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666
發表於 2019-6-22 11:03
當年政府大把錢,係中央怕用哂儲備!
T277
發表於 2019-6-23 19:20
講真以服務人口計, 觀塘線一定要維持過海, 先會有吸引力, 特別係東鐵客, 轉一次車就去到NP/QB
TKO人其實係因為出去太塞車先要起鐵, 維持合理車程, 果陣TKO人口唔係多, 牙力唔應該咁大, 比你去到藍田已經皇恩浩蕩啦
當年觀塘過海由一程過變左轉車, 某程度令東隧巴愈做愈大, 如果而家仲係直接過海, 果堆6字頭隧巴一定無咁大需求
tonyng
發表於 2019-6-24 09:48
hadboy5 發表於 2019-6-13 22:24
據聞當年地鐵標書係建議荃灣西後荔景,然後共用路軌過海,其實兩鐵一早合併,或不應該分開搞 ...
正確來說是
荃灣西終點站(轉乘西部走廊鐵路)、海濱花園站、(於醉酒灣與線匯合大嶼山線主線)、荔景站 、...、香港站。
tonyng
發表於 2019-6-24 09:50
waterboy1984 發表於 2019-6-21 10:54
當年兩鐵未合併,而且唔啱傾,所以一定唔會荔景起,而且仲會分得好開
沒錯,曾經有一個替代大圍至鑽石山線的方案是由沙田/大圍至荔景站,即使是地鐵公司自行研究的方案,荔景站的新月台仍然是深入山中。
可想而知,於荔景站興建的第三組月台必然與現時的荔景站有一段距離。
Toz
發表於 2019-6-24 11:12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19-6-24 11:23 編輯
cat666 發表於 2019-6-22 11:03
當年政府大把錢,係中央怕用哂儲備!
89 年政府總收入同總儲備都係一千億樓下
盈餘大約十幾廿億上落
起地鐵借落果幾百億有排未還完
跟住政府宣佈要用二千幾億起基建
放到今日, 即係政府用二萬幾億幾年內搞個大project, 相信中央政府一樣會反對
當然啦, 反對力度無咁大, 因為當年呢二千幾億不單止用盡香港儲備, 中國攬上身的話外儲亦會乾塘, 即係兩地齊齊破產, 宜家要國家出幾千億填數雖然都痛, 但未至於破產
Toz
發表於 2019-6-24 11:19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19-6-24 11:29 編輯
T277 發表於 2019-6-23 19:20
講真以服務人口計, 觀塘線一定要維持過海, 先會有吸引力, 特別係東鐵客, 轉一次車就去到NP/QB
TKO人其實係 ...
藍田站要改建真係咁易?
何況當年將隧間唔中塞車O者, 東隧大隧都不知幾順
九鐵點同 307 681 搶客? 人地全程唔塞車wor
唔好話 681 去中環咁屈機了
行埋石門既 682 都贏你啦
miklcct
發表於 2019-6-24 11:41
Toz 發表於 2019-6-13 21:38
唔知如果九鐵投到機場鐵路, 會唔會用返 25KV AC 既列車, 跟住咪可以同西鐵/港口鐵路線/過境列車炒埋一碟
...
如果當年九鐵投到機鐵,我覺得會直接玩空鐵聯運,香港機場唔入境,直通車經葵涌轉北環線路軌,然後羅湖聯絡線直接返大陸;到有一地兩檢之後隨時喺機場禁區入面有埋內地邊檢,開和諧號上福田/深圳北都得。
miklcct
發表於 2019-6-24 11:43
ArnoldC 發表於 2019-6-13 23:36
機場鐵路出現之前,政府考慮過四個方案:
一、九鐵延長至上環。
二、東九龍線至上環。
如果當時真係起去炮台山,而家根本唔會有金鐘樽頸出現。
話時話而家黃埔站嘅設計重有無得翻炒呢個方案?
miklcct
發表於 2019-6-24 11:47
Toz 發表於 2019-6-24 11:19
藍田站要改建真係咁易?
何況當年將隧間唔中塞車O者, 東隧大隧都不知幾順
咁點解而家嘅307要搞到開西隧分支去分流?呢廿年大隧東隧發生咗咩事搞到唔塞變塞車?
當年90年代嗰陣,屯門出市區係地獄,但係大埔過中環搭豪華冷氣巴307係天堂;到有西鐵欖隧解決咗屯門公路塞車,但係大隧東隧嗰邊而家點解會咁塞?
tonyng
發表於 2019-6-25 10:59
miklcct 發表於 2019-6-24 11:43
如果當時真係起去炮台山,而家根本唔會有金鐘樽頸出現。
話時話而家黃埔站嘅設計重有無得翻炒呢個方案? ...
當時地下鐵路公司研究過,新線不到CBD的話,咁做只係將個樽頸問題轉移咗去炮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