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life
發表於 2020-9-15 22:27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0-9-15 20:53
可唔可以睇清楚歷史先? 早期系統邊度無被採納?
有採納當時已起咗,唔使等幾十年後!
BUSMAN伯輋雯
發表於 2020-9-15 23:17
newlife 發表於 2020-9-15 21:53
唔好太激動,冷靜啲,知你好鍾意巴士。我只係議事論事,如實將相關數據列出來,冇提九巴被洗街車撞擊,係 ...
師兄,搵幾張新聞相同埋做反辯其實一D都唔激動,定係我應該要加返D emoji?
第二,唔知點解你會將曾經發生過意外就定義為搭巴士危險,呢個論說牽強程度就算搵個鐵路迷都講唔出口,反駁呢個講法係同鍾唔鍾意巴士完全無關(所以,同理去解讀,馬航係咪好危險?波音係咪好高危?)//只將鐵路同路面交通所有好處與壞處羅列去客觀公正比較//
先了解咩係「客觀」再討論個問題
你開嘅主題係小西灣延線,人地話搭巴士平過搭黨鐵,你就喺五行字入面寫兩行半話巴士死傷幾多人,然後就話扶手唔多,咁到底呢D數據同起唔起小西灣延線有咩關係?
然後,你就用咗一段三行字去寫鐵路幾好幾穩定,咁點樣客觀法?
坦白講,之前回覆嘅都可以話係補充返所謂良好記錄嘅另一面姐,覺唔覺得立體咗?
再者,黨鐵會減價?
BTW提多樣啱啱見到嘅,//巴士繁忙時間未必有位坐//,我又想知繁忙時間黨鐵係咩環境?
----------------------------------------------------------------------
回歸主題,我諗呢個post唔係為咗討論地面vs地底交通優劣
----------------------------------------------------------------------
第三,西鐵延伸到屯門南,首先比較一下兩地人口,再睇下屯門潛在(或者已研究)嘅新發展區喺邊度,最後再比較埋個地理環境
最後,假定要做延伸,你又會點建議走線、車站?要杏花邨、柴灣轉行地底,你又會點建議改動?長遠又想點連埋佛堂澳去搞?
最最最後,打字唔分段都分返行丫……點睇呀?
aaron
發表於 2020-9-15 23:38
newlife 發表於 2020-9-15 22:27
有採納當時已起咗,唔使等幾十年後!
係囉,咁坐時光機問下70年代政府點解唔「採納」曬整套「早期系統」,而要分唔同階段去起囉
反而,2014年政府就真係無採納到小西灣鐵路線~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0-9-16 00:26
newlife 發表於 2020-9-15 22:27
有採納當時已起咗,唔使等幾十年後!
成個早期系統係分期興建, 未有急切需要嘅/人口未達要求嘅放到較後期數先起, 所以唔存在採唔採納
石油危機亦多少影響到整個早期系統佈局, 先至有修正早期系統出現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0-9-16 00:29
newlife 發表於 2020-9-15 22:24
最早建議 (1970年代) 的確包括屯門,維基都有寫,到1996年方案先至建議由天水圍去深水埗。屯碼冇位起私樓 ...
維基不是可靠來源
newlife
發表於 2020-9-16 00:34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0-9-16 00:29
維基不是可靠來源
但有註明來源出處係1987年3月28日《元朗星報》,應該可信。
nwfb1001
發表於 2020-9-16 10:10
newlife 發表於 2020-9-15 18:00
柴灣站雖然係高架,但都要經過砵甸乍山先去到小西灣,有足夠空間走落地底,情況如九龍灣入山後落地底去彩 ...
英治結束時小西灣的確仲發展緊,但有冇好似將軍澳咁仲有咁多地起樓、馬鞍山咁預留路軌/車站空間?
就算你講藍灣,都係多8座樓咁大把;基本上自94-97年幾個富__花園入伙之後小西灣都冇乜居住人口增長空間,
除非拆晒柴灣工業區起樓或者小西灣邨重建
letter_li
發表於 2020-9-16 10:29
由杏花起支線最好, 類似康城站咁, 每3班柴灣1班小西灣.
EvilKo
發表於 2020-9-16 12:02
cx838 發表於 2020-9-15 20:24
康城站係冇可能拉到去137區的,條線終點就係海邊,除非出咗海再繞圈,以車費計根本不附合成本效益。反而 ...
我又唔係覺得太難喎,康城地底出海上返岸都係幾百米,起條橋仔已經搞得掂。
同埋佛堂澳出海條隊道點都短過康城出海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0-9-16 21:02
EvilKo 發表於 2020-9-16 12:02
我又唔係覺得太難喎,康城地底出海上返岸都係幾百米,起條橋仔已經搞得掂。
同埋佛堂澳出海條隊道點都短 ...
私人公司嘅規劃建議仲當真?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