席。
總括而言,本方案因深水埗區將荔欣苑等荔景山路地區撥入而增添一席,即全港設有432個民選區議員議席 |
|
|
|
|
暫時講住個idea先:
可否將整個北角與灣仔合併
然後石澳/鶴咀半島劃入東區?
[ 本帖最後由 LAK2 於 2013-7-27 19:10 編輯 ] |
|
|
|
|
原帖由 ykh 於 2013-7-26 23:58 發表 
呢個逸東社區網絡協會(下文簡稱逸東會)雖然以東涌逸東邨為名,但係好多議題(如高鐵、環保等)都會遞PAPER上立法會,如果大家有心搞,都可以搞個愛港研究社(I-TALK SOCIETY)參與呢個交PAPER程序。
講番正題,逸東會提議每個 ...
不贊同將青衣劃入離島,因為青衣實質上已是一個發展與市區無異的新市鎮,與離島區其他地區差異甚大(東涌新市鎮除外)
針對葵青、荃灣兩區區界欠時宜的問題,可否以以下方法處理:
荃灣區馬灣、梨木樹、國瑞路縉庭山以東地段改劃入葵青區
葵青區大窩口改劃荃灣區,解決大窩口地區「一區兩屬」的問題(大窩口邨在葵青,大窩口站在荃灣)
荃灣區大嶼山部份劃入離島區
另外,以下的區界調整,是否可行?
1:南區大潭以東劃入東區
2:南區陽明山莊等大潭水塘道南側豪宅劃入新灣仔區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