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n370 發表於 2023-5-22 20:46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3-5-22 14:14 編輯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22 02:30
1. 三隧分流

嗱,多人支持未必啱

1. 司機習慣

你嘅問題係put everything to the extreme。
唔知你有無揸車,睇過唔同人揸車啦。
由熟路嘅的哥貨灣師傅,去到仲專線過巴士嘅私家車司機都有,
你剩係拎住time / price sensitive,又唔考慮sensitivity都有唔同程度,
就梗係得出單一結論啦。
就如過佐海返沙田,觀塘繞道可以好塞,但有時只係大隧口先塞。
唔同窩打老道穩定地咁繁忙同要停燈。
若你認為司機唔會因為平廿蚊改變出門時間,
難道就唔會有司機俾多唔夠廿蚊,搏東邊暢通D?

2. 插隊線

我早响#178,回應你話我唔明白紅隧巴士插隊線嘅運作模式呢項指控,
清楚講明你嘅指控子虛烏有之餘,亦都講清楚我一路都講緊點樣畫線。

响#178之前,都仲可以話誤會。
但#178澄清後,到呢一刻,明顯地你仍然將兩者混淆視聽,反而歸咎語意問題。唔係我所講嘅搬龍門,就係轉移視線


3.西隧問題
西隧最大問題係九龍入口,尤其是塞入巴士站。
出口慢流而阻滯唔算嚴重。堆東區車仍然保持到十五分鐘左右甚至更快去到北角頭站。
最差都係中環及灣仔繞道通車初期。但改佐隧道口畫線同指示牌後好番好多。

而巴士若要由西隧去上環,要响西隧出口由左cut向右,
去到中山公園右cut左。
運輸署同巴士公司早响2019年,就試過部分西隧線,
响繁忙時間跟904 905 971等出西區,再响水街調頭返上環。
咁做避唔避到塞車係後話,但可以避佐上面兩個切線位。

最好就緊係起番條橋,駁番畢打街隧道。當局一路都有研究緊。https://www.hkitalk.net/HKiTalk2 ... wthread&tid=1186633

3a. 你擔心獅隧擴闊後,龍翔道頂唔順,你係唔係唔記得佐有條中九龍幹線同T6主幹道?

4. 我再重申,路唔係隨便畫幾筆就起得到。响#178已經指出兩條路高差大,以及跟東廊類似出口去起,
個出口同塊地差不多長。你想起嘅路唔係起唔到,就係要砍掉重煉。
隨後亦指出快速公路嘅要求更嚴格。

彩虹條U型橋本身跟緊最低標準,就算俾你減番行車線嘅闊度,
唔好意思,仍然係唔夠位。

而家塞條舊日最低標準,非快速公路嘅道都塞唔落去,
你呢個proposal唔見得點合理同合符規格。


反而我提出响民康街分叉位前,畫巴士專線去到民康街入口,
再加上樂仔可以單邊切線嘅畫法,唔睇會唔會影響交通在先,肯定啱規矩。亦簡單好多。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23 22:56

s3n370 發表於 2023-5-22 20:46
1. 司機習慣

你嘅問題係put everything to the extreme。

習慣呢啲嘢向來係spectrum我認同唔係人人都會跟Google Map時間選擇路線
但睇返 時間、價錢、穩定性
都大致可以估到大多數司機既取向

不過呢個始終係水晶球問題,某程度上都只可以agree to disagree

西隧係有解決方法
水街掉頭兜圈係一個mitigation既方案,但未免有啲影響觀感
其實最簡單都係將隧道慢線畫做巴士專線
怕浪費capacity就再考慮俾的士或者搵食車行
最好就由西九龍公路畫到上環

宜家問題係運輸署似乎無提前做準備,純粹打算分流咗之後再補鑊,或者甚至分流之後唔補鑊
東隧塞車都搞咗好多年,先開始將啲巴士線調過去西隧(980X/981P/982X/988等)
到輪到西隧有機會出事,其實應該提前喺分流之前畫定巴士專線,俾車流習慣

