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隧轉車站係目前現金客唯一可以受惠的轉車站,又可以集中客源做大一條線;如果屯公轉車站可以做到好似“加大碼版”城隧轉車站咁都幾壯觀同方便乘客靈活選用唔同的路線。 |
|
|
|
|
原帖由 matchnacu 於 2013-9-25 13:39 發表 
成效唔好的話,原因何在? 睇返城隧轉車站,用過效果唔錯,如果用城隧方式,效果又如何呢? 其實我相信巴士公司同政府想效仿城隧做屯門轉車站,但實際如何呢?
我住九龍東,亦都唔知轉車站成效如何。
城隧模式之所以成功,係因為城隧係以轉乘來覆蓋龐大及分散的市場。
每一部車由總站開出未到總轉車站前,係帶住幾批想去不同目的地的人,
過了轉車站後,又收集了來自不同出發地的乘客集中往同一目的地,
變相每一部車在轉乘站前後都等同做了幾條線的工作,因客源龐大故可維持簡單網絡及頻密班次。
屯門本身已經每條邨有2-3條線往荃灣/九龍西/九龍東,
要達到與城隧相同的效果,須精簡路線,將多出的資源撥作加密保留路線的班次。
但與此同時,就會有為數不少本來無須轉車的人要轉車,
會遇到很大反對阻力,是故現階段只能削走本來已經好少客的路線。
但我不排除將來會以「區域重組」的名義大規模改動。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3-9-25 17:13 編輯 ] |
|
|
|
|
1. 跟本屯公轉車站, 所有經過的路線都應該要停(晨早特別線可除外), 唔明白點解有d路線入, 有d路線又唔入, 乘客會好渾亂的, 就算巴迷都未必記得晒.
2. 為甚麼出市區, 高價線轉高價線唔可以補差價/免費轉乘, 大欖隧道都可以, 為何屯公唔可以, 完全唔公平 !
3. 為甚麼由荃灣往屯門, 類似60m轉58m要比多$0.70 ? 呢個簡直係呃$, 跟本荃灣上58m要多付$0.70已經係呃$ , 荃灣上58m/67M往屯門應該同59m/60m/66m睇齊
[ 本帖最後由 914 於 2013-9-25 17:15 編輯 ] |
|
AP69意外貨櫃佬判終身監禁才合
|
|
|
原帖由 914 於 2013-9-25 17:13 發表 
1. 跟本屯公轉車站, 所有經過的路線都應該要停(晨早特別線可除外), 唔明白點解有d路線入, 有d路線又唔入, 乘客會好渾亂的, 就算巴迷都未必記得晒.
2. 為甚麼出市區, 高價線轉高價線唔可以補差價/免費轉乘, 大欖隧 ...
3. 咁係 59M 60M 66M 66P 收平左 , 唔係 57M 58M 58P (59A 66) 67M 收貴左
當年未全冷時 , 荃灣上車係同價 |
|
|
|
|
唔係住屯門亦未用過轉車站, 唔知實際情況係點, 以下純粹分析:
城隧轉車站 -
1. 未開轉車站之前四條X線兜到七彩, 設立轉車站大部分乘客都慳到時間
2. 車程較短, 乘客唔介意企位
3. 轉車乘客量大, 喺轉車站上到車嘅機會大
屯公轉車站 -
1. 路線冇乜變, 巴士加停轉車站即係嘥咗時間
2. 車程較長, 轉車冇位坐就有排企
3. 轉車乘客量少, 喺轉車站可能好難上到車
4. 轉車站個位似乎都好食風, 落雨或大風時轉車應該唔會好受
5. 好多線原本都已經好迫, 但係以家陣巴士公司嘅態度, 未來嘅方向就只係諗點樣再慳資源, 睇吓點樣將幾罐沙甸魚再壓縮一吓去cut車 |
|
|
|
|
城隧對九記就好
對乘客黎講根本某D區明明繁時夠客都被逼要轉車
好似荃灣去大圍
葵芳去大埔咁
一早應該開繁時線'
好過靠晒幾條大線開到成堆人逼係轉車站等
搞到轉車站超負荷
講硬件
轉車站同外面行車線冇阻隔
比起其他轉車站等車環境危險
真係一D都唔好 |
|
|
|
|
九巴有無為轉車站的巴士加時,我覺得依家搭59M由轉車站去到屯門車速好似快左!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