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oldC
發表於 2019-4-27 18:25
qunow 發表於 2019-4-27 07:17
又唔係淨係得日文先咁解
願聞其詳
福民路 (Fuk Man Road) 、灣景街 (Wan King Path),喺 Rude World: 100 Rudest Place Names in the World榜上有名,噉使唔使改名?
kei_hk
發表於 2019-4-27 18:44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9-4-27 18:50 編輯
matchnacu 發表於 2019-4-27 17:24
有無留意呢堆路線同東西線嘅分別? 荃灣, 觀塘, 將軍澳線, 東涌線, 什至南港島線其中一邊尾站都係傳統香港 ...
講起前地鐵線﹐以你的準則來講﹐都唔係完全正確的。
第一條及第2條線分別係觀塘及荃灣線﹐大家都係去中環﹐你的準則正確。
之後就係港島線﹐點解唔叫做柴灣線?
再之後係將軍澳線﹐以你的準則都一半正確﹐但係又點解唔叫鰂魚涌線?
我當鰂魚涌都係商業市區。
東涌線及機場快線﹐2條線就無需多講﹐符合準則。
迪士尼線.... 我當係 "政治命名"﹐唔需要去思考點解唔叫欣澳線。
但係南港島線﹐又點解唔叫做鴨利洲線?
根本就沒有絕對性的方法(準則)去定一條路線的名稱﹐準則就係跟當時的情況及環境而定。;P
kitarolo
發表於 2019-4-27 19:06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19-4-27 19:09 編輯
E3Tsubasa 發表於 2019-4-27 17:28
不過屯馬綫呢個名最大問題係唔順口唔好聽。外國遊客仲慘,比起單地名路線,佢哋更難明 Tuen Ma解乜。
而且以前都有人講過個名日文另有意思,再講普通話都出事啦,似足粗口,尤其縮寫真係冇眼睇????????????
要考慮到訪港旅客嘅
(唔需要明地名意思,但
問人時便利發音)唯有用晒
號碼,但先後次序一樣有人拗。
而家唔係提交熱帶氣旋
名稱啊,要考慮其他語言
有無涉及不雅,太困難吧?
kei_hk
發表於 2019-4-27 19:14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9-4-27 19:17 編輯
kitarolo 發表於 2019-4-27 19:06
要考慮到方便訪港客
(唔需要明地名意思,但
問人時便利發音)唯有用晒
所有路線用晒number﹐定次序就一點都不難。
只要跟每條線的通車次序就可以﹐這個準則應該唔會有人質疑。
1. 東鐵線
2. 觀塘線
3. 荃灣線
4. 港島線
.... 如此類推
對訪客就唔錯﹐因為他們沒有地區方向性的認知﹐淨係睇數字/字母對於這情況係最好的。
不過﹐本地人來講﹐就唔要死就路線number﹐唔可以用地區方向性去思考﹐一時三刻﹐無幾多人會記到晒﹐又在日常生活使用得純熟。
路線名字﹐做到應有的作用﹐理得佢叫乜名。
無粗口字眼等問題就可以了。
吳宗錡
發表於 2019-4-27 20:42
kei_hk 發表於 2019-4-27 19:14
所有路線用晒number﹐定次序就一點都不難。
只要跟每條線的通車次序就可以﹐這個準則應該唔會有人質疑。
所以呢個就係深圳地鐵同時採用文字命名同埋數字命名嘅原因?
同時就香港人同其他城市嘅人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19-4-27 20:52
吳宗錡 發表於 2019-4-27 20:42
所以呢個就係深圳地鐵同時採用文字命名同埋數字命名嘅原因?
同時就香港人同其他城市嘅人
...
非也。深圳地鐵通車時係用數字表示路線 (1/4號線), 當港鐵接管4號線加上2/3/5號線通車後, 就改用文字作路線名稱
到7/9/11號線通車個期, 再慢慢改返去用數字
吳宗錡
發表於 2019-4-27 20:54
不過,「東鐵綫」呢個名應該喺伸過海時順便改名
因為「東鐵」係同「西鐵」相對,無西鐵何來東鐵?
其實,前九鐵路線啲命名就係好有問題。
例如1949年,九廣鐵路公司終止跨境列車時,重保留緊「九廣鐵路」個名,「九廣鐵路通唔到廣州」,名不副實。
1996年,為咗配合西鐵(當時尚未通車),將九廣鐵路改名做「九廣東鐵」,「東鐵、西鐵、輕鐵,齊齊上唔到廣州」。(更加特別係,馬鐵又唔係叫「九廣馬鐵」喔!)
2007年兩鐵合併,「東鐵線」、「西鐵線」,「鐵」同「線」語意重複。
但係重點係,不可一,不可再。
九廣鐵路公司錯,唔代表港鐵公司都可以錯落去。
反而喺大陸,國鐵路線如果有太大改動(例如大幅延長至其他城市)嘅話,都一定會改名。(例如深茂鐵路因為延長至湛江而改名做深湛鐵路)
吳宗錡
發表於 2019-4-27 20:57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19-4-27 20:52
非也。深圳地鐵通車時係用數字表示路線 (1/4號線), 當港鐵接管4號線加上2/3/5號線通車後, 就改用文字作路 ...
其實點解唔可以同時保留數字同埋文字命名?(因為曾經有一段時間係噉)深圳作為「移民城市」同貿易+科技中心,
數字命名畀大陸人睇,
文字命名畀香港人同埋外國人睇,
保留當時嘅做法有乜唔好?
唔好同我講因為廣播太長
iPenguin
發表於 2019-4-27 21:13
ArnoldC 發表於 2019-4-27 18:11
噉你去到倫敦,睇唔睇得明 Bakerloo Line 係咩意思?甚至有無需要睇得明?
最大問題係市民嘅使用習慣
「Bakerloo」呢個名本來係民間縮短「Baker Street」同「Waterloo」而成,而後來鐵路公司順便民意改名
「屯馬」則毫無民意基礎(亦更係我一開頭講嘅嘢)
P.S. 另見有人重提路綫編號之事,我贊成編號應按落成年份編訂,惟建議機場快綫不予編號(或以「A」代之),而原九鐵綫路則排於原地鐵後、合併後新路綫前,排序亦改為有關路綫沙中綫段落成年份排列(即東西走廊於南北走廊前)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19-4-27 21:27
吳宗錡 發表於 2019-4-27 20:57
其實點解唔可以同時保留數字同埋文字命名?(因為曾經有一段時間係噉)深圳作為「移民城市」同貿易+科技 ...
保留兩套系統容易造成混淆, 同是否移民城市根本就大纜都扯唔上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