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B.
發表於 2019-3-31 17:12
運輸署肯朝早封西隧慢線俾巴士小巴用再水街調頭幻想完真係好美好
qunow
發表於 2019-3-31 17:56
XA2Plus 發表於 2019-3-31 11:27
呢個就係個目的同出發點嘅問題
係一般運輸交通工程入面,我哋點解會有巴士專線,最主要係希望巴士可以避 ...
如果要冇空位淨先叫整巴士轉線整得值得咁整嚟都唔係好大意義因為都依然會巴士塞巴士
路口有問題就應該連埋路口一齊校
qunow
發表於 2019-3-31 18:23
XA2Plus 發表於 2019-3-31 11:27
呢個就係個目的同出發點嘅問題
係一般運輸交通工程入面,我哋點解會有巴士專線,最主要係希望巴士可以避 ...
另外話說其實香港政府劃巴士轉線嘅標準係點?剛看了首爾市政府的規定,說對於三線或以上道路,每小時道路上有60-120部巴士行走的話就應該設置繁時或全日的巴士專線,超過120部就應該全日,另外有其他運輸效率或者服務水平考慮的話也應該設置,如果在香港的話要每小時幾多部巴士先達標?
kmb_680
發表於 2019-3-31 22:40
B.B.B. 發表於 2019-3-31 17:12
運輸署肯朝早封西隧慢線俾巴士小巴用再水街調頭幻想完真係好美好
我之前都ff過類似,但如果咁姐係變相同一時間放多左車落中環(原本巴士落干諾道西橋底變左私家車,但巴士冇少到只係改麼行第二條路)結果可能中上環道路應付唔到一齊塞死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19-4-1 11:48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9-3-29 12:11
擴建工程做完,可能暢通返一陣
但之後東北/第九區/大埔鄉郊/火炭發展,又會再塞過
沙市空間始終有限,唔可 ...
我覺得草山可行主因係青沙仲有相對較多容量
兼且就住上面你講既情況
就算大埔公路擴到三線
應該都會推到飽和既一日
最後都需要有多一條路去處理
咁我當然支持開多D巴士專線
不過我會覺得要發揮到最大作用既
應該係可以用其他路
然後搵位俾佢打到尖
其實而家大老山小瀝源出再入係做到相關效果
只係條巴士線去唔到尾效果先唔夠出
如果係去到尾先有得打尖既效果唔明顯
如果起條巴士專用路咁長既價錢唔平
倒不如再起新路更有效益
偏門村落的確好難搞
所以踼多D小巴去做接駁
做大郊區大路通勤係正當方向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9-4-1 15:49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19-4-1 11:48
我覺得草山可行主因係青沙仲有相對較多容量
兼且就住上面你講既情況
就算大埔公路擴到三線
青沙係underuse
但出面條連翔道已經開始慢車,西隧早繁其實都已經喺飽和邊緣
而相關既公路出入口(佐敦道/入旺角)已經塞得好嚴重
若果青沙好似獅隧大隧咁多車,西九呢堆路會塞得比宜家嚴重好多
當然計落可能都快過塞大埔公路樽頸少少,而去新界西既車真係有得快
但花咁多錢,若果對唔少人來講只係推前咗個樽頸,值唔值得真係要考慮清楚
如果起條巴士專用路咁長既價錢唔平
對比起草山隧道呢類大基建
起一條單線既巴士專線避開樽頸位,花費分分鐘只係百分之一
但花咁少錢,已經可以俾佔道路使用者七成既巴士乘客避開塞車(甚至可以俾埋貨車用)
我覺得成本效益絕對唔低
外國選擇起BRT/Busway,我估正正係計過發現值得玩
香港唔做,可能只係政府決策者無呢個概念,而唔係因為起巴士專線唔符合成本效益
咁我當然支持開多D巴士專線
不過我會覺得要發揮到最大作用既
應該係可以用其他路
然後搵位俾佢打到尖
其實而家大老山小瀝源出再入係做到相關效果
只係條巴士線去唔到尾效果先唔夠出
大老山個case,要善用現有道路網絡,可以考慮——
1. 起一段仔新路作巴士專線
2. 駁埋兩段現有巴士線,再擴建轉車站
(見下圖兩條紅線)
但始終有啲case,唔起新路搞唔掂
最明顯既有新清水灣道落山,安達臣入伙後交通情況不斷惡化
家陣日日塞到井欄樹,好誇張
要解決個問題,開闢新行車線作巴士專線應該走唔甩
偏門村落的確好難搞
所以踼多D小巴去做接駁
做大郊區大路通勤係正當方向
呢度又想問下你
小巴接駁,應該密車出大路(e.g. 相思灣出清水灣道)定疏車出市區(e.g. 相思灣出坑口)?
我無答案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19-4-1 16:02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9-4-1 15:49
青沙係underuse
但出面條連翔道已經開始慢車,西隧早繁其實都已經喺飽和邊緣
而相關既公路出入口(佐敦道 ...
關於BRT/Busway
香港起要拎最右綫再起埋月台,類似電車設計
但咁樣用多咗闊度空間,外國就話有空間,香港真係冇乜
不過最左面嘅巴士專綫又block曬轉入小路口
clivetock
發表於 2019-4-1 16:11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9-4-1 15:49
小巴接駁,應該密車出大路(e.g. 相思灣出清水灣道)定疏車出市區(e.g. 相思灣出坑口)?
此類地方人口密度低,小巴冇乜肉食,搞密車出大路個結果好大機會係變成疏車出大路,如果大路嘅車本身都唔係好密(例:你相思灣出清水灣道個case),整體個效果可能比疏車出市區還要差,結果啲人都係去返揸車
我諗如果要吸引此類地方居民棄揸車,起碼要有頻密交通接駁港鐵先至有足夠吸引力,但係以目前小巴業嘅情況,好多時都會出現班次疏落而不穩定,以及繁忙時間大排長龍嘅情況,無法吸引居民棄揸車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9-4-1 16:19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19-4-1 16:02
關於BRT/Busway
香港起要拎最右綫再起埋月台,類似電車設計
但咁樣用多咗闊度空間,外國就話有空間,香港 ...
Busway有好多類
上面所講既例子,係起路俾巴士避開公路塞車路段,而非市區路段設專用通道上落客
至於路口問題
我一直懷疑,公路設立巴士專線,係唔係一定要好似屯門公路深井段咁,封出入口?
而市區設立巴士專線時,英皇道模式有無得拓展?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9-4-1 16:32
clivetock 發表於 2019-4-1 16:11
此類地方人口密度低,小巴冇乜肉食,搞密車出大路個結果好大機會係變成疏車出大路,如果大路嘅車本身都唔 ...
我上面個建議,係發行兩種私家車車牌
一種市區牌,限量拍賣,全港任用
一種鄉郊牌,不限量,只限來往鄉郊及最接近新市鎮
然後再用拍賣市區牌既錢,營運鄉郊小巴接駁線
潛台詞,係政府包底,確保郊區遠離大路既鄉村有合理接駁,鼓勵居民用公共交通
所以無肉食本身唔緊要,問題係點樣運用資源最有效率
假設政府拍賣車牌所得收益,夠你買兩架小巴返來搞相思灣接駁服務
究竟係出清水灣道做5分鐘一班好,定出坑口做30分鐘一班好?
亦要考慮,如果龍蝦灣/相思灣/小棕林/銀線灣/亞公灣,全部都有密車小巴駁清水灣道
清水灣道會唔會有能力撐起更好既交通,開多幾條市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