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oon 發表於 2022-4-6 22:15

舊嘅之前講過唔講
會展站我覺得而家咁又接受到嘅,無錯佢係距離會展有少少遠,但唔好忘記以往大型活動如書展、動漫展都吸引大量人去睇,例如書展講緊六日吸引過百萬人次,以往甚至係響鷹君中心平台打蛇餅,將出口放遠啲,最少可以畀啲buffer做排隊,當然車站如果放多個入口響碼頭一邊,等活動散場時啲人可以更方便搭鐵(以往出口係會放博覽道),亦方便啲大陸人去金紫荊廣場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4-6 22:20

日後有會展站,再加北港島綫分流,我想情況都不會太差

tonyng 發表於 2022-4-6 23:22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22-4-6 23:24 編輯

timewater 發表於 2022-4-6 21:12
宋皇臺站設喺馬頭涌道、世運花園地底更佳

A16站可以興建天橋接駁新屯中,富健、龍門居


會展我認為合適,大型event駁鷹君入會展有足夠buffer唔怕倒塞返入站。宋皇臺上面有板友講過,橋腳衝突及往啟德走線唔容許,不贅。
A16 仲做緊 detail design,出口有多個方案,其中一個方案係開4個出入口,其中兩個出口於河道方向駁行人天橋,就只係睇佢最後行唔行呢套。

tonyng 發表於 2022-4-6 23:26

ryandroid 發表於 2022-4-6 21:31
古洞站係目前最有機會實行做跨月台轉乘連北環綫都可以不惜工本plan 全地底
跨月台轉乘又唔係使好多錢
冇 ...

古洞Day 1有可能做到其中一個方向跨月台轉車。

teddybus 發表於 2022-4-6 23:51

tonyng 發表於 2022-4-6 23:26
古洞Day 1有可能做到其中一個方向跨月台轉車。

人哋意思可能係古洞站都做到跨月台,何文田站、鑽石山站都應該要用盡任何犧牲去達至跨月台轉車,甚至何文田站唔應該有個(佢哋覺得)廢嘅轉車大堂!

MB452 發表於 2022-4-7 00:23

雖然港鐵好似講過紅磡站做唔到跨月台轉車既理由...
但係觀感上,紅磡應該係近年觀感上最不便民既設計

由最初,東鐵直達尖東;到後來要係紅磡行過對面轉車;依家變成又上又落,
對東鐵乘客而言,不但不便民,仲係一個大退步:Q

Mos_Lok 發表於 2022-4-7 00:40

本帖最後由 Mos_Lok 於 2022-4-7 00:44 編輯

MB452 發表於 2022-4-7 00:23
雖然港鐵好似講過紅磡站做唔到跨月台轉車既理由...
但係觀感上,紅磡應該係近年觀感上最不便民既設計


留意返而家都仲係長達一年既過渡期尾聲
到東鐵過海開新月台之後
兩線轉乘對大部份乘客黎講同大圍站差不多(步行數十至二百米左右vs上落一層電梯)
甚至更方便(北行)
而且觀乎海隧巴士站每日人流,無左尖東站換來一程車過海相信更加多人樂見

至於樓主所講既跨月台轉乘
係可行情況下MTR都唔會抗拒
例子有會展站已預留東鐵線/北港島線跨月台轉乘既條件
何文田十字站乃地理因素,難以有更好設計令轉車人流更平均分布於月台
而且受制於兩線前後站距短且牽涉舊路段/其他路線,不見得可以有更好選擇

tonyng 發表於 2022-4-7 01:40

MB452 發表於 2022-4-7 00:23
雖然港鐵好似講過紅磡站做唔到跨月台轉車既理由...
但係觀感上,紅磡應該係近年觀感上最不便民既設計



紅磡站係必然做唔到跨月台轉車,horizontal 同 vertical alignments 都勁clash。

hokachung 發表於 2022-4-7 03:28

宋皇臺站預留咗接駁啟德地下街,只係到宜家仲未起
而且宋皇臺站一帶要等沙中綫完工後交還工地先可以發展,所以宋皇臺站一定係最先落成,覺得宋皇臺站遠離所有建築物實屬錯覺
1998年機鐵通車時嘅九龍站都係咁嘅款

Tobia28 發表於 2022-4-7 06:34

其實宋皇臺站起唔成C出口先攪到而家咁唔方便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建成鐵路車站應否加入更多便民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