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消防條例有訂明通道要有幾闊,而且自動行人道係唔包,所以點解尖東紅區有段路都無就係因為唔夠闊
相信西港島地下無咁大空間可以起到講緊要起碼10米闊度嘅通道 |
|
|
|
|
利東站可唔可以做闊啲唔知道, 但係利東站A出入口貌似不是平滑的斜路 (斜度中途會改變)
港鐵聲稱已經盡量減少斜度+技術不可行, 所以冇裝自動行人通道
|
|
|
|
|
當年西港島線車站規劃係近海邊, 之後唔知係唔係因為居民意見所有車站設計越來越向南, 但係又想服務海邊, 所以就有超長行人通道
香港大學, 西營盤, 半山等居民十分滿意, 海邊居民係就係行好遠, 但又冇話好大投訴嘅
至於馬鞍山線車站, 點樣睇客流量都唔會有好大增長。多10%乘客都唔足以支持額外扶手電梯
|
|
|
|
|
想像一下炮台山站。原本來往寶馬山要駁車,近年建成扶梯系統才算有個不太累的方式上到山腰。
套用西營盤站 C 出口的模式在炮台山,應該至少有一條長通道 + 一部升降機直接連到天后廟道甚至雲景道,方便得多。
|
|
19 大坑道↔筲箕灣 $4.2
|
|
|
但係隔離仲窄過紅區既綠區都起到條單向自動行人道啦
同埋紅區有自動行人道果部分係後期先擴建
|
|
|
|
|
利東A出口其實做得好差,其實唔可以做平路之後加扶手梯 ?或者仲有其他辦法唔使等人行得唔辛苦
|
|
服務變質 乘客第七 柴小第一 其他唔得
|
|
|
斜路﹐只要唔超出某個斜度﹐便是無阻礙通道。
如果平路再加自動梯﹐這便會成為非無阻礙通道。
要最後一程(即自動樓梯位置)要整普通樓梯 或 最少3條自動梯﹐並且要額外為輪椅設置工具上落。
大家應該估到一個問題﹐便是輪椅上落工具﹐係一種機器﹐總會有故障/維修/定期檢查的時間﹐如果係唯一的上落工具﹐當未能使用的時間﹐你叫有需要的人點算好?
|
|
|
|
|
我會加多一個參考因素﹐便是代替通道。
尖東情況係四通八達﹐其中一條封左﹐可以用另一條通道。
但係西港島線車站﹐闊度唔多夠﹐如果再cut埋一半做自動行人道﹐一但自動行人道要做大型維修﹐淨下的通道應付人流的能力﹐有沒有其他通道做分流。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