東隧問題
民康街之前畫巴士專線即係點?如果要喺民康街塞入條車龍,其實無乜effect
安全問題你仍然耍緊太極,宜家啲巴士停曬喺三線度插隊,就算條巴士專線slip road短,都安全咗
只要轉入巴士專線既時候,車速唔係零,對交通既阻礙都會少過宜家
斜度同轉彎半徑我覺得你誇張咗,個度絕對有足夠空間去搞,尤其近通風樓既位置唔係真係咁斜
反而係要諗下點樣重新畫 二三線 同 三四線 之間既地線
俾東廊堆巴士線(681/641等)提早cut入三線,而唔係去到最後先連cut兩線入巴士專線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23 23:12

s3n370 發表於 2023-5-18 08:03
其實外地就算全面規劃,唔係公務員搞,就係搵交通顧問。
就算唔係商營,都要顧及成本效益,以及城市嘅交 ...

雖然大致都係政府出個proposal然後招標搞
但government/local city council/transport company/public喺各個階段既參與度,我估會有明顯分別
我本身都唔係好熟悉其他國家個決策過程,所以先開個帖討論

香港其實好black box
公眾基本上無乜得參與
區議會個職能都好peripheral,唔似得外國好多city council直程出錢補貼或者做巴士公司股東

當然好多版友會認為區議會啲人水平太低,處理唔掂
我估運輸署班公務員自己都睇唔起啲區議員
但呢個我覺得係有雞先定蛋先既問題
如果區議會有實權,有一個budget去補貼,區議員先會有incentive去諗埋costing/efficiency既問題

當然宜家美麗新香港,玩法會點就後話

s3n370 發表於 2023-5-24 08:16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23 14:56
習慣呢啲嘢向來係spectrum我認同唔係人人都會跟Google Map時間選擇路線
但睇返 時間、價錢、穩定性
都大致 ...

1. Google Map

My point is,除非時間價錢等因素有壓倒性優勢,
否則唔會一面倒揀死一邊。
正如巴士好多時唔係最快最平,但一樣有客落疊。


Google map到今日為止,同一條路早早有雙白分兩個唔同方向,
Google map未分到兩邊嘅分別,仍然只係用所有車嘅移動速度計平均數。
好似告士打道入紅隧同去跑馬地、堅拿道天橋入紅隧、
觀塘繞道東行落觀塘碼頭、西九龍公路去尖沙咀等等要排隊,
但其他車可以順住去嘅位。
Google map响呢D情況,會低估塞果邊嘅行車時間,而高估無咁塞果邊。
用慣嘅,尤其是經隧道附近嘅排隊位,會知唔係單單撳個時間咁簡單,
要靠經驗睇埋條路前後交通先可以作準。

用得多更加知道Google map有乜缺點。
試過撳Google map suggest經紅隧,
到今日仲夠膽死suggest經霎西街外嘅支路上堅拿道天橋,
再用紅隧巴士線過海。
運輸署嘅出行易反而無呢個問題。

你一方面好強調要貼地,好appreciate某D板友嘅觀察好,
但呢度又咁相信Google Map而唔係實際情況呢?
呢個問題出哂名架喎。


2. 東廊巴士專線

東廊畫巴士專線嘅可以睇番
//#166:民康街前入東隧嘅東廊,係唯一似紅隧一線變二線嘅位。
Island Eastern Corridor https://maps.app.goo.gl/f6mFmHbNphefDnjR6
但條插隊線頂多只可以畫到民康街上橋位//
//樂仔#180:然後巴士專線完結一刻起 , 劃虛實線防止快線私家車 cut 向 "慢線" 入東隧//

就算唔知道路設計嘅原理,
有基本物理知識甚至搭過車嘅都應該知車轉彎有離心力,
過彎太快或扭軚太急有乜後果,我諗唔駛多講。
呢D物理定律,可以一句覺得就可以無視甚至推翻?
你要記住呢個位係快速公路喎。

更何況我早响#166就講佐:

