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蘋果頭條 (只限 27/4 閱讀)
航 空 革 命 客 機 設 企 位
重點內容:
空中巴士提出在 A380 機尾部分設立企位艙
每個企位距離 62.5 厘米,有一張傾斜的短椅和靠背,
讓乘客半站立式挨著和扣上安全帶
國泰表示不考慮引入有企位的客艙,因引入企位
與公司提供舒適服務的營運理念相違
好處:
企位艙機票價格較廉宜
提高飛機載客量
減低出現深層靜脈栓塞症(經濟艙症候群)的風險
壞處及問題:
安全問題仍是疑問
載客量上升會消耗更多燃料
不適用於長途航線
個人意見:
如果係飛兩個幾鐘內o既短程航線, 例如去台北
而機票又真係平一截的話,我諗一定有市場
起碼我都會選擇企位, 咪當企一程九巴 70 號巴士囉  |
|
|
|
|
如果真係成事...唔知企位駛唔駛劃位呢...
同埋有一個問題...點食飛機餐=0=
唔通企o係度食=-=
不過呢個可能性係其低... |
|
|
|
|
這個方案不如應用在春運的大陸飛機上, 並且將載貨層改裝成
少量載客, 以民工的生活習慣, 絕對不怕在機艙載貨層內"涯苦"
幾小時, 反正坐火車又要"涯苦",仲要係10多小時至20小時或以
上, 倒不如在飛機上涯幾小時, 如果票價貴火車$100左右, 我想
應該大受歡迎. 如果反應熱烈, 把成日載貨層改做載客都可以,
因為貨一定比人重, 不用擔心重量問題, 不過安全問題就有待考
究 |
|
|
|
|
原帖由 前KMB員工家屬 於 2006-4-27 22:22 發表
這個方案不如應用在春運的大陸飛機上, 並且將載貨層改裝成
少量載客, 以民工的生活習慣, 絕對不怕在機艙載貨層內"涯苦"
幾小時, 反正坐火車又要"涯苦",仲要係10多小時至20小時或以
...
會有氣壓;溫度同埋疏散既問題,更加不可能 |
|
|
|
|
用得企住都係二小時左右機, 飛機餐不如取消機票價格又可以降底.
張放係前面椅背, 拉遠些咪得不是大技術性問題.
大可以參考美軍 C-17 or C-130的設計, 利用不同的模組將貨機變成臨時客機.
不過, 用企位成本效益高嗎?
機票價格我覺得都係減到好少. 因為重了要更好的起落架, 机翼... |
|
StarFlyer燃燒的流星般劃過世界
|
|
|
中國時報 A12/國際新聞 2006/04/26
擠空間加位子 站著搭飛機 總有一天成真
【尹德瀚/紐約時報廿五日報導】
如何在有限的機艙空間擠進更多的位子,是民航公司不斷追求的目標,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旅客會買到一種「站位」機票,上飛機後一路站到目的地。
客機製造商「空中巴士」已經悄悄向兩家日本航空公司推銷在機上設置「站位區」的構想,但反應迄仍不佳。專家說,站位區的乘客只能靠在一個有護墊的靠背,利用綁在腰際的安全帶固定身體位置。
增座位 犧牲經濟艙
既然「站位區」的構想還不成熟,民航公司只好在其他方面想辦法。拜質量更輕但堅韌度更強的材料之賜,客機座椅的椅背越來越薄,照說可讓乘客有更多的伸腿空間,但航空公司卻利用經濟艙多出來的空間擠進更多座位,以波音七三七為例,以往標準座位數為一百五十,如今增加為一百五十六。
航空公司如此精打細算,一來是因為油價不斷飆漲,壓縮他們獲利的空間,二來是只要增加幾個座位,年收入就可多出幾百萬美元。英國一位客機座位顧問說,飛機上的座位越少,每個座位的成本越高,「這是基礎數學」。
不過航空公司只會委屈經濟艙的乘客,對頭等艙的貴賓可不敢有絲毫怠慢,因為頭等艙票價比經濟艙貴好幾倍,所以頭等艙的座椅還是使用厚重材料,有些座椅還可以平躺,或提供按摩功能,極盡舒適之能事。
專家說,民航公司拚命宣傳他們客機的頭等艙有多豪華,座椅有多舒適,卻讓人忽略他們在剝削經濟艙乘客的權益。儘管經濟艙座椅越來越薄,乘客的空間並未加大,唯一的好處是電子裝置從扶手移到椅背,所以乘客兩隻手多了一點放的位置。
但航空公司要利用現有機隊節省空間終究有限,如果要大幅增加座位,還是得寄望於新一代的客機,例如空中巴士的A380。如果採取標準的座位配置,A380可以載客五百人,但如果設置站位區,可以載客八百五十三人-這也是A380的最大載客量。
