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巴士公司有這樣將兩繁途經土瓜灣既紅隧線改快既措施
[複製鏈接]
|
本帖最後由 paul2357paul 於 2015-10-7 08:28 編輯
兩繁時間馬頭圍道北段和漆咸道北南行方向往往嚴重擠塞 ,若巴士公司有這樣將兩繁途經土瓜灣既相關紅隧線改快既措施係咪好事?
例如:
101港島方向暫停,將101X港島方向改組成101P,九龍段不變,但港島段用番101既走線。
111變成先行西隧後行紅隧既循環線311,九龍城迴旋處後改行亞皆老街、櫻桃街、連翔道過西隧後在港澳碼頭接番111九龍方向。
116港島方向改行世運道、宋皇臺道、土瓜灣道、新山道、東九龍走廊後返回原線。
108變成循環位在九龍既循環線,馬頭圍邨內既總站暫停使用,改為在九龍城迴旋處調頭經世運道、宋皇臺道、土瓜灣道、新山道、東九龍走廊後返回原線。
115港島方向變成115A,由海逸豪園巴總經土瓜灣道、新山道、東九龍走廊後返回115原線,與115P分工。 |
|
|
|
|
兩繁行東九龍走廊過海都好塞車! |
|
|
|
|
紅磡海底隧道二繁時間, 塞車例牌有, 最快半粒鐘起跳, 包括東九龍走廊, 公主道
只有特守沒收東隧 / 西隧的專營權才能撇底解決塞車問題
|
|
|
|
|
你講既情況上繁或者適用,不過有時去到落橋位都可能用咗唔少時間,過咗蕪湖街又成堆雙白線,其實都唔係咁易cut。
下繁就加士居道都一齊塞,東九龍走廊龍尾隨時長過漆咸道南,快線都冇用。
不過下繁東九龍方向既機隧特快線同過海巴士線既時間真係高下立見,特快線由山谷道起計幾分鐘就到九龍灣,過海線通常要半個鐘甚至九個字。
自己由紅隧隔離返東九龍都寧願俾多一兩蚊行上山谷道搏下上機隧特快線,慳好多時間。 |
|
|
|
|
你改走曬啲線咁土瓜灣人搭咩車呀?講到啲線土瓜灣人上落咁 |
|
|
|
|
仲有加士居道天橋(葵涌方向)單枝幫手倒塞 = 東九龍走廊更塞車, 其實可把橋上同西九龍走廊速度改快, 流量可增加, 減少塞車
長遠應要有替代路線去葵涌
好似大老山隧道, 上限得 70km, 但二邊出口都係高速公路, 速度比隧道內更快, 而且條隧道咁鬼長, 可改做 80, 90, 100 km
而且機隧土瓜灣入口去九龍灣是永久封閉, 山谷道上不到橋就要慢車去九龍灣. |
|
|
|
|
紅隧一樣有70km/h 速度限制,但係有幾多次上到70km/h?
加上加士居道天橋單線行車,又多重型車行,就算放寬車速限制都未必快到。 |
|
|
|
|
重型車可最高行 70km, 包括雙層巴士, 理論上加快後對重型車有利, 舊車沒力上鈄 / speeding 就另計
夜晚過左 2100PM 後, 紅隧 70km 最高速度已可接受, 原因是加士居道天橋單條流量極小, 所以就要高速增加流量
繁忙時段就是太多人 cut 線搞到橋上, 已經是 50km 速度更加慢, 紅隧唔知幾點塞車, 而且紅隧九龍出口有一排燈, 老實速度不太理想
道路優化應搵路政處做, 市民做到的東西不多
|
|
|
|
|
本帖最後由 paul2357paul 於 2015-10-17 01:06 編輯
其實經世運道、宋皇臺道、土瓜灣道、新山道上東九龍走廊既巴士線係舊機場年代玩過(hkbus.wikia.com/wiki/%E5%95%9F%E5%BE%B7%E6%A9%9F%E5%A0%B4%E7%B8%BD%E7%AB%99)。
但自從舊機場收檔,巴士公司卻沒有將這種特快線概念繼續在例如紅隧線既特車版本延續。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