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可以試下荃灣總站拉去海濱/麗城/荃威遠離mtr地區
或者將40p荃葵段用係呢條直線上開拓遠離mtr新客源
再唔係先開兩繁試水溫再全日都得
|
|
|
|
|
是搞 42C 不是延長路線, 而是大幅度拉直路線, 清返出所有車輛數目, 依家九龍東去葵青區路線中, 42C 用車數目是最高的 (2016年1月 = 35部車, 上年2015年是 38 部車)
其次是 38 (26部車) + 290 系 (21部車雙線運行)
如不影響現有路線服務情況下修改路線, 反對阻力相對較細
|
|
|
|
|
落旺角邊個會肯同你咁搭? 車程時間起碼多一倍!
唔該唔好整條油塘版舊40出o黎好嗎?
|
|
以上回應,是否可行?是否合適?
|
|
|
本帖最後由 s_mopiko 於 2016-2-2 10:15 編輯
認同樓上說法.
設計時有考慮過, 行經旺角會經常塞車, 兼車程車費增加, 吸引力大減 
|
|
|
|
|
根本三線重組係最合乎各區利益,
而家三條特快線雖然有兩條係搵到錢,但係其實定線都係四不象。
根本 38 如果專注做返葵涌,40 做返荃灣,42C 做青衣,
搵返兩條線做返東北葵根本就係河水不犯井水。
而 290 系就另計,始終佢係將軍澳線。
問題係而家 40 無啦啦拉住個美孚走唔甩,
如果搵條線去代替佢,42C 只做青衣之後,搵佢黎做都冇咩不妥,始終青衣係住宅區為主,非繁搵佢黎做埋美孚堆客係正常不過。
換句話講,38 同 40 係最適合行昌榮路。
何況而家呢三條線用車都唔係小,某程度上佢要玩大型重組其實唔係話好難玩。
至在話再要加新客源就可能難些小,
最小 38 如果做葵涌,而家佢都差唔多做哂成個葵興、葵芳(限新界方向)咁濟,
如果重組之後佢要做堆葵芳去東九 o既客,佢都唔係做唔到。
再講真係要擴大個網路,或者係做埋葵涌邨佢。
40 要增客,荃灣區大把遠離港鐵站 o既村,
好似之前話要拉入麗城等都已經可以幫佢增客。
42C 就當然要搵青衣南客,而家青衣南真空向來都係一大敗筆,
應該一次過將青衣南納入埋個網路入面就岩。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要做多條荃葵線就全日40P等遠離港鐵範圍既都有服務加強競爭力!
順手等42C加快青衣服務範圍全日黃大仙直去青衣!
290/290A幫40清客同做特快黃大仙<->荃灣
40再拉去灣景/荃威
|
|
|
|
|
觀繞東行落橋後雙白線一直去到藍田站總站出口,
所以繞道落黎除非跟 E22 上山,或者跟 277E 塞茶果嶺道去觀塘站調頭,否則藍田擺唔到站。
|
|
如要討論,請先自貼差餉單一次
|
|
|
本帖最後由 s_mopiko 於 2016-2-5 10:29 編輯
無錯, 因為現時藍田港鐵站已有38和42C線來往荃葵, 服務都算有覆蓋, 所以我就參考番E22, 新線往油塘時吾打算於藍田站停車落客, 觀繞東行落橋後直去油塘, 以縮短行車時間, 避免重覆. 而藍田既乘客就繼續交返比38和42C線來處理, 產生分工協同作用.
設計時曾經有諗過油塘段走線避開藍田交匯處, 行經鯉魚門道, 油塘道, 茶果嶺道, 來往觀繞 (參照舊219P走線), 方便未來油塘灣及茶果嶺發展項目既龐大客源. 不過都要5-10年後既事, 無謂現在駛入去載空氣.
|
|
|
|
|
荃葵東九其實幾容易分工
只係老九幾時肯搞既問題大D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