//既然繁忙時間四五線慢車,民康街上黎嘅車,應該好難高速cut入去。
再加上啱啱上公路,即係第三線嘅車唔慌會快, 要向左cut出去往東區嘅快線未必容易。
咁以今日嘅畫線,佢cut唔到都仲可以繼續直行,
過佐雙白線加番速先至行番中慢線。若果有巴士專線,咁民康街上東廊去東區嘅車,就要硬cut入快線。
咁樣都會拖慢你認為好快果條慢線,甚至連累民康街上去嘅車。
都唔講咁樣會令意外嘅機會大增。//

雖然呢段係假設第三線响臨入東隧嘅位畫巴士線俾巴士插隊,
但你個case同樣適用。
因為你响正常番嘅快線,要巴士收慢入你整嘅巴士線危險丫,
定係本身啱啱上快速公路嘅收慢黎cut危險丫?
停响公路等cut線入去,係繁忙時間必然出現嘅現象。
雖然係唔理想,但係繁忙時間,同埋上公路位D車唔會快,
而你呢個位係永久路口喎。若你仍堅持你嘅scheme無問題,
咁你只見他人眼中嘅剌,但唔見自己眼中嘅樑木

3. 西隧巴士專線

基本上西隧就算唔畫巴士專線,慢線大半都係巴士咁滯。
慢線做巴士專線,但上環出口响隧道口右邊,請問點樣連接呢?
早前就有TL連消防車都唔讓,出埋告票添。

運輸署同巴士公司試嘅方案未必理想,但明顯有諗過切線難嘅問題。

三隧分流後有乜應對,認同要做嘅應儘早做,但為何你斷言運輸署“無提前做準備”、
“分佐之後先補/都唔補鑊”?
呢板都經常有各區議會交運會嘅消息,事實上除佐巴士,
亦會講道路同其他交通問題。
佢做得好唔好、你認唔認同佢嘅做法係一回事,
但無做、無提早做,難道引述嘅板友造謠生事?
你唔見有做就當無做,似乎係你嘅pattern。

s3n370 發表於 2023-5-24 08:57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3-5-24 01:08 編輯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23 15:12
雖然大致都係政府出個proposal然後招標搞
但government/local city council/transport company/public喺 ...
你既然唔熟,你講外地點點點有乜依據呢?唔通亂估一通?香港black box極,都搵到由RPP至諮詢及修訂嘅過程。
甚至連邊個區議員、邊D民間組織提嘅意見,運輸署點回應,
都有板友為大家緊貼分享果陣,外地要搵例子應該唔難係咪?
搵TfL consultation page嘅文件,都應該吹到兩咀啦?

但睇你講香港有shortfall、邊D城市嘅模式理想,
但除佐shortfall、理想兩個字,多D詳情都似有還無。
甚至點畫巴士專線,搵Google map都睇到嘅野都同你描述嘅有明顯出入
你既然唔熟外地點做,覺得香港嘅做法有問應該改嘅,
直接發表直斥其非咪得囉,何需搵外地過橋呢?

未完善前嘅香港,都見到有區議員邀請選民為RPP發表意見,
亦有議員為區議會做live broadcast增加透明度。
2019選出嘅一屆明顯肯响呢方面努力,值得認同。
當然呢D supposed係官方去做而唔係議員。

即使係完善前,區議會極其量係諮詢組織。
巴士公司做乜都好,用荷包投票比一切更有力量。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3-5-24 10:47

外國收幾多錢車費,香港收幾多錢車費?

成本差唔多但車費收少一截夠死啦
車價油價人工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24 20:48

s3n370 發表於 2023-5-24 08:16
1. Google Map

My point is,除非時間價錢等因素有壓倒性優勢,

Google Map分唔到兩條行車線既分別,係一回事
但紅隧獅隧、東隧大隧,本身已經行緊最塞個條路
如果講呢個問題,反而東隧大隧比較大機會低估行車時間

你民康街之前畫巴士專線問題係,製造咗一個單線既樽頸位
宜家二線三線都可以入東隧,你搞完之後所有私家車都會逼落三線
就算東隧唔塞既時段,呢度都會無情白事俾你搞到倒塞
但同時車龍其實只係好短時間倒塞到咁遠,用完巴士線都仲有排塞

回應返你對臨入東隧先畫巴士線既質疑
你都識講,三線係民康街上來既車,車速相對無咁快
巴士要用巴士專線,會提早match speed由二線cut入三線
然後再喺三線減速入巴士專線

