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3-10-24 14:08
kitarolo 發表於 2023-10-24 14:02
一係就望嶼巴11獲批雙層載客
一係就直接加強水路(渡輪)服務
架 11.67 米批左未?
如果搵AD 行 11 不如用返旅遊巴算
kei_hk
發表於 2023-10-24 14:20
kingprowm 發表於 2023-10-24 13:30
其實真係行過東澳古道後有感而發,明明全程望到條大橋,但就東涌唔起條捷徑去大澳,搞到搭 11 單層上落山 ...
幾年前政府真係有考慮過由東涌起條新路﹐沿海去大澳。
建議的條新路只供巴士﹑政府車輛﹑及沿途之間的居民(即係不包括大澳及其他地方)使用。
當時﹐連環保團體就半支持半反對的態度回應﹐話有當地環境有適切的需要﹐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案﹐都可以 "去馬"。
當然﹐以上只係政府的初步建議﹐都仲未做進一步的評估等程序﹐更莫論申請撥款。
GA6072
發表於 2023-10-24 14:21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3-10-24 14:01
如果上到 15 米既話,理想既,
上層有望塞到 71-75 人 (比 12.8 多 3 排/12 米多 4 排)
下層 36-40 人 ( ...
全坐位估計120-130座就見頂
全高速公路短程高載,可以諗掛接
kei_hk
發表於 2023-10-24 14:35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3-10-24 13:03
其實應該1. 容許重型車輛大陸段開 120 (同S3),港段修例可開 80/90
2. 容許更多競爭者以大型巴士,包括12 ...
車速限制我就唔多講﹐始終會遇到強風及陣風﹐放得太鬆未必係好事。
至於車輛的尺寸限制﹐如果我無記錯就係跟3地法例﹐取最嚴緊的作為標準。
香港及澳門車長限12米﹐比大陸為短﹐所以車長最多12米。
車高方面﹐睇下批雙層金巴就知乜事﹐因為跟左澳門的高度限制。
要用更大部的車﹐真係要3地政府坐埋慢慢研究。
另一帖反而更新穎的想法﹐將其中一條線改為BRT(或類似系統)﹐利用有導向的專用馬路 / 專用行車線做自動駕駛。
https://www.hkitalk.net/HKiTalk2/thread-2178772-2-1.html
GA6072
發表於 2023-10-24 14:41
kei_hk 發表於 2023-10-24 14:35
車速限制我就唔多講﹐始終會遇到強風及陣風﹐放得太鬆未必係好事。
至於車輛的尺寸限制﹐如果我無記錯就 ...
跟據單一交通意外死過35人市長要下馬
你玩高速公路高載,人地唔會想理你
kei_hk
發表於 2023-10-24 14:47
GA6072 發表於 2023-10-24 14:41
跟據單一交通意外死過35人市長要下馬
你玩高速公路高載,人地唔會想理你 ...
根本3地政府﹐各有各的考量。
好難會達成新的協議﹐令到大橋的行車法規可以放闊。
但係未來全自動駕駛係成熟﹐用BRT專用車道模式+自動駕駛(拉近前後車之後距離)+提升班次密度﹐都唔係無可能發生的事。
只是﹐暫時都未見到有條件去研究此方案。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3-10-24 14:53
GA6072 發表於 2023-10-24 14:21
全坐位估計120-130座就見頂
全高速公路短程高載,可以諗掛接
單層掛接就不了,坐位數少不如用返A95 好過
GD1570
發表於 2023-10-24 15:13
本帖最後由 GD1570 於 2023-10-24 15:17 編輯
kei_hk 發表於 2023-10-24 14:47
根本3地政府﹐各有各的考量。
好難會達成新的協議﹐令到大橋的行車法規可以放闊。
BRT本身就係以企位為主,根本就已經唔適合喺高速公路上行駛...
況且,依家主因係客多,而唔係塞車,用BRT做專用車道根本解決唔到問題。
就正如依家起大橋設立巴士專線都唔會對客流有乜幫助...
ahken
發表於 2023-10-24 17:49
KP3805 發表於 2023-10-24 12:23
哇!雙標特工啊!
城巴機場線就睇唔到
的確屎水機場線仲值得交牌
就交番A29系出嚟俾長勝開返A45先啦第一步
mak5052
發表於 2023-10-24 18:52
GD1570 發表於 2023-10-24 15:13
BRT本身就係以企位為主,根本就已經唔適合喺高速公路上行駛...
況且,依家主因係客多,而唔係塞車,用BRT ...
或者要回到五年前金巴剛開時一樣, 租一大批直通巴作緊急支援車或直接上金色全廣權充金巴使用?