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1320 於 2016-3-11 23:32 編輯
"多年來,我們在研讀相關文件時,幾乎隨處可見種種在載客率包裝下的長官意志,橫行於字裡行間中。太遠的例子姑且不提,我們就從本年度(2016-17)的RPP文件出發,看看載客率這張包裝紙的實際效果:
大致而言,本年度RPP中載客率和建議嚴重不符的路線相當多。這些路線可以按性質分成三類:第一類是載客率雖高,但還是要削減服務的路線(高的定義,是相對第二類路線中的而言);第二類則是載客率雖低(或不算高),卻仍然得以提升服務的路線;第三類是載客率很高,卻在更動服務時不曾給予適當資源增強的路線"
"
更進一步說,即使是載客率本身,其計算方法也還是充滿了問題的。巴士本身的載客能力,實質上與鐵路車廂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即為當局所認定的載客能力,與實際運作中的情況相比,當局的數字常常是嚴重高估了的。
這種情況在我們進行客量調查的時候常常出現:在全車廂都擠得不能動,所有法定空間都已佔用完畢,甚至使用了法例規定的黃線以外空間,幾乎每個乘客都是貼著玻璃站立時,如將車上人數仔細數一次,就可發現實際載運的人次時常比法例規定者少一成,甚至更多!如以法例規定的區域計算,核准與實際之間的落差則會更加明顯。但當局計算載客率的基數,正正就是基於這些在實際操作中幾乎不可能達到的數字而來的
全文: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41139 上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41140 下
source: INMEDIAHK
------------------------------------------------------------------------------------------------------------------------------
對於加班既STANDAND, 如果係以 1平方米 (1 m.sq.) 只可以企 4 人,
係下層法例上可企既 位既總平方米 乘4 既話,
一部ateun 係總人數可能都係得120人到
有無人有precise 既 12m atenu /b9 既平面圖,
我想用autocad 計下可以企到幾多人 (1m.sq. x 4 stand)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The Designer
|
|
|
讀統計果時學過 數據本身冇呃人
但有心人就係為數據賦予佢想要既解釋
就可以好多種意思
80M穗和苑班人要落港鐵站都幾遠
但係就為左推青沙上馬
夾硬要陰乾佢
|
|
|
|
|
所以寫篇文章既人兄
都用左另一個角度去解釋個數據
而同時隱藏左某D數據本身有既意義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最明顯係佢冇講過載客率係全日、繁時定非繁 
|
|
|
|
|
正解一個唔了解既市民睇到篇文
見到篇文只會load到條線好多人搭
而唔會知道實際大多都只係講緊繁忙時間
仲要分埋一個鐘同半個鐘
唔係話作者個出發點錯
不過既然要話人地做錯
可解自己又行同一條路呢?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不過運吉搬龍門可以無極限就真
寫晒D標準最後可以唔跟
只係近年情況有D離譜
例如264M VS 68E
仲有新巴18
載客率仲有好多問題,包括反映唔到事實
文中有提212用全新計法,其實個種計法合理好多,只要撈返一日八達通條數就做到野
不過問題係,要真正知一部車一日成本幾多,但巴士公司會唔會講咁多野你知?就算用年報計約數都未必準
如果條線有錢賺,但佢唔想做,要包裝成個重組,都係要用載客率去過骨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運輸署回覆表示,該署於早前回覆中所提及的載客量,是巴士公司所記錄的營運數
據,當中已包含了用八達通及現金付款的乘客量。
個別路線如果在繁忙時段最繁忙的半小時內的載客率達100%及在該一小時內的載客率達85%;或在非繁忙時段內的最繁忙
一小時的載客率達60%,該署會考慮增加車輛行走,以提高巴士服務水平。
|
|
|
|
|
問題係佢既85%, 已經企得好辛苦.....
|
|
The Designer
|
|
|
我覺得文章同運吉所指的載客率最大問題係︰
根本係無人知道載客率點計出黎
打個比如,RPP最鍾意用繁忙時間最高載客量/率係幾多幾多︰
問題係繁忙時間係上繁定下繁,最高載客量/率指的是邊段路,除咗比數據嗰條友之外,無人知
二,載客率好容易做數
要做低一條線ge載客率,可以派一部大車行,明明兩軸E400搞得掂,都要整部E500,咁做到啦!
仲有邊度計載客率呢,早繁响彌敦道同梳士巴利道交界計一定好低,但係响各隧道口計,載客量又唔同喎。
以上問題無解釋的話,根本所有載客率係唔可信!
所以一直以黎,大家拗載客率去決定巴士線去留,根本無意思,數據只係被各方面ge人詮釋成為對佢地有用ge理據。
|
|
|
|
|
先唔好話單層雙層咁極端
有行李架的路線如A/B/E系
咪好可能每次檢討都要減班?
不過以上三類路線邊條好賺
邊條歸本都算唔錯,自己諗……
12.8米可以做到>100%載客率嗎?
港鐵都有多款列車營運
而且「每平方米4人」因為空間
相對地係矩形,同樣模式用在巴士上
必打折扣(等於私人住宅鑽石廳設計)
「最繁忙一小時載客率
達85%會考慮加強服務」
實際上唔少線9字頭一樣係無得加,
統計是必然有誤差,只係程度問題,可是
歷來RDP/RPP好多時都係自相矛盾。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