本身堆巴士已經喺三線停曬喺度
你就算只可以10km/h入巴士專線,都安全過宜家

如果可以重畫過啲地線就更佳
宜家問題主要係東廊慢線飛咗出太古城
變咗直去既車逼住一線轉二線,二線轉三線,製造危險

宜家:
東廊>一線>東隧入口>一線>太古城
東廊>二線>東隧入口>二線>東區
民康街>三線>東隧入口>三線>東區

變成:
東廊>一線>東隧入口>一線>東區+slip road出太古城
東廊>二線>東隧入口>二線>東區
民康街>三線>東隧巴士專線>slip road入二線去東區


最後西隧
咁你不如解釋下運輸署做咗啲乜嘢去mitigate三隧分流對西隧巴士線既影響?
又想了解下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24 20:52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3-5-24 10:47
外國收幾多錢車費,香港收幾多錢車費?

成本差唔多但車費收少一截夠死啦


外國短途貴過香港好多,但長途其實唔係差咁遠
香港問題係跟里數收費,但成本係跟行車時間上升,結果市區線唔好做
上面都有講過香港應該調整收費結構,市區線全部劃一收一兩個價位

s3n370 發表於 2023-5-25 05:23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3-5-24 21:24 編輯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24 12:48
Google Map分唔到兩條行車線既分別,係一回事
但紅隧獅隧、東隧大隧,本身已經行緊最塞個條路
如果講呢個 ...
1. Google map

我講緊嘅情況,係同一條路有D車排緊隊,
有D車唔駛排先至會出現。大隧東隧沿路唔多呢D位。
反而過到海經告士打道,或回程返新界東,
就疊正入紅隧、跑馬地嘅車龍。
如果你真係咁相信Google map,
目的地順路可以經中環及灣仔繞道的話,大隧同東隧完勝紅隧獅隧。


2. 東隧巴士線

巴士線唔一定係廿四小時吧。

就算你整佐巴士專線,民康街上嘅其他車都要慢cut入東隧。
本來東隧前嘅虛實線一個慢車位,而家你整夠兩個,雙倍危險;P
仲有,公路出口有自己嘅線(lane drop),通常出口多車先至會咁做。
你咁畫法,過太古城出口後慢線會無乜車,D車聚哂二線度。
二線本身又如你所言,二、三線D車聚埋一齊。
一方面重演你批評嘅民康街嘅拉龍問題,仲要D車無喇喇cut多次。
既然要拉龍,咁巴士可唔可以順利去到你嘅插隊位呢?
完美地示範何謂自打咀巴...;P
民康街前整巴士專線,巴士叫做有著數丫。

你而家係為著你嘅偉大目標,不顧一切之餘,反而製造更多真嘅危險。

3. 三隧分流對西隧嘅影響

當日估算全面實施三隧分流後,西隧繁忙時間嘅行車時間比今日多大約7分鐘。
要留意呢個估算,假設沒有分時段收費,即係三隧唔同時段嘅總車流維持今日嘅數字。

今日三隧分流嘅隧道收費,都要分階段去加,而唔係一次過調整,
即係時間唔會長好多。

咁任何估算都有誤差,睇埋第一階段先至決定點做,
係咪更穩妥嘅做法呢?
更何況,你自己都會批評我提嘅巴士專線,即係有機會做佐仲衰過唔做啦係咪?

s3n370 發表於 2023-5-25 05:53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3-5-24 02:47
外國收幾多錢車費,香港收幾多錢車費?

成本差唔多但車費收少一截夠死啦


外地巴士單價貴,但繁忙時間同非繁忙時間、
繁忙時間順通勤同逆通勤、平日同假日嘅客量差異,
普遍比香港大好多倍。
加上香港人口密度高,變相香港好做好多。
(如果比較歐亞兩洲嘅民航需求,歐洲嘅旺季需求遠大過淡季,亞洲無咁明顯)

香港唔多九巴51 嶼巴36呢D無客都要開嘅社會責任線,
外地明顯多好多。
頁: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查看完整版本: 外國經驗對香港巴士網絡有無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