就美國而言,法律並未禁止民航公司在客機上設置「站位」,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規定,乘客在客機起降時不一定得坐著,但位置必須固定,另外還規定機艙走道寬度,以便緊急時可以迅速疏散,但沒有一條規定禁止乘客站著。至於美國民航公司組成的公會「美國空運協會」並未就客機座位舒適度設定任何標準,也不曾就座位如何配置做出任何建議。
站位 適合短程飛行
德國歐登堡大學物理學教授梅勒認為,設置站位的客機只適合短程飛行,例如日本島與島之間的航線。目前最有可能買大型客機飛短程航線的航空公司是日本的「全日空」和「日航」,而空中巴士向這兩家公司探詢過是否有意購買配置站位的客機,兩家公司都表示,雖然希望機上的座位增加,但還不至於到設置站位的程度。
買家要求 一排九人
和空中巴士是競爭對手的波音公司也有增加客機座位的壓力,以該公司最新型的波音七八七為例,有些航空公司要求波音把座位間距減為卅英寸,即比比現行平均間距少一英寸;另外有半數以上的買家要求,把經濟艙一橫排的座位從八個增加為九個,也就是把現行的3-2-3配置變為3-3-3。
其實座位舒適度和節省空間是可以兩全其美的,以航空器客艙內部產品製造商B/E Aerospace 生產的經濟艙座椅「ICON」為例,座椅放斜時底部會往前推,不會侵佔後面乘客的伸腿空間,而且採用目前商業艙座椅普遍採用的人體工學設計。不過ICON價格高昂,比一般經濟艙座椅的一千二百美元高出兩倍以上,會採用的航空公司恐怕不多。 |
|
|
|
|
原帖由 limited 於 2006-4-27 21:35 發表
重點內容:
空中巴士提出在 A380 機尾部分設立企位艙
每個企位距離 62.5 厘米,有一張傾斜的短椅和靠背,
讓乘客半站立式挨著和扣上安全帶
壞處及問題:
安全問題仍是疑問
載客量上升會消耗更多燃料
不適用於長途航線
睇其他報導話係一至兩個鐘頭既短線,
之不過有咩短程線要用到 A380 咁大隻機 ?
原帖由 lam926 於 2006-4-27 22:08 發表
如果真係成事...唔知企位駛唔駛劃位呢...
同埋有一個問題...點食飛機餐=0=
唔通企o係度食=-=
不過呢個可能性係其低...
研究附設企位航線係短程線,所以冇飛機餐 ...
原帖由 alvares 於 2006-4-27 23:42 發表
德國歐登堡大學物理學教授梅勒認為,設置站位的客機只適合短程飛行,例如日本島與島之間的航線。目前最有可能買大型客機飛短程航線的航空公司是日本的「全日空」和「日航」,而空中巴士向這兩家公司探詢過是否有意購買配置站位的客機,兩家公司都表示,雖然希望機上的座位增加,但還不至於到設置站位的程度。
全日空同日航已否決呢個研究 ...
日航無意將載客量增加到呢個水平,
而全日空就認為呢個方案唔適合發展計劃 ... |
|
|
|
|
我一見到呢單野,,就覺得巴士(AIRBUS)癡左線...........
企位?搭巴士咩,,
客多左,行李呢?
行李多左/人多左=隻機LOADING重左=油用多左
而且,睇某報個設計圖..得罪講...個位搞到好似人地果D身體癱瘓比人縛住咁.......
如果做企位短程既
用HKG-CAN做例子 而家CZ一般用320/319,,(加班用752)
一般都走埋CARGO,,即係少左位行李
如果一隻320,用企位 客多左 行李多左(國內同胞體積好大又重)
(特別係D大節日)隨時隻機自己都裝唔掂自己班機D行李 |
|
|
|
|
For my opinion, I still retain my attitude for the aircraft with standee, becoz' the problem is from safety, if there is some turbulance to make some injuries, that's unnecessary~~ |
|
Cathay 888...clear to land rwy 26 Right
|
|
|
空間又唔係慳得多,張票又唔可以貴,
我唔覺得有乜可取之處!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