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MAN
發表於 2019-10-1 09:51
本帖最後由 99MAN 於 2019-10-1 09:52 編輯
kitarolo 發表於 2019-9-30 23:22
可惜近日落成嘅青沙幫助唔明顯
青沙九龍出口設計有問題,所以咪唔多人用。
99MAN
發表於 2019-10-1 09:54
barking 發表於 2019-9-30 23:45
因為青沙新界落腳點馬乎,落沙市就交差,設計 totally fail。
更累城隧塞車+1名九巴車長rip。
青沙新界個頭少咗條T4啫,問題唔算大;真正問題係喺九龍嗰邊。
99MAN
發表於 2019-10-1 09:56
ArnoldC 發表於 2019-10-1 05:19
其實唔分隔有咩咁大問題呢?唔好唔記得,獅隧通車頭十年係單管雙程行車。
...
對流問題,會對限速有影響。
Snowbb
發表於 2019-10-1 16:21
99MAN 發表於 2019-10-1 09:51
青沙九龍出口設計有問題,所以咪唔多人用。
冇記錯青沙公路興建原意係方便貨櫃車,連接新界同貨櫃碼頭,所以去市區唔方便係正常。
只不過起左幾年使用率太低,先開返幾條巴士線善用一下
kitarolo
發表於 2019-10-1 18:21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19-10-1 18:23 編輯
Snowbb 發表於 2019-10-1 16:21
冇記錯青沙公路興建原意係方便貨櫃車,連接新界同貨櫃碼頭,所以去市區唔方便係正常。
只不過起左幾年使 ...
的確為分流新東前往青衣及機場
無奈去機場比城隧多3~4公里,且
物流業都係走下坡,觀乎280X,287X
走線都唔可以叫差,尤其到大角咀以南
或西隧都順路,係西九嗰邊唔理想。
EX-TL
發表於 2019-10-1 19:22
流星☆雨 發表於 2019-9-27 23:53
似乎將來獅隧轉車站可以有一番作為咁
但獅隧九龍出入口附近其實係有咩住宅項目咁巴閉要加站…? ...
唔知有幾巴閉呢, 但獅隧九龍入口以西的確有一幅住宅用地, 連同廣播道, 一帶居住人口上升係不爭事實.
Ming0420
發表於 2019-10-1 20:49
以安全角度嚟講,如果行車線闊度同兩條舊龍一樣,車流多情況下要單管雙程係唔理想的。
單管雙程同德士古道天橋已經畀人詬病過唔夠安全,
加上對車速限制都有影響。
無咩可能左邊龍70。中間隧道突然要人speed drop行單管雙程50,出返隧道又行80
個人認為最理想做法,係仿照Sydney Harbour Bridge既常設潮水式。
上繁中間隧道出九龍,兩條出九龍隧道最左綫做巴士綫
下繁入沙田,左邊隧道最左綫做巴士綫
當然最後都要睇traffic demand.
hokachung
發表於 2019-10-1 22:44
本帖最後由 hokachung 於 2019-10-1 22:47 編輯
PC2625 發表於 2019-10-1 02:19
現時早繁好似大隧比獅隧較塞, 如果這次擴建工程成功, 他日要解決大隧塞車可否?甚至天馬行空, 紅隧加建 ...
紅隧係沉管隧道,相信兩條管道之間應該無位再擺多條管道
最重要係兩岸嘅岀口分別多咗尖沙嘴支綫、中環灣仔繞道同沙中綫過海段,大大增加工程難度
kitarolo
發表於 2019-10-1 23:02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19-10-1 23:03 編輯
hokachung 發表於 2019-10-1 22:44
紅隧係沉管隧道,相信兩條管道之間應該無位再擺多條管道
最重要係兩岸嘅岀口分別多咗尖沙嘴支綫、中環灣仔 ...
獅隧兩管通車時間差距達十年
兩管之間並無緊急避難或逃生
通道,先至可以中間加多一條行車
管道,其他陸上隧道已經有咁設計,
相信都唔易用類似方式擴建。
海底隧道嘅情況寧願喺另一對
登陸點起過一條新嘅好過啦。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9-10-2 06:19
EX-TL 發表於 2019-10-1 19:22
唔知有幾巴閉呢, 但獅隧九龍入口以西的確有一幅住宅用地, 連同廣播道, 一帶居住人口上升係不爭事實. ...
果個大S急彎係大死症,廣播道早應清場配合拉直獅隧公路。
不過最衰俾BU頂住左。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