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nyho1004 發表於 2020-5-4 16:53

研究部分地區巴士服務以小巴取代

一直部分需求低巴士線因為成本問題而要行經多個區域以維持客量。
但實際上咁做往往衍生問題係車程過長令客量偏低,因此班次疏落,造成惡性循環。
避免開辨如99R/89S等不符合成本效益路線。
有肋提供更快捷點到點服務,如城隧小巴線等。
巴士角色則轉向著重大需求路線/大範圍服務。
部分長期客量偏低路線如621/74a/74D甚至可嘗試改以平日小巴線模式營辦
政府係咪應該將紅綠小巴補助同巴士公司睇齊,
將小巴 - 巴士關係變成補助對方不足關係?

kitarolo 發表於 2020-5-4 17:18

淨係低地台問題已經係
一大難題,唔好理一日甚至
一周祗有一人次使用,開新線
仲有得傾,取代巴士就難度好高。

另外好難避免每公里票價
遠高於巴士嘅現實問題,仲要
九巴有月票又係一大絆腳石。

bennyho1004 發表於 2020-5-4 17:47

kitarolo 發表於 2020-5-4 17:18
淨係低地台問題已經係
一大難題,唔好理一日甚至
一周祗有一人次使用,開新線


如果小巴慢慢變集團式經營提供相關優惠甚至同各大公司搞BBI又可唔可行?

kitarolo 發表於 2020-5-4 18:14

bennyho1004 發表於 2020-5-4 17:47
如果小巴慢慢變集團式經營提供相關優惠甚至同各大公司搞BBI又可唔可行?
...

如果無法解決一名司機
可服務嘅乘客量相距達數倍之大
集團化(或說全港得返數間營辦商)
燃料開支我就無數據喺手,每乘客每
公里開支,該班次滿唔滿差好遠,可見票價
喺無政府介入難以下調,更加講唔上有BBI

kuro 發表於 2020-5-4 18:28

kitarolo 發表於 2020-5-4 18:47

kuro 發表於 2020-5-4 18:28
只要說服政府將紅綠小專營權交比巴士公司
就可以低地台化小巴及重組小巴同巴士線
例如綠小44交比巴士做,


44交巴士做我自己
覺得好天方夜譚……
同埋無咗啲賺錢路線
點樣補貼小巴先行到嘅
路線? 即係鄉村等小巴都
啱啱好嘅道路,咪要大幅加價?

kuro 發表於 2020-5-4 18:53

Quanta 發表於 2020-5-4 19:11

kuro 發表於 2020-5-4 18:53
當巴士公司吞拼小巴時
收費一定會調整,但對巴士公司利潤唔會少

小巴財閥點會肯放棄啲金蛋線?
巴士公司利潤當然唔會少咗
但小巴公司同揸住小巴牌嗰啲賺少好多億呢

shakugan2005 發表於 2020-5-4 19:11

本帖最後由 shakugan2005 於 2020-5-4 19:14 編輯

kitarolo 發表於 2020-5-4 18:47
44交巴士做我自己
覺得好天方夜譚……
同埋無咗啲賺錢路線

點解係都唔比小巴公司買大巴, 依個完全係政府政策問題! 由頭到尾係巴士公司唔肯做, 點解依家做起左要比人做? 有本事未駁個轉乘優惠, 但剩係68A轉乘都多多限制啦(虎地前上車唔減足68A收費, 68M又唔減足68A收費, 剩係得幾條元朗開出既線有轉乘連68E都冇轉乘, 276/64K等線又冇轉乘等等), 近年仲要減個轉乘時限, 例如53轉76K!

kay 發表於 2020-5-4 19:13

小巴呢個經營模式可能十年後無得做既話,又無低地台小巴,上限19人,買小巴連埋小巴牌可以買部巴士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研究部分地區巴士服務以小巴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