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a 發表於 2020-11-25 19:02

關於港鐵八折延長三個月,相信係近月客量減少下,嗰八億公帑資助仲用剩好多,所以延長用埋佢,順便用錢減輕民怨

s3n370 發表於 2020-11-25 19:39

053h4 發表於 2020-11-25 18:43
點解做D唔做D先?

係你把領取設有冇效期的長者個人八達通呢件事複雜化。


我一路都係純技術分析用唔用個人八達通會有乜implications。
成件事細節又未有,又無提非居民嘅處理。
想問點解真係黑人問號

再者,改變現行嘅做法,睇清睇楚全面咁睇只係基本功。
若果嫌太複雜,要簡單處理的話,
好大機會爆鑊爆到一身蟻。

(戴頭盔:我話無諗得咁簡單果段野,都仲未夠全面呀)

053h4 發表於 2020-11-25 20:34

ryandroid 發表於 2020-11-25 22:52

053h4 發表於 2020-11-25 20:34
作為納稅人,一向反對非居民兩蚊搭車。
幾時納稅要貼埋錢比外地人兩蚊搭車?措施原意明明係鼓勵身體健存的 ...

其實應該每月限額
用返交津個方法俾補貼
以每程車最高$2 去補返差價回贈
回贈封頂以每日十蚊加每星期額外五十蚊去計
殘疾人士每月有$500搭車補貼
長者有半價就$300搭車補貼

咁先杜絕呢班合資格人士揀貴車做短途
亦避免短途車被搶客
而搞到載客量不理想而冇得加班甚至減班

s3n370 發表於 2020-11-25 23:04

053h4 發表於 2020-11-25 20:34
作為納稅人,一向反對非居民兩蚊搭車。
幾時納稅要貼埋錢比外地人兩蚊搭車?措施原意明明係鼓勵身體健存的 ...

都係果句,問就要去金鐘問
我都想知點解

s3n370 發表於 2020-11-25 23:08

ryandroid 發表於 2020-11-25 22:52
其實應該每月限額
用返交津個方法俾補貼
以每程車最高$2 去補返差價回贈


原則上同意要有上限,但係定額得黎,要放水就好易
正如一放就放埋60-64歲

最好就係設上限得黎整埋可加可減機制,
定佐條formula,每年就跟住黎調整

ryandroid 發表於 2020-11-25 23:25

s3n370 發表於 2020-11-25 23:08
原則上同意要有上限,但係定額得黎,要放水就好易
正如一放就放埋60-64歲


60-64歲可以同殘疾人士一齊處理
60-64同65 以上其實冇需要睇齊
俾部分優惠都已經足夠塞住佢哋把口


可加可減機制去調整上限都冇話唔得嘅
不過交津話改就改
政府自己政策好似想要彈性大啲去方便派糖


053h4 發表於 2020-11-25 23:31

kitarolo 發表於 2020-11-25 23:46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0-11-25 23:53 編輯

ryandroid 發表於 2020-11-25 22:52
其實應該每月限額
用返交津個方法俾補貼
以每程車最高$2 去補返差價回贈

但仲有一個持份者就係營運者
唔計之前有綠色小巴司機瘋狂
拍長者卡嚟呃資助而被捕,巴士公司
某程度上係歡迎長線短搭,一個唔覺意
話攞少咗資助而令加價壓力上升就麻煩。

我自己就認同喺交津制回贈且有封頂。



ryandroid 發表於 2020-11-26 00:32

kitarolo 發表於 2020-11-25 23:46
但仲有一個持份者就係營運者
唔計之前有綠色小巴司機瘋狂
拍長者卡嚟呃資助而被捕,巴士公司


巴士公司實話和味嘅
但變咗不思進取去改善巴士網絡囉。。
尤其係短途車。。。
除非巴士公司將全部路綫搞雙向分段或車站拍卡回贈
咁就另當別論
改善非繁啲短途車同長途車嘅資源重疊浪廢都慳唔少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施政報告有關車資優惠/補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