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覺得新巴只係受城巴間接所惠及, 所以新巴咁多年來先至唔駛加價
試下如果當初唔係一間大集團做晒兩間巴士公司, 新巴可能已經唔知加幾多次價了 |
|
以上回應,是否可行?是否合適?
|
|
|
原帖由 neosan 於 2014-9-25 13:08 發表 
城巴真係勁, 咁多年都唔使加價, 其實背後個logic我都好想知...
城巴又無乜點樣cut d 蝕錢線...
其實有 cut 嘅, 不過唔夠九巴 cut 得多
529 同 85 合併, 97A 縮時間, etc
以南區出中環銅鑼灣線為例, 好多線非繁時 200x 年都減過班,
減到去 15 分
我知九巴市區線呢幾年都有係咁減班, 仲減得好勁, 但係九巴減到趕晒客, 城巴方面無趕得咁勁
而且人地小巴地鐵加價佢唔加, 都引到客返來.
好似 98 十七年來收 $2.5, 當年 AMS 39C 都係 $2.5, 但今時今日已加到 $3.2
另外佢啲長途過海線, 629, B3 系客量又有可觀增長,
所以都為到皮
[ 本帖最後由 Quanta 於 2014-9-25 18:47 編輯 ] |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14-9-25 17:34 發表 
唔對沖燃油, 安插幾個董事, 用自家同系公司接廣告, 包起晒成個車隊的廣告, 早就可以加啦
咁簡單就可以加價,龍運唔駛連續兩年賺突回水啦。
水唔係咁抽既。
[ 本帖最後由 3AV53 於 2014-9-25 19:35 編輯 ] |
|
|
|
|
原帖由 3AV53 於 2014-9-25 19:31 發表 
咁簡單就可以加價,龍運唔駛連續兩年賺突回水啦。
水唔係咁抽既。
因為佢呢招用咗喺九巴度嘛, 用喺九巴著數過咁細間嘅龍運
咁龍運實在太好景, 客量持續增長, 咪由得佢賺突囉, 回贈完都係賺多咗 |
|
|
|
|
新城乘客量的確升緊
市場佔有率亦輕微上升
可能抵銷了一部份成本上升! |
|
|
|
|
原帖由 Quanta 於 2014-9-25 18:42 發表 
其實有 cut 嘅, 不過唔夠九巴 cut 得多
529 同 85 合併, 97A 縮時間, etc
以南區出中環銅鑼灣線為例, 好多線非繁時 200x 年都減過班,
減到去 15 分
我知九巴市區線呢幾年都有係咁減班, 仲減得好勁, 但係九巴減到 ...
城巴剩係 629、B3X 都已經嬴哂九巴十大咁濟啦 ... 仲未計 A 線呢 ... |
|
|
|
|
好老實講, 鐵路規劃係以年黎計,
九巴自已唔識應變, 開左新鐵路後係咁減班, 點會唔趕客?
你見城巴新巴係開線前已經積極開拓快線減少開MTR新線既衝擊(18X,5X),
就知依兩間公司既分別
好彩而家九巴都識開下快線(41A, 287X, 286X等等), 希望D客會由鐵回流啦 |
|
|
|
|
原帖由 3AV53 於 2014-9-25 19:31 發表 
咁簡單就可以加價,龍運唔駛連續兩年賺突回水啦。
水唔係咁抽既。
用間龍運就可以獲取你既歡心,你唔好咁無知先得
你唔好唔記得堆龍運舊車仲係九巴度噴緊黑煙
E34 拆左咁耐都未拆到
又無端端要跟埋堆M線重組一齊
龍運只係九巴既一個棋子黎咋 |
|
|
|
|
原帖由 111 於 2014-9-25 14:38 發表 
照理economies of scale,規模越大應該Cost越細。我知呢幾年施將軍已經做緊野,希望佢可改革九巴路線,做到年年回贈乘客。
城巴上次加價在1997年,已經差唔多17年冇加價(仲有年年$2回贈),$3.4神話仍在。在FB港島區o既group ... 讀書唔好讀啲唔讀啲,Econ有教咩叫做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