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文 發表於 2018-5-11 07:15

偉文 發表於 2018-5-11 07:06
我係上水居民,其實我是支持呢個建議

原因是件事有迫切性。 我剛看完大家幾乎所有人都反對,又話長遠應該點點點,我不否定長遠計應重新規劃道路,又話或者好似某板友講禁晒私家車入上水先,但你諗吓要幾耐,幾年?十年?同埋而家政治環境下會搞幾耐先做到。我無話唔支持呢啲長遠措施,但係我會袋住先,再爭取未來的長遠改善建議。今次改道建議我不覺得是垃圾,眼見住一塞車,試過新運路拖六架278x, 司機又煩,上水客又上不到車,我喜見今次迅速回應訴求。可惜又係被人罵到狗血淋頭。

68M 發表於 2018-5-11 07:32

還有屯門區、荃灣區、東區、觀塘區、黃大仙區、沙田區、元朗、油尖旺區……

偉文 發表於 2018-5-11 07:52

本帖最後由 偉文 於 2018-5-11 08:01 編輯

68M 發表於 2018-5-11 07:32
還有屯門區、荃灣區、東區、觀塘區、黃大仙區、沙田區、元朗、油尖旺區…… ...
無問題, 咪續區嚟.
但無理由有得改路都寧願唔改. 比如話, 早繁入大老山隧道司機都可選擇行小瀝源路轉返上去大隧. 我諗你唔會話唔要,

跟住話你搞好新東規劃先.

雖我都同意改道只是頂住先的措施, 成區塞晒都未必有太大作用. 但如果只塞雞嶺的話咁改可以慳不少時間.

長遠北區路一定要起多啲同完善同公路的接駁位. 希望九龍坑隧道通車可舒緩雞嶺, 因為沙頭角出的貨車去新西不用再經馬適路加雞嶺, 目前該方向的需求甚高.

增加巴士專線更好.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18-5-11 09:39

唔講長遠或呢個斬腳趾方案
其實啲巴士走綫可唔可以執執佢
好似277E呢啲一個方向經兩次迴旋處想唔塞都難
最簡單就類似673/978分工
一條火車軌以北,另一條火車軌以南

北區同沙田都好搞笑, 仲係有啲走綫要過火車軌/城門河兩次

kitarolo 發表於 2018-5-11 10:19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18-5-11 10:26 編輯

早就有人提277E/X
係東鐵兩側各一條,我都
提出過,一條翠麗>天平>
馬適路>聯和墟>塘坑>公路,
另一條清河>嘉福>華明圈>公路,
仲可以令嘉福有返全日東九線。

因為上水廣場/彩園
無位做總站,特登兜又係
得不償失(現277E經翠麗、
上水站、清河完全係唔順路,
看似入掘頭路再出返嚟一樣,
唔好得橫跨鐵路兩次幾多咋)
但係70X陰影揮之不去,上水居民
堅持唔再經粉嶺就要上公路。

到而家其實係值得重新考慮
及適當調配兩條全日線嘅班次。

673/978組合係
北區要求全日過海線
達20年之久,仲要兩線
相反方向先行得通。

da54 發表於 2018-5-11 12:29

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kwt/doc/2016_2019/tc/committee_meetings_doc/TTC/14938/13_2018.pdf

運輸署文件,有講明係回應區議會建議。

PoohPoohJoe 發表於 2018-5-11 12:46

其實上水塞車元兇基本上係雞嶺..
火車站個邊上雞嶺一出唔切車
就會頂番落下面
之後條龍就會一路排到上水廣場
因為好多巴士都係停完上火經上廣出番雞嶺
一頂條龍又去番雞嶺
最後雞嶺落黎個啲車又塞住
最後全死..

其實將新運路轉上雞嶺個段劃做巴士線
將其他車趕哂出寶石湖路/馬會道屈番上雞嶺
咁樣新運路一段就會得番上雞嶺既巴士同埋去粉嶺泳池個邊既車
咁頂死既機會會減少啲..

DGCNYO 發表於 2018-5-11 12:51

YY487 發表於 2018-5-9 15:25
唔從根源解決塞車原因
公共交通點走都冇用
道路設計問題應該從道路設計解決


所有關口都係限額只有要沒有退,分流一定無可能

jocosben 發表於 2018-5-11 20:10

kitarolo 發表於 2018-5-11 10:19
早就有人提277E/X
係東鐵兩側各一條,我都
提出過,一條翠麗>天平>


除非拆三條,否則好難皆大歡喜,上水無論行聯和墟定華明都耐好多,而且上水亦值得有直上公路既路線,簡單以鐵路軌分開南北對上水居民唔公平

JF1261 發表於 2018-5-11 20:47

jocosben 發表於 2018-5-11 20:10
除非拆三條,否則好難皆大歡喜,上水無論行聯和墟定華明都耐好多,而且上水亦值得有直上公路既路線,簡單 ...

我覺得應該非繁時係聯和墟+粉嶺中心+天平+上水廣場上公路會好d
繁時就天平+上廣, 聯和墟+粉嶺中心,清河+華明3條線



可惜開頭清河做尾站做壞左個頭

頁: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運輸署擬定 北區巴士路線 分流措施,舒緩區內大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